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來看三國時期孫劉聯盟就對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劉琮投降,劉備潰逃。
一路凱歌的曹軍欲直破東吳。
大軍壓境,東吳內部是降是戰,爭論不休。
劉備無力抗曹,恰巧東吳魯肅主戰,願聯劉以抗曹,遂過江以請孔明。
孔明「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初始東吳,達成第一次孫劉聯盟。
這次的孫劉聯盟是成功的,成功的喚起東吳的鬥志,使得孫劉兩家戮力同心,共舉殲滅曹操於赤壁。
赤壁之後,劉備趁機占據荊州圖發展,東吳無力攻取荊州,也不願破壞孫劉聯盟,暫許劉備借荊州,期劉備占西川後歸還。
孫權將妹孫尚香嫁給劉備以鞏固孫劉聯盟。
劉備奪西川之時,孫權遣人過江欲帶走孫尚香,並一同帶走阿斗為質。
被張飛和趙雲截江,乃得劉禪還。
此時的孫劉聯盟已經有了裂隙。
劉備取西川後,並未如約歸還荊州。
東吳多次討要無果,呂蒙主張武力奪之。
東吳維繫孫劉聯盟的領頭人魯肅去世。
不久,關羽北伐,魏國連連失守,東吳與魏國達成聯盟,共同剿殺關羽。
其後,呂蒙偷襲荊州得逞。
荊州丟失,使得關羽進退失據。
關羽戰死,連帶著一大幫荊州軍團核心人物或死或降,荊州軍覆滅。
至此,孫劉聯盟徹底崩塌。
第一次孫劉聯盟的破裂主要集中在荊州問題上,再加上關羽在對待東吳的態度上過傲,致使兵敗身死。
(孫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三國志•關羽傳 》);
關羽圍樊城,孫權請求發兵相助,但又遲遲不發兵,關羽罵道:「貉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三國志•關羽傳 》注引《典略》)!」;
關羽北伐時軍中缺糧,乃「擅取權湘關米」,「權聞之,遂發兵襲羽(《資治通鑑 》建安二十四年)」。
當然,主要的原因在於劉備根本就不想還荊州。
荊州問題從一開始就有隱患。
劉備以復關羽身死之仇為理由出兵,欲攻占東吳。
東吳都督陸遜火燒連營,使劉備再無力爭霸天下。
東吳此戰亦損耗巨大,雙方均意識到,只有孫劉再次聯合,才能抗拒曹操,遂再次修好,達成第二次孫劉聯盟。
其後,諸葛亮數次北伐,東吳亦出兵呼應。
然,東西兩線均不敵。
孫劉均意識到魏國的強大,再加上沒有荊州問題等利益衝突,孫劉聯盟也一直維繫下去了。
第一次孫劉聯盟締結於雙方危難之際,第二次孫劉聯盟同樣締結於雙方危難之際。
而第一次孫劉聯盟的破裂,剛好處於劉備取西川,漢中之戰大勝,跨有荊益,雄踞天下。
占據東吳天塹長江上游的蜀漢,使孫權感受到危機。
東吳與魏國結盟,剿殺關羽軍,重挫蜀漢,奪取荊州。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邱吉爾
歷史上魯肅的才能真的比諸葛亮差嗎?
魯肅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戰略家、外交家。作為東漢末年東吳都督,魯肅死的時候,孫權親自為魯肅發喪,諸葛亮亦來為他弔喪,可見魯肅的重要性。智者之間是惺惺相惜的,而君主與臣子之間也能像魯肅與孫權一樣。 魯...
東吳大都督,為何大都命不長久呢?原因很簡單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我們對這個時代的名將和謀臣可謂是家喻戶曉,尤其是對武將的排名以及知名度,總是能引來無數爭議,五虎上將也好,五子良將也罷,還有東吳的大都督,都是當時一流的名將。尤其是東吳的大都督...
呂蒙對關羽殺人辱屍 只因關羽說過的這兩句話?
呂蒙,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受魯肅知遇之恩,潛心休學,苦讀兵書,被推薦給周瑜,周瑜此人向來是自恃才高,傲視...
為了利益和地盤,他不計成本、不惜代價、不擇手段!
孫權在赤壁之戰後,對兩個地盤格外青睞,一個是合肥,另一個是荊州。合肥是東吳與魏國爭奪的焦點,荊州是東吳與蜀國爭奪的焦點。東吳五攻合肥不下,基本上死心,但對荊州歸屬上,孫權如鯁在喉,費盡心機,一計...
他一生忠勇仁義,為劉備赴湯蹈火,卻最終成了蜀漢內鬥的犧牲品!
諸葛亮在世人心中一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而同時對於熟讀三國歷史的人們來說,也有這樣的議論,為何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竭力北伐是否真的忠於漢室,對於人們的種種猜疑,從來都不絕於耳。
揭秘:關雲長大意失荊州的真實內情
關羽大意失荊州,幾乎是人人熟知的故事,但是卻沒人考慮到關羽大意失荊州的真實內情,其實關羽大意失荊州只是被人設計而已,利用的正是關於戰無不勝的特點,關羽太過於自信,才會上當,最後敗走麥城。 孫權的...
曹操讓曹仁放棄江陵退守襄陽的高明,後期果然見分曉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所泉陵,今湖南永州)、桂陽...
關羽死亡之謎:諸葛亮見死不救?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
三國英雄武聖關公關羽
關公(約160-219),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名關羽,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著名將領,自劉備於鄉里聚眾起兵開始追隨劉備,是劉備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在關羽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
諸葛亮為何對關羽見死不救?真相曝光
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諸葛亮竭力北伐是否真的忠於漢室,還是存有「自取」之謀?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嗎……種種分析,卸下了諸葛亮頭上的歷史光環。關羽孤軍北伐,攻打襄樊,是戰略上的嚴重失誤。稍懂三...
誰才是三國最強大腦?曹操、劉備、孫權?
一、赤壁戰後曹操的戰略選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