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忠厚長者還是梟雄本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劉皇叔一向是以「仁德」形象示人的。
對於劉備所謂的「仁德」,中國社會從來都褒貶不一。
有人說是性情使然,有的卻認為劉備是在「作秀」。
很顯然,前者屬於傳統認知,後者卻是後知後覺。
因此,後來民間也就有了「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的說法。
即便是當年劉備本身,也曾不無深意的說過:「操以急,我以緩;操以暴,我以仁;凡每每與之相反,遂能如願也。
」
從這段話來分析,顯然這是劉備為了標榜本身的「仁德」而採用的一種姿態。
但也恰恰如此,反倒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劉備的心機深重,善於偽裝。
那麼劉備真如他本身說的那樣,是一個「仁德」之主呢?
我想,這個問題既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還應一分為二的看待。
總體上看,在《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劉備能夠與「仁德」掛起鉤來的先進事跡的確比曹操多得多。
這也直接導致了作者對曹、劉態度的不同。
但這種不同,究竟是不是真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僅僅為了一個「正統」,或長短「正統」,今日看來,還要進一步考究。
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原因是我們也清醒的看到,作者對曹操的「仁德」之處也同樣是稱讚有加的。
這就給我們帶來另一種啟示,作者對曹、劉態度的不同,似乎並不在於封建正統思想,而在於追慕「仁德」的政治觀念。
客觀的講,羅貫中雖然對劉備頗多讚美之詞,但基本上還是把他當作「梟雄」來寫的。
在《三國志》以及《後漢書》等史料中,史學家指斥劉備為「梟雄」一類的話,在《三國志通俗演義》中也都基本保留著。
不僅如此,有時作者為了深度刻畫,甚至還會本身站出來加以評述,如《雲長延津誅文丑》中,作者寫關羽斬殺文丑之後,袁紹要殺劉備,不料劉備卻笑著說:「曹操素懼劉備,備雖一時潰散,必有復仇之日。
今曹操知備在明公處,恐其協力攻曹,故特使關某誅殺二將。
公知必怒,不肯助兵。
此乃借明公之手而殺劉備,斷絕仇人,以除後患,願明公思之。
」對此,作者評云:「此是玄德極梟雄處。
」而結果當然就是,袁紹「喝退左右,請玄德上帳而坐」。
這還不算,對於劉備的這種「梟雄」本色,作者沒有原因是劉備面對的是親近之人就諱莫如深、一筆抹殺,而是毫不保留地展現在了讀者面前。
在《劉玄德敗走夏口》一回中,關羽提起當年「許田圍獵」欲殺曹操為劉備所阻之事——「當時若從吾意,可無今日。
」劉備則回答道:「比時亦為國家惜耳,若天道輔正,安知不為福也!」對此,羅貫中就引用了裴松之的評論,指出劉備的回答並非真話,「乃飾詞耳」。
正是如此的評論,實際也就顯示了這樣的結論:即使對所謂義同生死、情如骨肉的關羽,劉備也沒有忘記耍弄權術,掩藏心機。
如果這麼說還不足以表明劉備的「極梟雄」之處的話,那麼從劉備後來在一些重大事件的表現上來看,劉備的「不厚道」就已經顯而易見了。
一是劉備在荊州被曹操打敗之後,派諸葛亮前去聯合東吳,共拒曹操。
當諸葛亮提出「若南軍勝,照舊而殺操以取荊州之地;若北軍勝,乘勢而取江南。
此遠大之計也」時,劉備對此的反應是「大加贊同」,並說「此論甚高」。
二是劉備入蜀之前,已在荊州與張松深相結納,並以言語相挑,使張松獻出了蜀中地理圖,然後與張松立下誓約:「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他日事成,必當厚報。
」此語一出,明白無誤地表示了他欲圖劉璋、取西川的決心。
他的這種蓄意結納張松欲圖劉璋的行為,跟他一面與孫權同盟抗曹,一面卻想乘機奪取東吳的籌劃一樣,都不是「忠厚長者」做的事,而是「梟雄」本色。
正原因是作者在事前就淋漓盡致地寫了他與張松的這一番勾結,所以後來法正、龐德勸劉備圖蜀時,劉備卻幾次推脫,就顯得故意做作,令人發笑。
當然還應該補充的是:這裡所敘述的兩件事,前一件純屬虛構,後一件基本也是虛構。
但真實也好,虛構也罷,至少作者在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劉備,也在表達本身的真實看法。
如此看來,真實的劉備,並非我們想像的那樣,謙謙君子,忠厚長者。
只不過在很多時候,劉備做得更委婉而已。
至於劉備到底是不是「梟雄」,我想也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世上有君子和小人之分,但從來都不是絕對的。
因此我們只能作一種假設:假若我們一定要把曹操當作真小人來看待的話,那麼毫無疑問,劉備應該就是地地道道的偽君子了。
然而,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一個人裝君子如果能裝一輩子的話,其實也就離君子不遠了吧。
其實《三國志》這些史料里的劉備更讓人欽佩。
《三國演義》里關羽斬顏良的真相原來是一個坑
其實自三國演義這本書是有多個版本的。一般地說,三國演義有兩個版本比較重要。一個是嘉靖壬午本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全書二百四十回,每回回目為單句,文采一般,不過其歷史觀相比毛版更為客觀,劉曹傾向不...
