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除料事如神的孔明外,還有用兵如神的此人從未吃過敗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魏文帝曹丕去世時,受遺詔輔政的一共四人:曹休、曹真、陳群、司馬懿。

忠於曹魏的猛將謀臣多如牛毛,曹魏的統治地位如日中天。

司馬懿雖是重臣,但遠未達到自成一家的勢力。

曹丕年代,司馬懿漸漸從幕後走上前台,他一步一個腳印在積累著他在朝中、軍中的威望和地位,不敢稍有疏忽。

只要一次大的敗戰,他的政治資本就全部清零。

前車之鑑就是曹魏大司馬曹休,誇下海口:願率健卒虎步江右。

不料被吳將周魴欺騙,大軍中埋伏,被吳軍打得大敗,不但一世英名付之東流,自己也一命嗚呼。

司馬懿深明這個道理。

統軍之後,小心謹慎,不輕易出手。

一旦出手,必發揚已之長,揭曉敵之短。

招數總是打在敵人的七寸處。

故能屢建奇功,功名日隆。

司馬有名的幾戰,最能體現他的本事。

▲司馬懿,94年版《三國演義》劇照。

圖源網絡

1、擒孟達

魏明帝太和元年,司馬懿駐紮宛城,總督荊、豫二州軍事。

新城太守孟達,本來是蜀國叛逃過來的,很受魏文帝曹丕的寵信。

但司馬懿很不看好他,認為他言語乖巧,不能信任。

如今曹丕已死,原來和孟達交情很好的大臣夏侯尚、桓階都已死去。

司馬懿又成為他的頂頭上司,孟達感覺很不好受。

蜀相諸葛亮趁機誘導孟達,讓他再次反水,為蜀漢服務。

孟達動搖,同意舉事。

司馬懿得到孟達的手下申儀的密報時,孟達已經準備初成。

司馬懿一邊給孟達去信,安撫這個善變人的情緒。

一邊迅速調動兵馬,日夜兼程,奔赴新城。

按照孟達的估算,宛城距離洛陽八百里,距離新城一千二百里。

知道孟達叛變,司馬懿要從宛城向洛陽的皇帝報告,再回到宛城發兵進攻新城。

來回一耽擱,要一個月的時間,那裡我老孟的一切工作早就安排就緒了。

司馬懿根本沒去洛陽,直接發兵,倍道而行,八天就殺到新城腳下!目瞪口呆的孟達驚嘆:「怎麼來的這麼快!」司馬懿還有更快的,他八道並進,猛攻新城。

十六天拿下城池,擒斬孟達,傳首京師。

這一戰,司馬懿短時間內一下子平定了西南的不安定因素,出擊快、准、狠,如鷹鷙撲小鳥般給了孟達致命一擊。

手段超快炫目,非同一般。

後來他自己解釋說:

