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究竟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虎父無犬子」這句話,在劉備父子身上失效了。

劉玄德半生流離打下來的蜀漢帝國,在他兒子劉禪手裡,愈發孱弱,以至於竟成三國中最先滅國的那個。

千百年來,人們對蜀國有多深情,就對後主劉禪有多嫌棄。

因為他是亡國之君,因為他是羅貫中筆下「扶不起的阿斗」。

可是,劉禪真的如此不堪嗎?

事實上,後世對於歷史中真實的劉禪的評價,呈現出了兩個相對極端的聲音:有人說他是弱智低能,有人說他是大智若愚。

抨擊劉禪者,無外乎抓住這幾個方面:不戰而降、沒心沒肺、能力低下

我們且一一看來。

劉 禪

不戰而降

蜀國是猝死的。

公元263年,魏國對蜀國發動了大規模滅國性戰爭,衛國者還沒來得及上演悲壯慘烈,就被鄧艾的天降奇兵一招鎖喉。

隨後,從百姓到朝臣,全都亂了陣腳。

劉禪召集緊急御前會議,當時群臣大多支持投降於東吳,但有一人堅定表示應該投降魏國。

此人叫譙周。

譙周的一番雄辯,基本可以概括為三個層次:

首先,是打還是投降?

答案沒爭議,降。

其次,降東吳,還是降曹魏?

答案是,降曹魏。

為什麼?理由很簡單,「魏能並吳,吳不能並魏明矣。

等為小稱臣,孰與為大,再辱之恥,何與一辱?」 魏強吳弱,吳國也終將被曹魏吞併,到時,吳國也將向魏國稱臣。

我們投降東吳是為一辱,東吳被並之後再投降曹魏是為二辱。

反正都是被辱,幹嘛要糟踐自己兩次呢?

第三,投降了曹魏,蜀漢君臣會不會集體遭殃?

答案是,不會。

曹魏為了降服東吳人心,必會優待蜀漢降臣。

如此三個層次分析下來,整個朝堂皆以為然。

於是,劉禪宣布投降。

只是,前方的姜維很搓火,後世的讀者很鬱悶。

畢竟此時的蜀漢實力尚存,府庫充盈,兵甲十萬,難道你劉禪不該誓死戰鬥到最後一刻嗎?!

可別忘了,打仗,拼的是人命。

當年,劉備入蜀,劉璋的城中也尚有三萬精兵、糧秣可支撐一年,但最後劉璋還是不忍塗炭百姓,選擇開城投降。

對此,後世多予肯定。

如果說,劉璋投降劉備是對的,那麼劉禪投降曹魏為什麼就是錯的呢?

站在蜀漢的角度,劉禪不戰而降,是懦弱。

可站在百姓蒼生的角度上看,這又何嘗不算一次功德呢?

劉 禪

沒心沒肺

蜀漢亡國後,投降了的劉禪來到洛陽。

在洛陽,司馬昭好吃好喝的招待著他。

一次司馬昭設宴,席間,樂者所奏是為蜀國音樂,舞者所舞是為蜀國舞蹈。

聞聲思鄉,在場的所有蜀國人皆痛哭流涕。

唯獨劉禪,喜笑自若,開心得不要不要的。

當時司馬昭就與旁人講,「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

後來司馬昭又問劉禪,你想念蜀國嗎?

劉禪脫口而出:「此間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

後來,劉禪的一位舊臣郤正聽說這件事後跑來找他,告訴他說,您如此講話,太沒心肝,下回別人再問你,你要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然後把眼睛閉起來。

下一次,司馬昭又問劉禪,你想念蜀國嗎?

劉禪按照郤正教他的樣子答道:「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然後把眼睛一閉。

司馬昭多聰明啊,說,「何乃似郤正語邪!」不對呀,這話聽著怎麼那麼像郤正的口吻呢。

劉禪馬上把眼睛一睜:咦!你咋知道!就是他教我這麼說的耶!

劉禪此舉,引得「左右皆笑」。

不管是譏笑還是嘲笑,劉禪都只能報以傻笑。

自此之後,司馬昭忙於篡魏,遂不再對劉禪生毒害之心。

對於此,後世爭議頗大,有人說他沒心沒肺、胸無社稷,實屬蜀漢之恥。

但也有人說他大智若愚、明哲保身。

271年12月,劉禪在洛陽病逝,終年64歲。

在中國歷代亡國之君中,這樣的落幕其實算非常體面的了。

只是,不知道在後世讀者心中,這算善終,還是算苟活?

