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騙了你上千年的「三顧茅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此文轉自網絡,非小編原創
「三顧茅廬」這一成語出自古典小說名著《三國演義》,其第三十七回的回目是:「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
由於這部小說的廣泛傳播及帶來的巨大影響,「三顧茅廬」一詞家喻戶曉,已然成為禮賢下士的代名詞,其中「顧」為「拜訪」之意並無爭議。
但近讀謝質彬先生髮表在《文史知識》上的《「三顧茅廬」的確切含義》一文(下稱謝文),釋「顧」為「問」,使「三顧茅廬」變成了「三問茅廬」,解構了該詞深遠而獨到的文化意義,對此筆者實在難以苟同,故不揣淺陋,稍加辯駁,以正視聽。
首先,謝文考證「顧」字古有「詢問」、「諮詢」之義,並舉《國語·晉語八》中范宣子「昔者吾有訾柘也,吾朝夕顧焉」句,以及韋昭注「顧,問也」為證。
誠然,「顧」字確有「問」的含義,後來的同義複詞「顧問」可以佐證,但並不等於這一義項在後世一直經常地使用。
「顧」字的本義和基本義是「回頭」,如《詩·檜風·匪風》:「顧瞻周道,中心怛兮。
」毛傳:「回首曰顧。
」所以,「顧問」本來應是「回頭問(身邊之人)」的意思,而「問」義當是後來才衍化出來,而且似乎並不經常使用,甚至秦漢以後,該義項大概就僅存在於「顧問」一詞中了,如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李杜列傳第五十三》:「一日朝會,見諸侍中並皆年少,無一宿儒大人可顧問者,誠可嘆息」,並相沿至今。
以此觀之,謝文所舉《國語》乃戰國時編纂,不能證明漢魏以後「顧」的「問」義還在使用(同義複詞的「顧問」除外),也就是說《國語》的這個例子,很難證明三國時諸葛亮《出師表》「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的「顧」字使用了「問」的意義。
況且,謝文僅舉了《國語》中的一例,而下面對「謀」和「訪」義的大段考索,則與「顧」的「問」義無涉。
其次,為了論證「顧」不是「拜訪」之意,謝文說:「劉備『三顧茅廬』的動機和目的,不是一般禮節性的探望和拜訪,也不是一開始就想去邀聘諸葛亮為軍師的」。
可是我們很難想像,兩個素未謀面的人,一個因為某種需要第一次去會見另一個,難道不屬「禮節性的探望和拜訪」?又說劉備「不是一開始就想去邀聘諸葛亮為軍師」,何以為證?動亂年代是人才爭奪最激烈的時代,各路軍閥紛紛延攬人才,曹操在兗州就多次發布求賢令,讓大家「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三國志》卷一)尤其劉備人才匱乏,屢戰屢敗,難道對此就無動於衷?當他得知身邊有「伏龍、鳳雛」之類的人才,大概不會僅僅想去「諮詢」一下而已吧!《三國志·諸葛亮傳》[3]說「時先主屯新野。
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可見劉備是很重視人才的。
對徐庶如此,況乎諸葛亮!所以,謝文所謂劉備開始毫無邀請和收攬諸葛亮之意,當屬無稽之談。
第三,聯繫現存史料,如果細揣當時語境,認真玩味詞意,「顧」只能是「拜訪、拜望」的意思,不能解釋成「諮詢」或「詢問」。
《三國志·諸葛亮傳》:
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
」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
徐庶引薦諸葛亮,劉備因為不太了解,讓徐庶自己把他招來,徐庶反對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其中「就」,乃「去」、「往」之意;「致」,乃招引、招來之意。
可見劉備主要不是想「諮詢」諸葛亮,而是想收攬諸葛亮。
至於如何收攬,徐庶反對直接招引,而主張劉備主動去見。
故此,下文「將軍宜枉駕顧之」的「顧」,當和「致」意相反,和「就」意一致,只能是「前去拜望」之意。
無獨有偶,《三國志》中還有一個類似事例,可以互證:
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
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
」遂往詣蒙。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魯肅因為瞧不起呂蒙,經過呂蒙的駐地不想見他,別人勸他說,呂蒙已經今非昔比,不能拿老眼光看他了,魯肅於是就到呂蒙那兒去了。
此處「君宜顧之」、「遂往詣蒙」,與《諸葛亮傳》「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句式、用法基本一致。
而聯繫上下文,魯肅連和呂蒙面都不願意,更不用說談話了,可知「君宜顧之」的「顧」,也只能解釋成「拜訪、探望」,而非「諮詢、詢問」。
再看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謝文認為此處「顧」和後面的「咨」都是問的意思。
若照此解釋,「三顧」一句,便只能翻譯成「三次在草廬中諮詢我,向我諮詢當世的事情」,明顯地語意重複,極不符合漢語表達習慣。
而按照一般習慣的翻譯:「(先帝)三次到草廬中拜訪我,向我諮詢當世的事情」,則前後連貫,語意表述十分清晰。
由此可知,謝文的說法很是不通。
再看其下面所舉的例證——杜甫《蜀相》詩:「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謝文認為「三顧頻煩天下計」當釋為「頻煩三問以天下計」,殊不知古典詩詞詞語組合尤為注重簡約含蓄的美學原則,往往使用跳躍性思維,未必主謂賓一應俱全。
