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偷襲荊州是因為關羽惹怒孫權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 1 9年),當關羽率領荊州軍與曹仁、徐晃等在樊城大戰時,自家後方南郡卻遭到了以呂蒙為先遣軍的東吳偷襲。

呂蒙令士兵白衣渡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南郡、公安,士仁、麇芳不戰而降,荊州易幟。

《三國志·關羽傳》載:「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三國志·呂蒙傳》載:「羽盡禽禁等,人馬數萬,托以糧乏,擅取湘關米。

權聞之,遂行……」表面上看是關羽惹怒了孫權,才招致東吳偷襲荊州。

事實上荊州的歸屬一直都是蜀漢和東吳之間不可調和的利益衝突,老謀深算的孫權若沒有十足的把握,僅僅因為關羽的辱罵或擅取湘關米就動怒而進攻荊州嗎? 蜀吳之間的荊州問題 荊州問題,還要從一開始的「借荊州」說起。

《三國志·先主傳》:「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

」《三國志·先主傳》注引《江表傳》:「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

備別立營於油江口,改名為公安。

劉表吏士見從北軍,多叛來投備。

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後)從權借荊州數郡。

」 蜀漢方自然不會承認蜀漢轄境內的荊州地域是借的,但事實上,劉備能夠取得荊州那麼多地方,離不開東吳的支持。

當時周瑜攻下江陵後,為什麼沒有趁東吳軍士氣正盛攻下江南四郡,反而讓劉備為荊州刺史去攻取呢?

東吳肯這麼吃虧,必定是雙方達成了一定的協議,而且協議必定是讓東吳有甜頭可嘗的,否則孫權怎麼會答應。

東吳與荊州勢力由於早年孫堅之死而結下恩怨,一直多有摩擦,若東吳以自身名義進攻,勢必會遭到荊州勢力抵抗,而劉琦是劉表的大兒子,劉備在荊州也有一定名望,兩人在荊州都有一定的影響,利用他們來收復荊州,會減少許多損失。

而劉備方面也一定定了一些有利於東吳的承諾,東吳才會放任劉備去收取江南四郡。

這個承諾,很可能就是承諾攻下之地中會有一部分分給東吳。

劉備奪取益州之後,孫權遣人索要荊州之地,劉備說要拿下涼州之後才給荊州,孫權就派遣官吏直接到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上任,被關羽驅逐之後也只讓呂蒙攻打這三郡,卻沒有派人到武陵郡,可見,這三郡很可能就是劉備承諾要給孫權的荊州土地。

周瑜攻取的南郡,說劉備是從東吳手上借的一點也不過分。

孫權之所以肯借荊州給劉備,當然不是因為大方,而是有一定利益可圖,一來可以利用劉備防禦擁有長江上流地域的曹魏,減少防守壓力;二來自己可以集中兵力從徐、揚進攻曹魏,擴大勢力領域;三來以後勢力更強大的時候可以要求劉備歸還所借、所承諾之地。

當然.劉備也有自己的心思,他也只是在利用東吳,爭取壯大自己,所以不會輕易交出荊州之地。

因此從一開始,荊州歸屬就是蜀吳之間不可調和的利益衝突,這個衝突在21 5年就爆發過,要不是曹操意外做了和事老,蜀吳可能在當時就開戰了。

拒絕罵使和檀取湘莢米 很多人認為當時關羽不應該拒婚,就算拒婚也不應該辱罵孫權,不應該讓手下擅取湘關米,把破壞蜀漢與東吳關係的責任都推給了關羽。

那麼,關羽為什麼拒婚罵使、擅取湘關米呢?