劉 禪

有為、無為?

劉禪的行政能力,也是後世爭議之所在。

或者說的直白些,劉禪真的很弱智嗎?

劉禪剛即位時,「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國家的大事小情,都有諸葛亮拍板作決定。

於是,罵劉禪的,說他弱智,自然無法主政;挺劉禪的,說他善於放權、氣量甚大。

後來,諸葛亮去世後,劉禪立馬就廢除了丞相制度。

然後任命蔣琬為大司馬,主管行政,兼管軍事。

又任命費禕為大將軍,主管軍事,監管行政。

將原來集於諸葛亮一身的權力,一分為二,且讓兩個人相互交叉、相互制衡。

按照易中天的說法,如此精緻的政治安排,難道是弱智的人能夠做出來的嗎?不可能嘛。

以及,公元238年,北方曹魏出了點亂子,遼東太守公孫淵造反,司馬懿出兵平叛。

劉禪認為可以藉機北伐,於是下詔給蔣琬說:此不失為天賜良機,因為相父在隆中對中已經講過,當天下有變時,我們可以有所動作。

不過你也不要輕舉妄動,「須吳舉動」,如果吳國動,那我們也動,兩國一起攻擊曹魏。

如此思考,大概也非弱智之人所能為。

當然,要論其行政能力有多高,恐怕也沒有。

劉 禪

終究一介凡人

縱觀劉禪一生,多數時間,命不由己。

從小隨父漂泊,險些夭折。

當了皇帝,也活在父輩的光環之下。

終了當了亡國之君,還要裝瘋賣傻、強顏歡笑。

給劉禪一個客觀些的評價吧。

應該說,此人智商正常,稱其呆傻愚笨,全然是冤枉了他。

但同時,他也才能平平,稱其大智若愚,也著實有些平反過度了。

而他的悲劇人生,恐怕非一人之過。

個人命運與後世風評,終究,脫不開那個時代。

一個人再強,在大勢面前,也是滄海一粟。

縱然是丞相諸葛亮,夙夜匪懈、鞠躬盡瘁,不也終難擋蜀漢之頹勢。

可為什麼人們依然愛他?因為他滿腹理想,又足夠悲情。

於是在這樣的坐標系之下,再看劉禪,他的冷靜就會顯得冷漠,他的隱忍就會顯得懦弱,他的無奈就顯得不值得同情。

人們對歷史人物的期許不就是這樣,要麼結果霸氣側漏,要麼過程酣暢淋漓。

可是,劉禪沒能滿足這份期許。

他既不是偉人,也無大勢可乘。

他不過是一個生在帝王家,偏又生不逢時的,普通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皇帝排行榜,阿斗的名次你猜不到!

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總共有11位皇帝,包括魏國5位,吳國4位,蜀國2位。這裡就對此11人進行綜合排名。排名的依據包括文治武功、品行道德。不過才能方面,當然以作為皇帝所需要的經緯之才為主。同時,也...

劉禪「樂不思蜀」真的是這樣的嗎?

大家經常說扶不起的阿斗,是對劉禪天大的誤會,人家所以採用那種姿態,是結合了自身所處的環境,來做出的最好的選擇。今天我們說一下這位劉後主,這次跟人們快治人口的一個成語「樂不思蜀」有很大的關係。蜀國...

扶不起的阿斗,真的是扶不起嗎

在世人的心目中,劉禪是平庸昏聵之君,在市井街頭的平頭百姓眼裡,劉禪的形象始終是碌碌無為的的庸主一個,更有甚者稱之為「亡國之昏君,喪邦之庸人」。因劉禪小名為阿斗,於是在我們國語的形容詞中,又多了一...

劉禪,究竟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虎父無犬子」這句話,在劉備父子身上失效了。劉玄德半生流離打下來的蜀漢帝國,在他兒子劉禪手裡,愈發孱弱,以至於竟成三國中最先滅國的那個。千百年來,人們對蜀國有多深情,就對後主劉禪有多嫌棄。因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