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役如果諸葛亮能多考慮一個因素,蜀漢大軍或可出川平定中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六出祁山,均伐魏未果,最讓人惋惜的就是上方谷之戰,諸葛亮連環妙計引誘老奸巨猾的司馬懿進入上方谷,本欲來個瓮中捉鱉,致司馬懿於死地,豈料到一場大雨撲滅的大漢復興的最後希望,也使諸葛亮憂鬱悲憤而死。

此一戰,如果諸葛亮能多考慮一個因素,必可致司馬懿於死地,蜀漢中興大漢的理想或許可以實現。

為什麼這麼說呢,那麼我們首先分析一下當時此戰的背景。

公元234年春天,諸葛亮第六次北伐,此次北伐,也是諸葛亮準備最充分的一次,鑒於前面幾次北伐總是因糧草不足而失敗,諸葛亮用了兩年時間做了準備,在五丈原分兵屯田,諸葛亮帶大軍10萬(三國時代十室九空,10萬也是蜀軍幾乎所有家底)駐紮於祁山,同時聯絡盟國孫權,與吳國共同舉兵伐魏,孫權親帥大軍10萬由巢湖進軍合肥,對魏國形成夾擊之勢,同時,蜀國後主劉禪生性軟弱,諸葛亮為其亞父,事事仰仗諸葛亮,諸葛亮大權在握,基本上可以集全蜀之力進行北伐,而反觀曹魏,此時曹丕已死,曹操在世身邊的謀士武將也死的死,殺的殺,魏明帝曹睿身邊可用的也只有曹真、司馬懿、陳群、曹休這些人,唯一具有較高軍事才能與諸葛亮一戰的,就是司馬懿,蜀吳同時來犯,即使曹魏擁有更多兵馬,分兵兩處雙線作戰也是犯了兵家之大忌,況且曹睿年輕,登基時間短,威信較低,使得曹魏國內政局也不穩定。

司馬懿領兵約7萬(可見魏國分兵後雙線作戰,兵力不足),在長安以西渭水一帶擺開陣勢,抵抗諸葛亮(魏明帝曹睿命令司馬懿堅守不出)。

魏明帝領軍赴壽春迎戰吳軍。

此為背景。

諸葛亮一邊布置部下儲運糧草,一邊親自去察看地形,籌劃作戰方案。

當他在渭河以南發現上方谷這一特殊地形時,心中無比喜悅,立刻想好了一條妙計。

上方谷地處兩山之間,地勢低洼,入口處狹窄,每次只能一人一馬通過,谷內一塊平地,能容納1000多人,就像個葫蘆,正是設防殲敵的絕妙地帶。

於是,諸葛亮叫士兵們把乾柴、硫磺、火藥等埋藏在谷中,同時在谷地兩邊高山上埋伏著數千名精兵,一切準備停當,諸葛亮開始實施滅魏計劃。

諸葛亮叫大將魏延去打司馬懿,只准敗不准勝,按預先設計的線路敗退,一步步把司馬懿的軍隊引入上方谷。

當司馬懿等人追進入方谷中,只聽一聲炮響,山上的士兵投下無數的木頭、石塊堵塞了谷口,接著,丟下無數根火把,引燃了谷內的乾柴。

剎那間,上方谷硝煙瀰漫,火海一片。

司馬懿抱著司馬師、司馬昭大哭道:「我們父子都要死在這裡了。

」正在這時,忽然狂風大作,烏雲密布,接著就下起大雨,澆滅了熊熊的烈火。

司馬懿喜上眉梢,連忙說道:「天不亡我,再不殺出去,還待何時!」說時遲,那時快,他們父子帶兵奮力衝殺,突破重圍。

諸葛亮在山上看到這一切,不禁長嘆一聲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怎麼會這樣?諸葛亮在我們眼裡那可是神一樣的人物,初到東吳,就可以根據地形、天象推測出哪一天有大霧進而從容不迫、成竹在胸地草船借箭,更兼六丁六甲之法可以祭壇借風。

上方谷是在魏蜀交戰之地、諸葛亮給司馬懿安排的絕命之地,諸葛亮肯定想了百遍千遍,怎麼就失策了呢,正所謂百密終有一疏,上方谷入口窄,腹地闊,兩邊高,中部低,這種地形不利於空氣流通,一旦谷內起火,氣溫開始升高,貼近地面的空氣迅速受熱膨脹上升,上層及周圍冷空氣則收縮下沉,形成強烈對流的山谷風,因此出現了狂風大作的現象。