關羽本就不喜歡孫權,辱罵使者和孫權是他性格直率、毫不遮掩的一種表現,當然,這種表現應該備受指責。

而拒婚,許多人天真地以為只要關羽同意婚事,就可以穩住東吳,改善兩家關係。

事實上關羽拒婚才是明智之舉,政治婚姻本就是為統治階級利益服務的,孫權把妹妹嫁給劉備,都沒放棄過奪取荊州的念頭,把女兒嫁到東吳的這種蠢事關羽不會幹。

擅取湘關米一事,有三種可能:一、關羽下令;二、士仁、麋芳擅自行動;三、東吳方偽作的藉口。

關羽雖然霸道、孤傲,但也不會還未攻下襄樊就主動去惹東吳。

他為了能夠一心在前線作戰,寧可少帶一些兵,也要留下重兵把守後方,還要在江邊多置哨卡,原因就是對東吳不放心。

即便是呂蒙詐病、陸遜拍馬屁,關羽依舊對東吳存在戒心。

儘管《呂蒙傳》、《陸遜傳》為抬高呂蒙、陸遜,用了「羽果信之」、「意大安」、「無復所嫌」來形容關羽上當,但從《呂蒙傳》中關羽「稍撤兵以赴樊」的實際行動中就可以看出,關羽始終對東吳存在戒心。

因此,關羽在未拿下樊城之前不會主動去惹東吳,由關羽下令的可能性很小。

至於士仁、麇芳擅自行動與東吳偽作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

士仁、麇芳曾經因軍資供應不及時被關羽罵過,兩人又怕關羽責罵而擅自派人取湘關米;東吳偽作這種可能性也很大,為的也是把責任推到蜀漢方。

事實上,蜀吳兩家關係惡劣,最大的責任人是雙方的最高統治者劉備與孫權。

劉備對東吳的態度,就是利用,而孫權從一開始也只是打算利用劉備,誰知反被劉備算計了幾次,心裡早就對劉備不滿了,若不是魯肅在中間周旋,恐怕兩家早決裂了。

東吳的蓄謀已久《三國志》記載:「二十二年春,權令都尉徐詳詣曹公請降,公報使修好,誓重結婚。

…『肅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

」「魯肅卒,蒙西屯陸口,肅軍人馬萬餘盡以屬蒙。

從中我們可以得知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東吳發生了三件大事:孫權向曹操請降;魯肅去世;呂蒙接替魯肅,駐守陸口防備關羽。

眾所周知,魯肅一向主張聯劉抗曹,而呂蒙則相反,主張全據荊州,靠自身力量來防備曹操。

魯肅去世,呂蒙接替魯肅職務,也是在這一年,孫權向曹操請降。

可見,東吳這一年在對外擴張的政策上發生了極大改變,孫權將領土擴張的目標由進攻曹操的徐、揚地域轉向奪取劉備手上的荊州之地,也就是說,東吳早在關羽進攻樊城之前的前兩年就已經在蓄謀如何奪取劉備手上的荊州了。

另外,關羽若攻下樊城,對東吳形成的威脅實在太大了,這一點也迫使東吳不得不出兵奪取荊州,這也是蔣濟、司馬懿那麼胸有成竹,敢斷言孫權不願意關羽得手的原因。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東吳偷襲荊州涉及多方面的利益糾紛,是蜀吳之間不可調和的利益衝突在作祟。

所謂「關羽惹怒孫權」只是表皮而不是根本原因,即便關羽沒有惹怒孫權,沒有發生擅取湘關米之事,東吳也會選擇進攻荊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如果不打樊城,孫權和呂蒙敢動荊州嗎?

關羽發動襄樊戰役,與曹魏軍相持不下,後方空虛,這時,東吳孫權派呂蒙趁機偷襲荊州,撕破聯盟,襲取了荊州,關羽腹背受敵,被兩面夾擊,最終,關羽走投無路,兵敗被殺。試想,如果關羽不打樊城,孫權和呂蒙敢...

蜀漢關羽守荊州是錯誤

荊州據後漢書地理志有七個郡。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魏蜀吳瓜分了荊州。曹魏占:南陽郡、半個南郡、半個江夏郡。東吳占:半個南郡、半個江夏郡。蜀漢占:長沙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公元210年劉備向...

關公敗走麥城被擒歷史真相

麥城在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鄉境內,距平陽鎮20餘公里。為東周時楚國重要城邑,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3年)昭丘縣治所在地。清同治《當陽縣誌》記載:"麥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沮漳二水之間,傳楚昭王所築。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