「新城一戰,我軍的糧食只能支撐一個月。

孟達的糧草儲備可用一年。

一個月和一年比較,能夠不快嗎?我軍兵力四倍於敵軍,四比一對戰,即使死傷一半還是可以幹掉他。

之所以這樣不計成本地快攻猛攻,是和糧草比賽時間嘛!」

以已之長攻敵之短,是真高手。

▲司馬懿,94年版《三國演義》劇照。

圖源網絡

2、平遼東

魏明帝景初二年,長年處於半獨立狀態的遼東割據勢力公孫淵叛魏。

魏明帝派司馬懿率四萬大軍進攻四千里之外的遼東。

大軍臨發時,魏明帝問司馬懿估計要多少天才能平定此亂。

司馬懿說:「去一百天,攻打一百天,回來一百天。

中間休息整頓六十天,算下來,一年時間夠了。

果然一切在司馬意料之中,公孫淵派數萬大軍依遼水築起圍塹二十餘里,堅壁高壘,阻擊魏軍。

將軍們要進攻敵人的堡壘,司馬懿分析說:「這樣做正是敵人希望所在。

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在這裡消耗我軍的實力,拖住我軍。

現在敵軍大軍駐所此地,老巢襄平一定空虛,我軍只要直指襄平,敵軍必亂,那時來找我軍決戰,我軍必勝。

於是採取聲東擊西之計,假裝進攻堡壘,大軍卻偷渡過遼河,直逼襄平。

遼東軍不得不出堡壘追擊魏軍,司馬懿揮軍痛擊,大敗遼東軍,三戰皆捷,乘勝進軍,包圍襄平。

▲司馬懿,94年版《三國演義》劇照。

圖源網絡

從七月開始下了一個多月的雨,平地水深一尺多。

襄平城裡守軍看到還和魏軍隔著水,就不時出來砍樹割草,放馬找糧。

司馬懿卻命令魏軍不移營,也不打擾出城的遼東軍。

大家都不理解,司馬懿告訴大將們:

「這一次征遼東,要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老問題。

我出兵擔心的不是敵軍來戰,擔心的是敵軍逃跑!現在我軍糧草充足,兵馬未必比敵人多。

敵軍人馬不少,糧草卻不多。

目前憑藉人多和大水,還不投降。

現在就是要示弱給他們看,讓敵人安心不走。

天氣過一段時間就會好轉。

到時敵人缺糧自亂。

一舉就可攻克。

雨一停,水退了下去。

司馬懿收緊包圍圈。

起土山,挖地道,衝車鉤櫓等開動起來,猛攻襄平。

城裡糧草已盡,人心大亂,連連派人求司馬懿解圍,然後他們就投降。

司馬懿毫不留情,斬了使者,告訴公孫淵:「打戰的策略無非五招,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

剩下投降和死亡兩條路!你要麼自己綁著來投降,要麼就死路一條!由你選擇。

公孫淵選擇了突圍,被魏軍斬於梁水之上。

襄平投降,公孫淵偽政府成員全部殺掉,司馬懿還殺了十五歲以上男子七千人,把屍體堆城山,築為「京觀」,以震攝遼東人心。

這一戰徹底解決了困擾曹魏政權數十年來的遼東問題。

司馬懿用兵如蟒蛇一樣纏繞住敵方,漸漸收緊,最後困死敵人。

依然是用自己兵不多於對手,糧草卻多於對手的條件,消滅了敵人。

▲司馬懿,94年版《三國演義》劇照。

圖源網絡

3、守祁山

當然司馬懿經歷最有名的戰鬥,是在西北戰場和蜀漢諸葛亮的對決。

諸葛亮可不是孟達、公孫淵之輩可以比擬的人物,從魏明帝太和二年開始,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

曹魏在西北方向的將帥張郃、曹真、郝昭、王雙、郭淮等都和蜀軍交過手,兵不解甲,馬不卸鞍地打了幾年。

曹魏軍敗多勝少,大家都吃盡了孔明先生的苦頭。

有關三國的歷史記錄都是晉人寫的,大家都為尊者諱,對魏軍、司馬氏的敗戰寫的少,勝戰寫的多。

即使在這種記錄下,還是掩蓋不了諸葛亮屢戰屢勝的消息。

總之,魏蜀對決,魏軍處於下風。

曹真死後,司馬懿總督西線戰事,走上了和諸葛亮直接對話的位置。

魏明帝對司馬說:「西邊戰線吃緊,除了你沒人能解決這個問題。

」司馬懿走馬上任,就牢牢抓住蜀軍的短板——糧草問題開始做文章。

▲諸葛亮,94年版《三國演義》劇照。

圖源網絡

蜀軍來自千里之外,以客軍進攻魏軍。

利在速戰速決,關鍵問題就是糧草供應不上。

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運糧食,又派士兵在渭水河傍屯田耕作,想自給自足,都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

司馬懿的魏軍在本土作戰,本來兵馬就比蜀軍多,糧草依託後方又很充分。

野戰打不過你,我就守住關隘,堅壁拒守,以逸待勞。

一個字「拖」。

兩軍相持在五丈原,諸葛孔明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一套女人的行頭,這事做的毒了。

「是男人你就出來干一戰。

」老奸巨猾的司馬懿心中大怒,臉上還是嘿嘿笑。

魏軍將士怒了,都督你畏蜀如虎不怕別人笑話嗎?這諸葛亮打都督的臉就是打我們的臉!強烈要求出戰!

