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之貉說曹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為晉之史官,陳壽在撰志時,多有為司馬氏諱之曲筆。
這是一個疵點。
但也只是一個以今人眼光來論之疵。
畢竟身處封建專制之舊時代,以完全公正客觀來要求陳壽可謂苛責。
那種年頭,達官貴胄倘且常因利害之爭或一言不慎而滿門遭戮,區區一介史官,敢於忤逆天朝,等於不要自己的腦袋了。
然正因為此,反更見出陳壽撰三國時的種種非凡膽略與勇氣。
書名三國志,即已表明他將從晉之角度看純糸偽逆的蜀、吳與曹魏同等看待,這已是非凡之舉了。
在志中,他基本客觀地評價了劉、孫、曹三家,且不避忌諱,大量收錄劉備在蜀中稱帝時,蜀臣蜀民的上進書、表,巧妙地表達了他對劉備的尊崇之意。
這固然與陳壽原為蜀吏有關,也是他在心理上仍然潛伏著劉漢正統觀的跡象之一。
相反,對於魏主曹氏父子們,他雖然不同於一般民間或史籍那樣大張撻伐,並多少略去一些曹操的姦邪行跡,但同時也略去了曹丕即帝位時的勸進表奏等記載。
這與對劉備的描述形成鮮明對比,再清楚不過地表明了陳壽的政治傾向。
這真是煞費苦心,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實屬難能可貴。
而處於明代的羅貫中,他來演義三國時,自然不必如陳壽那般有所顧忌了。
他完全可以更公正地來表現那一段史實(當然,作為小說家亦完全不必拘於歷史真實來營構作品)。
然而,被譽為七實三虛的(我覺演義之虛實恐只能對半而論)演義,作者的政治傾向性似乎太偏了些。
出於作者政治觀及人生觀的需要,強烈貫穿著全書的揚劉貶曹之傾向,支配著作者苦心經營,一味窮寫蜀漢之正之忠,一味狠斥曹魏之偽之奸,幾乎到了完全不顧史實(當然這並非絕不可以)與藝術辯證法的地步。
以至於我們無論從讀史或讀文學角度出發,感情上都可能與羅貫中本意相同,不知不覺地將屁股坐在了劉蜀一邊,為劉氏天下憂而憂,為劉氏天下樂而樂;以至讀演義至後半,越讀越沮喪,越讀越悲涼。
然一旦掩卷,許多人的理智就開始詰問自己,難以完全與劉備認同。
或許這僅是我個人的感覺也未可知。
我重讀演義有一個相當突出而近於逆反的心態:越是羅貫中重彩濃墨大肆渲染彰顯的人物,我越發覺得不太可親不太可信。
究其因,前述之「妝孔明之多智近妖」是一,而「欲顯劉備之長厚而近偽」(魯迅語)是同一干枝上的又一枚青果。
這一現象從藝術創作角度而言,可說是再一次證明了缺乏辯證觀念於創作的傷害。
有如今世的許多文藝作品,出於政治的或藝術觀之偏狹,人物總是被一味單側面地拔高,寫好則好到天上,寫壞則壞到腳底,毫無感染力可言。
但須強調的是,我確信羅貫中將劉備寫成一個扁型人物決非藝術功力不逮,更非他不懂藝術規律,實在是為其世界觀所左右而不得已罷了。
如劉備這個人物,之所以被認為正統,無非因其姓劉,以今觀之,姓劉又如何?誰規定了天下必得劉氏得之?早在劉邦得天下之前,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時便曾振臂高呼「王候將相寧有種乎」?至三國時,劉氏天下早已氣息奄奄,此時誰能號令天下,有利於國家統一穩定,誰就有理由治理天下,何必非劉莫屬?曹劉同為漢臣,政治主張也並無原則差別,正如魯迅所言:「他們都是自私自利的沙,可以肥己時就肥己,而且每一粒都是皇帝,可以稱尊處就稱尊。
」本質上完全是一丘之貉,演義從「王道」、正統觀出發,過份揚劉貶曹,總令我有偏頗之感。
當然,從創作角度看,演義作為小說,有自己的政治傾向是無可厚非的。
但一定的思想應通過相應的藝術典型來體現。
演義化了百倍的氣力來塑造的劉備這個「寬仁愛民」、令人民「心悅誠服」的「王道」的化身,卻由於作者過於人為甚至不顧事實肉麻虛飾而反而是不成功的。
演義在寫劉備從新野、樊城撤退一章中,這一點表現得尤其過份。
作者筆下的劉備對老百姓之關心竟至不惜個人安危的地步,而老百姓對劉備也竭誠愛戴,寧可隨他去死也不離開他。
這一情節既無史實,更不符合一般情理,劉備再怎麼,畢竟還是一個軍閥,他無時不在想「申大義於天下」,為此他連年征城掠土,不知使多少生靈塗炭,焉有捨命護百姓之理?尤令我噁心的一個情節是(此糸演義虛構,並無事實):「一日,到一家投宿,其家一少年出拜,問其姓名,乃獵戶劉安也。
當下劉安聞豫州牧至,欲尋野味供食,一時不得,乃殺妻以食之……玄德不疑,乃飽食一頓……忽見一婦人殺於廚下,臂上肉已割去……玄德不勝傷感,灑淚上馬。
」瞧,為表現劉備之得人心,捏造出這麼一個血淋淋的細節。
誰知效果適得其反,除令人噁心,還反襯出劉備的殘忍。
吃了人肉,竟毫無譴責或表示,「灑淚而去」而已!倒是曹操,事後聞此,「乃令孫乾以金百兩往賜之」。
與劉備形成鮮明對照的曹操,對其評價歷來爭論不休。
而且貶者多而褒者少。
我倒覺得,且不論史實中的曹操其實還是一個很有作為的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和傑出的詩人,在分裂混亂的三國時期,對統一我國北方曾起過相當作用。
僅就演義來看,我越讀越覺曹操作為一個藝術典型,固然有其可惡可恨處,但較之劉備,卻也不乏「可愛」之處。
最根本的原因恰恰也在於演義出於政治偏見,並沒有把曹操按歷史本來面目來處理。
而是將他寫成一個歷史上所有「亂臣賊子」的典型。
曹操性格如此複雜、深刻,是作者充分藝術加工再創造後的人物,已不復歷史上的真曹操所能包容。
這個形象體現了歷史上其它「亂臣賊子」的某些特徵;這種「典型化」而無所忌諱的藝術手法多側面而立體地活化了曹操的形象。
