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最被低估的奇才,曾獻計滅蜀、滅吳,比郭嘉都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三國迷中,總有一批人吹捧郭嘉,說他是曹魏第一謀士,只可惜英年早逝。

但是,曹魏手下還有一個人遠比郭嘉強得多。

這個人就是劉曄(音葉)。

劉曄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後人,這一點恐怕比劉備的中山靖王之後要靠譜,關係也更近些,但是劉曄並沒有稱雄天下的野心,不想擁兵,於是投靠了劉勛,後來劉勛被孫策打敗,劉曄就跟隨劉勛投靠了曹操。

劉曄歷經曹操,曹丕,曹叡三朝,多次獻策,每言必中。

這點他和郭嘉有點不一樣,郭嘉是,他說什麼曹操都聽,大勝;劉曄是他說什麼,曹操,曹丕不聽,結果敗了,驗證了他的計策。

那麼劉曄有多牛,概括的說他牛到如果曹丕,曹操聽了他的話,三國恐怕早就統一了,只可惜不被重視,是一個被埋沒的人才。

接下來蘿蔔為大家介紹這個被埋沒的牛人。

劉曄

滅蜀之計

漢中的地理位置非常險要,也非常重要,當初就是劉邦的根據地。

所以在曹操打敗張魯,占領漢中後劉曄給曹操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計謀。

劉曄認為,劉備剛剛占領蜀地,人心不穩,我們攻入漢中,蜀人肯定會震驚,如果我們趁勢攻入蜀地,他們就會望風依附。

一旦讓擅長治國的諸葛亮,勇冠三軍的關羽、張飛,穩定人心,就不能攻破他們了。

現在不攻破蜀地,日後必成禍患。

劉曄的建議非常好,也非常準確,當時蜀地確實沒有穩定,劉備甚至因此殺了一批人來防止騷亂。

如果曹操採納了劉曄的話,那麼蜀地就劃入曹魏陣營了,哪裡還有魏蜀吳三分天下。

歷史沒有如果,曹操並沒有採納劉曄的建議。

過了七天,曹操聽到了劉備殺人穩定蜀人心的消息,再次問計劉曄,這一次能不能再攻入蜀地呢。

劉曄說,不可以,現在的蜀地人心已經安定了,不可能被打敗了。

曹操這次採納了,沒有攻打蜀地。

可以說,非常可惜,曹操本來有機會提前把蜀國扼殺在萌芽中,但是他沒那麼做,白白喪失了一次機會。

劉曄

滅吳之計

劉曄第二次重要的謀劃發生在關羽被吳國所殺之後。

這個時候曹操剛死,魏文帝曹丕繼位。

曹丕就問朝臣,孫權偷襲荊州殺了關羽,劉備會不會為他報仇。

朝中大多數人認為劉備力量薄弱,名將只有關羽,關羽死後國內驚恐不安,肯定不會發動戰爭。

只有劉曄認為,劉備一定會大舉出兵從而重振聲威,而且劉備和關羽感情深厚,他一定會為關羽報仇。

果然,劉備大舉進攻孫權,發動了夷陵之戰。

吳國傾全國之力進行抵抗,為防止腹背受敵,孫權逼不得已向魏稱臣,魏國上下都相互慶賀這件事。

曹丕

只有劉曄看出了玄機,劉曄認為孫權並沒有稱臣之心,只是逼不得已,一個是怕我們也打他,一個想是利用我們的威勢,這才稱藩的。

因此他提了一個建議,聯合蜀國乘虛領兵攻滅東吳,不到一個月東吳肯定滅亡,滅吳之後蜀國孤立,趁勢可以滅蜀了。

這是吳蜀聯盟的第一次裂痕,在魏蜀夾擊下,吳國定會慘敗,吳國肯定有覆滅的危險。

可惜的是曹丕沒有採納劉曄的建議,因而又喪失了一次可以迅速滅吳的機會。

後來東吳在在夷陵之戰戰勝蜀漢後,蜀軍退走,孫權又不再向魏稱臣了,這應驗了劉曄的話。

曹丕非常生氣,準備討伐東吳。

劉曄認為吳國剛剛大勝蜀漢,士氣正旺,而且有長江天險,肯定難以取勝。

結果,曹丕又不聽,果然魏軍攻打吳國敗多勝少。

劉曄

劉曄是一個戰略家,幾乎以上帝視角屢獻妙計,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

劉曄的兩次計謀,即滅蜀、滅吳之計最終都沒有被採納,可惜了劉曄的才華。

汝南許劭善於觀人,就是曾經評價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人,他認為劉曄有佐世之才。

可惜的是,王佐之才的劉曄關鍵時刻的計謀都沒有被採納,到了魏明帝曹叡時,更加的不受重視,最終病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朝元老劉曄為何會成為曲意逢迎的老滑頭

在《三國演義》里,劉曄可以說是一個很不引人注意的角色,如果不是鐵桿兒的「三國迷」,大概沒有幾個人會記得他的名字。事實上,在號稱「謀臣如雲」的曹魏集團中,他也的確沒有起到多大的實質性作用,而在郭...

這位謀士的計策,差點提前統一三國

三國時期是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的年代,各大陣營里都有神機妙算的謀士,因此才造就了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曹操手下謀士們各個都不白給,堪稱智囊團。其中前期五大謀士,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

足以改變三國歷史的謀士,卻發狂而亡!

東漢末年,中央朝廷日漸勢衰,地方勢力趁機做大割據一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路軍閥。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各軍閥之間經常相互火併,混戰不已。為了適應外界環境和滿足外界環境的需求,一時間英雄四起能人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