關羽多出來的兒子關索到底有沒有?反正羅貫中說他和我沒關係
今本通行的《三國演義》第八十七回,毛宗崗還有意添進了一段文字,那就是關三公子, 姓關名索的故事。時在諸葛亮離成都南征途中:「忽有關公第三子關索,人軍來見孔明曰:『自荊州失陷, 逃難在鮑家莊養病,...
王立新品評三國人物:三足鼎立格局是怎樣形成的
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整頓軍隊,揮師南下,準備征服江南,統一全境,兵鋒首先指向了一直盤踞在荊州的劉表。就在曹操出師征討劉表之前,西涼馬騰、韓遂再度亂戰起來。兩人起初結為異姓兄弟,後來因利...
三國文丑到底有多厲害是怎麼死的?
文丑,東漢末年冀州牧袁紹帳下的大將。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命文丑率軍於延津攻曹操,曹操以誘敵之計大破文丑一軍,文丑於此戰中喪生。明·羅貫中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根據此段歷史描寫關羽斬文丑的故事...
為何關帝對現在人影響這麼大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關羽像坐落於關羽為「首任市長」的荊州,僅其手中的青龍偃月刀就長達70米,重達100餘噸。在此之前,這個「吉尼斯世界記錄」則屬於關羽的故鄉——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關公故里。這裡有座...
劉備寄人籬下,為什麼曹操卻認為他是英雄,強過袁紹?原因很簡單
提起劉備,大多數人都不陌生,他雖出身微末,卻能興起義兵,吸引無數人才,並地跨荊襄,雄據巴蜀,終成霸業,縱觀他的一生,簡直是最勵志的逆襲故事。然而如果我們細究歷史,就會發現,他的前半生混得非常慘...
「名家講經典」沈伯俊:明君與梟雄——論劉備形象「下」
(三)多重視角,成功形象長期以來,對《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形象,批評也不少。其中影響最大的,主要有兩種意見。我們不妨對此略加討論。批評之一:「形象蒼白」。不止一位學者認為,劉備形象的血肉不夠豐滿,...
蜀漢丞相諸葛亮,不過是被後世神話的凡人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一度以來,在羅貫中《三國演義》里,諸葛孔明是那個能呼風喚雨接近神靈的人物。甚至千百年來,諸葛孔明成為了中國...
為什麼劉備什麼都沒有,還有一班人死心塌地追隨他
縱觀三國歷史,曹魏的創始人曹操,孫吳的創始人孫堅 孫策。都是有背景的人(官宦之家),而蜀漢創始人劉備以前卻是個白身,早年更是窮困潦倒,要靠親戚接濟才能生活。劉備一生顛沛流離,四處碰壁,直到在荊州...
劉備奪取天下的道與術,走到哪裡都能影響大批人
在三國之主中,劉備與曹操、孫權的出身迥然不同。他起身微賤,沒有什麼憑藉,所謂的皇叔身份,很大程度來自《三國演義》作者的演繹。可是,他憑藉自己堅韌的意志,終藉亂世而成英雄……
深挖三國:重新認識大將徐晃
很多人喜歡三國的故事,也對其中諸多的謀臣、猛將如數家珍。但是,真正深入人心的,也就那麼幾個,劉備的五虎上將讓人心馳神往,而在三國志中單獨列為一傳的《張樂于張徐》五人,並稱為曹操的五大良將,同樣為...
關羽秒殺顏良的歷史真相,兩人武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在前面的文章中老兵講到關羽降曹的前因後果。雖然算是他人生中的一個污點,但並不能掩蓋他對劉備的忠心。老兵覺得,如果關羽當時真的一條筋下去,不投降,那只有死路一條,對於他來說,可能還是能得到忠義的名...
吞劉璋,坑呂布,懵袁紹,伐孫權,皇叔真乃三國第一奸雄!
讀罷《三國演義》,忘不了給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或褒或貶地進行情感定位,如曹操奸雄,劉備英雄等。由於原著作者抑曹仰劉觀點,曹操自然成奸雄。但屢閱「三國」,劉備奸雄的形象躍於紙上,而曹操實在不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