該詩句省略的恰恰是謝文所稱的「問」字:「三顧頻煩(問)天下計,兩朝開濟(用)老臣心。
」再者,由於上下兩句對仗,「三顧」只能是「三顧茅廬」的簡稱,是名詞性詞組,和下句「兩朝」對應,如果把「顧」解釋成動詞「問」,試問如何與「兩朝」相對呢?因此,謝文以杜詩證明自己的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
最後,作為一個固定語彙,我們所認為的「三顧茅廬」,主要是來自元明時期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而非更早的《三國志》或《出師表》等文獻史料,後者僅僅是該術語的濫觴罷了。
《三國演義》用了近兩回(三十七回、三十八回)的篇幅,寫劉備三次拜望諸葛亮,第一次和第二次尋訪都無功而返,沒有見到諸葛亮,只有第三次才如願以償,這次劉玄德不恥下問,諸葛亮則隆中對策。
由此可知,「三顧茅廬」僅有一「問」,何談「三問」茅廬?
綜合以上四點,謝先生釋「顧」為「詢問、諮詢」,以「三顧茅廬」為「三問茅廬」顯然有失允當,而《漢語大字典》、《辭源》、《漢語大辭典》等解釋為「拜望,探訪」之意,正確性毋庸置疑。
劉備到底有沒有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下山?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相信所有人都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當中的《三國演義》中,寫的是劉備三次到茅廬之中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是栩栩如生,同時也把劉備對...
諸葛亮故居到底在哪?吵吵鬧鬧幾百年,到底躬耕於南陽還是襄陽?不服可辯!
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表述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見於《三國志》),《三國志》為西晉史官陳壽所著,成書時間距諸葛亮逝世46年,蜀國滅亡17年,史料可信。此外,諸葛亮在《黃陵廟記》中也自述...
沒想到,《出師表》中隱藏著諸葛亮的野心!
《出師表》乃千古名篇,可以說上過學的都知道這篇文章的「恐怖之處」,因為要求全文背誦啊!文中以懇切的言辭,針對當時的局勢,反覆勸勉劉禪要繼承先主劉備的遺志,以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表現了諸葛亮...
諸葛亮當時隱居的地方如此美,怪不得他不願意出山了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密。」這就是歷史文化名城湖北襄陽以西十三公里的古隆中山鄉秀色。我國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青年時期在這裡隱居長達十年之久。膾炙人...
《三國演義》,帶您揭秘——劉備託孤之背後
在一個盛產"陰謀論"的社會裡,信任逐漸成為稀缺的存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願以當下人的視角和心態去解讀歷史。記得有幾次,和人聊三國,說到白帝城託孤,眾人多認為劉備託孤不過是為了試探,壓根就不信任諸葛亮...
三國故事典故--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又名三顧草廬,典故出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三門的談話內容即《草廬對》漢末劉備三次前往襄陽隆中誠訪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此後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
劉備的第一位軍師,曾向劉備力薦諸葛亮,委身曹魏後默默無聞
「徐庶走馬薦諸葛」是《三國演義》里一段精彩的章節,徐庶這個人我們知道他是劉備的第一位軍師。劉備在得到徐庶之前基本沒打過幾場像樣的仗,尤其在和曹操交手的時候更是接連慘敗。徐庶在新野輔助劉備期間幫...
劉備三顧茅廬的茅廬,究竟在何方?
歷史小常識三顧茅廬又名三顧草廬,典出《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東漢末年,漢朝宗親左將軍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他們的談話內容即《隆中對》(三分天下的戰略決策)。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當...
劉備三顧「草廬」還是三顧「宅院」?
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從新野(今南陽新野)出發,請「躬耕於南陽」的諸葛亮,諸葛亮為劉備提出「三分天下,光復漢室」的「草廬策略」,即《草廬對》,習鑿齒提出「躬耕於隆中」之後,《草廬對》被一部...
司馬徽和徐庶的推薦,撮合了劉備和諸葛亮,成就了蜀漢!
總之,等到諸葛亮已經二十六歲,劉備也已經四十六歲,雙方都深感時不我待時,由於某種機緣,他們終於見面。司馬徽和徐庶的推薦也無疑至關重要。劉備曾向司馬徽請教時事,司馬徽說,要成就大業,不能用書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