被諸葛亮光輝所掩蓋的蜀漢四大牛人,有一人被劉備拋棄後被迫降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肯定會有人說是費禕、蔣琬、董允和簡雍;但是在這裡想說不是,費禕、蔣琬、董允與諸葛亮合稱蜀漢四相,名氣還小麼?而簡雍的記載實在太少,似乎最大的功績也就是當間諜勸說劉璋投降而已,其實此時劉璋已經到了不得不降的地步,好了,來看看這四人都是誰吧:

TOP、4 董和

肯定很多人會說董和是誰?壓根不認識啊!董和在劉璋時期,擔任牛鞞、江原縣長及成都縣令,後來因為政績十分突出,於是升為益州郡太守;劉備平定益州後,徵召董和為掌軍中郎將,與軍師將軍諸葛亮共同主持管理左將軍、大司馬府的事務,他們出謀劃策,共事歡洽交情深厚。

自從董和居官食祿以來,對外治理安撫邊疆少數民族,在內參與軍國大事,二十多年,臨終時家中竟然沒有一石糧食的私財。

在董和去世後,一次諸葛亮訓話的時候,唯獨提到了四個人,分別是徐庶、董和、崔鈞、胡濟四人,極高的讚揚了他們的工作方式和能力。

在董和和諸葛亮共事的那七年,是諸葛亮最輕鬆的七年,也是政績最突出的七年;陳壽在《三國志》中稱「董和蹈羔羊之素。

」(雖然不懂是什麼意思,但應該是誇讚之詞)。

TOP、3 伊籍

伊籍是蜀漢重臣,而且頗有眼光;年少時依附於同鄉劉表,劉備落難到荊州時,伊籍時常拜訪,托請劉備照顧;劉表病死後,伊籍便轉投劉備,一起渡江南下。

劉備平定益州後,任命伊籍為左將軍從事中郎,其待遇次於簡雍、孫乾等。

後升任昭文將軍,並與諸葛亮、法正、劉巴、李嚴共同編制《蜀科》。

《蜀科》是治理蜀漢所用的法律,《蜀科》中的條列律令都出自這五人之手。

而且伊籍頗有辯才;有一次,劉備派遣伊籍出使東吳,想用言辭挫敗他。

伊籍剛進殿入拜行禮,孫權對他說:「你侍奉無道之君很辛苦吧。

」伊籍當即回答:「一拜一起,談不上什麼辛苦。

」伊籍的隨機應變之敏捷,大都與此類似,孫權對他的回答十分驚異。

TOP、2 劉巴

劉巴少知名,荊州牧劉表多次徵用推舉,劉巴均不應就。

曹操征伐荊州,荊州士人多歸劉備,劉巴卻北上投靠曹操。

後受曹操命令招降荊南三郡,不料先為劉備所得,劉巴不能復命曹操,遂遠至交趾,又輾轉進入益州。

劉備平定益州後,劉巴歸附劉備,為左將軍西曹掾,法正死後接任尚書令。

劉巴博學多才,為劉備解決入蜀後的財政困難問題,又與諸葛亮等共制蜀漢的法律文件《蜀科》。

為人簡樸清高,退無私交,曹魏大臣陳群甚敬重之。

劉巴逝世後,曹魏尚書僕射陳群給蜀漢丞相諸葛亮寫信,探問劉巴的情況,在信中稱呼劉巴為「劉君子初」,可見陳群對劉巴之尊重。

但是劉巴也有一個趣事,張飛曾經到劉巴處就宿,劉巴卻不理會張飛,後來諸葛亮找劉巴談論此事,劉巴卻說:「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怎麼能教我去和一介武夫交談了?」劉備聽聞後異常憤怒,卻無可奈何。

TOP、1 黃權

黃權年輕時為郡吏,後來州牧劉璋徵召他為主簿。

後來劉備開始進攻益州,派將領分別攻下郡縣,各郡縣都望風歸順,而黃權閉城堅守,等到劉璋投降,才去見劉備歸順。

劉備封黃權為偏將軍。

公元215年,曹操破張魯,張魯逃入巴中,黃權向劉備進言:「如果失去漢中,則三巴之地就會受到威脅,這就割去了蜀地的大腿與臂膀。

」於是劉備以黃權為護軍,率領諸將進入巴中。

但張魯已經回到南鄭,投降於曹操。

之後劉備攻破杜濩、朴胡,攻殺夏侯淵,占領了漢中。

人們只知道攻取漢中主要依靠法正的謀略,卻不知道這些計謀都是黃權首先替劉備想出來的。

劉備稱帝後,以為關羽報仇為名欲奪回荊州,黃權力勸,卻無果,反而任他為鎮北將軍,督領江北軍隊防禦魏國出兵,劉備自己在江南前線。

劉備軍大敗後,由於返蜀道路被吳軍完全阻斷,黃權軍隊無法返回蜀地,故此他只好率領部下投降於魏國。

有關部門依照法規,上報要抓捕黃權的家人,劉備說:「是我對不起黃權,黃權沒有對不起我。

」於是仍像以前那樣對待他的家人。

後來,黃權領益州刺史,遷進河南。

239年,黃權升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開府之名始於黃權。

如果要說三國牛人,黃權簡直堪比賈詡,也是先後侍奉三主,不同的是賈詡是自願的,黃權是被迫的;但是兩人都是備受重用,令人欽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水鏡先生的原話到底是什麼?

作者:【齊濟頭條號】特約嘉賓雅風老師水鏡先生原名司馬徽,是東漢末年名士,他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司馬徽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龐統等學生。其才華始終未得施展,一生湮沒不彰...

鳩占鵲巢,劉備奪取成都,勸降劉璋

劉備為了爭奪原來劉璋的地盤,包圍成都數十天,派從事中郎涿郡人簡雍進城勸降劉璋。此時城中守軍還有精兵三萬人,糧食和衣物仍可以支持一年,官吏和百姓都願血戰到底。劉璋說:「我們父子統領益州二十餘年,...

說點正史:蜀漢二十八臣以外的有趣之人

黃權(?-240年4月),字公衡。巴西閬中(今四川閬中)人。三國時期蜀漢、曹魏將領。 黃權年輕時為郡吏,後被州牧劉璋召為主薄。曾勸諫劉璋不要迎接劉備,因而被外放為廣漢縣長。劉璋敗,才降劉備,被拜...

蜀漢尚書令劉巴

劉巴(?-222年),字子初,荊州零陵郡烝陽縣(今湖南省衡陽縣、邵東縣一帶)人,三國蜀漢時期官員、名士。劉巴是零陵郡烝陽縣人,出身於官宦世家。其祖父劉曜曾為東漢蒼梧郡太守,父親劉祥亦任江夏郡太守...

劉備一生最辛苦追尋的人竟然不是諸葛亮?

當年,劉備為了得到"臥龍"諸葛亮三顧茅廬,後其領荊州牧,"鳳雛"龐統來投。縱觀劉備尋訪賢才的過程中,最為辛苦的一位奇才,讓諸葛亮也自嘆不如,為了他,劉備追盡了荊州益州。這個奇才就是劉巴,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