司馬懿立刻給魏明帝上表要求出戰。

魏明帝派以原則性最強的大臣辛毗代表自己到前線來,一聲令下,不許出戰!

蜀軍的偵察兵回來向諸葛亮匯報,「有一個倔老頭,手持黃色大斧,站在營門不動。

魏軍都不敢出來。

諸葛亮說:「這個老頭兒,一定是辛佐治。

他對姜維等人說:「司馬懿本來不想交戰。

請戰是為了向部下秀一秀肌肉。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真的拿我有辦法,根本不需要千里之外去請命嘛!」

諸葛亮一語道破天機,想當年司馬擒孟達時,那裡有請示匯報過嘛!

司馬懿給魏軍將士們一個台階下了,不是我不出戰,皇帝都派辛毗持節監督著呢!和蜀軍耗下去吧!

就這麼拖著,蜀軍糧草吃緊的老問題又來了。

諸葛亮費盡心機激不出魏軍交手。

身體也累倒了,終於相持百多天後,病逝於五丈原,一代英傑,人中之龍的諸葛亮就這麼讓司馬懿給拖垮掉。

蜀軍退軍後,司馬懿去視察諸葛亮的營壘,大為讚嘆:「天下奇才啊!」

▲諸葛亮,94年版《三國演義》劇照。

圖源網絡

而曹魏軍在司馬懿等人的正確指揮下,以優勢兵力採取防禦戰略迫退蜀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司馬懿從軍以來,沒有打過敗戰,就在善於發揮我軍的優勢,攻擊敵軍的不足之處。

兩軍對決,總是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再觀察敵人的短板,從而制服敵軍,取得勝利。

到司馬懿死的時候,經過幾十年在軍政界的卓越表現,司馬氏已經培養有一大批效忠於自己的人才,在軍隊和政府中都擁有很強的實力人氣。

最後曹魏的當權者曹爽集團防範不用司馬懿時,已是尾大不掉,漸成氣候了。

終於反戈一擊,拿下曹爽,曹魏政歸司馬氏。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米七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人生大贏家司馬懿,司馬仲達(下)

袁元上期說到諸葛亮第四次功魏,最終在與司馬懿的對峙中,因糧草不及不得不退兵。諸葛亮退兵後司馬懿料定此次諸葛亮回去後必定廣積糧草,不經過三年是不會出兵的。 果然3年後,諸葛亮率軍十萬出斜谷攻魏,行...

魏國不被注意的遼東是怎樣被收服的

正月還沒有過完,征遼大軍就出發了。魏明帝親自送行,車駕一直至送到了洛陽西明門。考慮到大軍此去剛好路過司馬懿的老家河內郡溫縣,魏明帝特意讓朝廷秘書局副局長(尚書台右僕射)司馬孚和皇帝高級顧問(散騎...

此戰是司馬懿的又一軍事巔峰傑作

從東漢中平六年(189年)董卓任命公孫度為遼東太守開始,公孫家族東伐高句驪、西擊鳥丸、往南越海收青州東萊諸縣,極盛時期東至朝鮮半島中部,南跨海占有山東半島東萊諸縣,西抵灤河流域,北至鮮卑、夫余,...

三國人物評說之司馬懿

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

司馬懿的決策智慧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三國鼎立時期,司馬懿最主要的軍事行動就是平定孟達之亂、與諸葛亮相持和削平遼東割據勢力公孫淵,三次用兵皆不相同,展現了司馬懿傑出的軍事謀略。孫權曾評價說:「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