使得明明不真實的他,獲得了極高的藝術真實性。
此外,作者在對立中表現人物,原意恐怕是想將其與劉備對比著寫,以曹之奸來彰顯劉備之忠,結果卻由於種種原因,反而倍顯了劉備的偽。
如作者借劉備對龐統的話說:「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
豈不正好暴露了劉備的陰險與韜誨之奸嗎?而作為一個藝術典型,劉備也由於作者主觀意圖的固執、拘謹而顯得單薄偏弱,恰恰成了曹操的「陪襯人」。
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也。
比較演義,三國志中的曹操完全是一個正面形象了。
顯然這也有不可信處,原因如前所述,在於陳壽所處的歷史時期及其地位的關係。
然畢竟是一個有責任感與道德感的史家,憑心而論,陳壽相對於小說家之羅貫中,寫作態度到底是嚴肅得多了。
三國志對曹操的描寫或許不算是很客觀的,卻也未必有多少粉飾。
陳壽對曹操的評價讀來亦覺公允:
「漢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韁盛莫敵。
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掣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唯其明略最優也。
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
順便說一句,以前總以為曹操的確是一個「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的極端利己主義者。
可以說這句名言是天下人最惡操之為人之處了。
因為它是起因於演義中一個令人髮指的情節,即曹操出逃路上,呂伯奢為招待他出外沽酒,他因多疑,聞屋後人(為款待他)殺豬聲,疑為加害而一氣誤殺8口人,後明知錯了,索性又將好心的呂伯奢殺了。
並在此情形下說了上述那句名言。
此事自然不見於三國志。
但不能說這情節完全是羅貫中的虛構。
《孫盛雜記》曾記載此事云:「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
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遂行。
」
小編興趣廣泛,愛好眾多,喜歡的朋友請多多點讚,分享,評論,關注一下,電影資源共享,籃球NBA探討,好音樂分享,都是小編比較喜歡的領域,有興趣的朋友可多多騷擾在下,一起探討,共同進步!
被羅貫中黑了數千年的三國人物,魏延排第二,此人當屬第一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寫的,演義始終是演義,也就相當於小說,小說都有虛構的成分,但卻比真實的歷史更精彩,三國故事之所以能夠淵源流傳下來,直到今日還能被人們津津樂道,羅貫中有不可磨滅的功勞。正因為《...
劉備是忠厚長者還是梟雄本色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劉皇叔一向是以「仁德」形象示人的。對於劉備所謂的「仁德」,中國社會從來都褒貶不一。有人說是性情使然,有的卻認為劉備是在「作秀」。很顯然,前者屬於傳統認知,後者卻是後知後覺。...
三國真相還原,《三國演義》竟然是一場歷史性的話題炒作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本歷史小說,而《三國志》是歷史文獻類的書籍。在小說里,作者通常會為了突出人物形象,增加更多的趣味性,會有意的增加情節,增加主觀的判斷,改變人物形象。
百年來《三國演義》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曹操形象是《三國演義》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關於這一課題的研究,如從上個世紀初算起,迄今已歷百年。百年來,研究者曾就曹操形象的審美認識價值、「為曹操翻案」,以及《三國演義》的不同版本中曹操形象的...
中國人熟知的三國歷史都注水了嗎?
文丨任逸飛中國的婦孺稚子都熟悉三國呂思勉先生在他的小書《三國史話》里曾經憶起這樣一件有意思的現象:「我在學校中教授歷史多年,當學校招考新生以及近年來會考時看過的歷史試卷不少。有些成績低劣的,真『...
三國:小說與現實中存在差距的人物
諸葛亮:諸葛亮在政治上與軍事上的出眾才能,加上忠心耿耿、鞠躬盡瘁的品格,都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無論是廟堂之上還是江湖之遠的人,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讚他,歌頌他。可以說,諸葛亮在...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哪本書更貼近真實的歷史?
「曲有誤,周郎顧。」——《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引「時人謠曰」的六字民謠,形象地描繪了周瑜從小就「精意於音樂」的天賦,說明周瑜的儒雅氣質與廣博修養。那麼,為什麼《三國演義》要「貶瑜」,說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