同時,當谷底大量熱氣流上升到一定高度時,空氣中的水汽又因氣溫降低而凝結成雲霧,再加上柴草燃燒所產生的大量煙塵隨空氣上升到天空後,又為水汽凝結提供了理想的凝結核,從而加速了水汽的凝聚。

這些雲霧中的小水滴互相碰撞合併,體積就會逐漸變大,最終導致大雨傾盆的局面,澆滅了上方谷的大火。

如果諸葛亮把這一特殊地形因素考慮到,那必會在上方谷上方埋伏大量弓箭手,即使大火燒不死司馬懿,疲於突圍的司馬懿一家也會被亂箭射死,司馬懿一死,局勢那就明朗了起來,中興大漢也不再是夢想,就會變成極有可能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其一、司馬懿一死,曹魏的西路軍必群龍無首,諸葛亮何許人也,必揮師東進,直取長安,切斷魏國與涼州和西域的聯繫,取的長安後,猶如荊州之地,進可攻退可守,再下洛陽指日可待。

其二、魏明帝曹睿若知西路防線瓦解,此時曹軍軍心渙散必為孫權所敗,徐州、兗州在江東的股掌之間,孫權必乘勝舉全國之力伐之。

其三、曹睿和他爹一樣,短命,史書記載上方谷一戰後五年曹睿即駕崩,再加上這兩場敗仗一下,氣的三兩年估計就駕鶴西去了,曹睿之後,曹氏再無明主。

其四、司馬懿一死,整個曹魏沒有像樣的軍事人才,難以對付諸葛亮這樣的奇才。

其五、滅曹魏後蜀軍必與東吳展開爭奪,縱觀三國,東吳本就是戰鬥力最弱的一個,僅僅靠與劉備聯手取的赤壁之戰勝利和偷襲盟友取的荊州之地,可見其戰鬥力之差,與諸葛亮的蜀軍爭鬥,必敗,況且蜀軍是打著匡扶漢室的大旗,年年征戰,百姓希望安寧,必然擁護正統地位的蜀漢來匡扶漢室。

當然,歷史終歸是歷史,諸葛亮也終歸是人不是神,也許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就算是孔明這樣的男人也無法明白天的意圖,或者他早已察覺到會如此,但還仍是抱著二八開的希望去做這件事。

就像他眼見熊熊大火被天雨澆滅後吐血數斗一樣,他深知,以後再也無法殺掉司馬懿了,這就是天數,有道是天道不可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代英才「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諸葛亮憑什麼敢六出祁山進行北伐?

在眾所周知的三國故事當中,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曾經先後六出祁山,討伐魏國。但事實卻是曹魏政權的勢力,是遠遠超越蜀漢和東吳的。但是諸葛亮為什麼還敢六次派兵去討伐魏國呢?從三國時期的地圖上來看,曹魏政權...

諸葛亮死後 司馬懿為什麼沒有去攻打蜀國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諸葛亮和司馬懿都可以稱為頂級的謀士,並且二人之間展開多年的較量。為了復興漢室,諸葛亮多次北伐,但是無奈魏國兵強馬壯,而且擁有司馬懿等人才。最後,諸葛亮於蜀漢建興十二年(234...

他是曹操的心腹謀士,為什麼幫助司馬懿兵變?

在三國時期,要論文臣武將數量的話,孫權和劉備加一起都難以和曹操相抗衡。在曹操手下的謀士中,郭嘉、荀攸、賈詡等人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不過,對於曹操的心腹名士——蔣濟,雖然在名氣不如前幾個人,但是其...

秋風五丈原

吳王孫權在曹丕、劉備先後稱帝後,於 公元229年農曆四月,正式稱帝。蜀漢的一 些大臣認為孫權稱帝是僭位,要求馬上同東 吳斷絕往來。諸葛亮力排眾議,認為蜀漢目 前的主要敵人是魏國,應繼續保持和東吳...

再給諸葛亮10年時間,他能否一統3國

三國時代,謀臣如雨,猛將如雲,最悲壯的一幕卻莫過於公元234年10月8日,陝西五丈原上秋風蕭瑟:親率十萬蜀漢大軍北伐的諸葛亮,於軍營溘然長逝。陳壽寫《三國志》至此,都未免一聲長嘆:蓋天命有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