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寄人籬下,為什麼曹操卻認為他是英雄,強過袁紹?原因很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提起劉備,大多數人都不陌生,他雖出身微末,卻能興起義兵,吸引無數人才,並地跨荊襄,雄據巴蜀,終成霸業,縱觀他的一生,簡直是最勵志的逆襲故事。

然而如果我們細究歷史,就會發現,他的前半生混得非常慘——最初平定黃巾有功,被委任為小官,卻因遇上貪官,鞭打督郵,棄官而去;再為高唐縣令,卻被黃巾軍擊潰,只能寄公孫瓚籬下;因義救陶謙,被舉為徐州牧,卻因收留呂布,再次失去立足之地;投奔曹操,差點被軟禁;想取荊州,被曹操殺得拋妻棄子,等等。

然而就在他最落魄時候,曹操卻稱讚他為英雄,並將其視為了一生勁敵。

這是怎麼回事呢?

公元198年,劉備被呂布擊潰,向曹操求助,曹操先派夏侯惇前來助戰,之後又親率大軍,擒殺呂布,將劉備帶回了許都。

有一次曹操與劉備,一起飲酒的時候,曹操突然說,天下的英雄,只有你我二人,袁紹等人,都排不上號,嚇得劉備把手中的筷子,都丟在了地上。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軍與操耳。

本初之徒,不足數也。

』先主方食,失匕箸。

」此時劉備沒有棲身之地,官職是曹操所表,其手下的人才,除了關張,也少有太過出眾的人物。

為什麼曹操如此看重他,甚至認為他比袁紹更值得自己忌憚呢?

這是因為,劉備抓住了曹操的軟肋,正如他自己所言,「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

」雖然此言,是他在入川之時說出的,但是在曹操稱他為英雄之前,他便如此實施了,這一點在兩人對待徐州的態度上,最能體現。

當初曹操的父親曹嵩,因陶謙部將而亡,曹操為了報殺父之仇,大舉進攻徐州,並屠了三座城池,導致當地屍積如山,堵塞了泗水。

而劉備卻積極救援徐州,並厚樹恩德,不但得到了陶謙的感激,還收穫了徐州的民心,正是因此,陶謙在臨終之前,才會對別駕糜竺說:「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

」一個如此有成算之人,的確比袁紹那等好謀而無斷者,更能引起曹操的忌憚。

在此之後,他也一直遵循著這一信條,例如當曹操一統江北,並拿下荊州之後,本打算一鼓作氣,統一全國,於是給孫權寫了一封充滿威脅的勸降信。

這個時候,劉備派諸葛亮出使江東,力勸孫權聯劉抗曹,不但大敗曹操,將其迫回了江北,還趁機拿下了荊州的一部分地盤,並與東吳結成了聯盟。

除了對待陶謙、孫權之時,他與曹操對著幹之外,面對劉璋的時候,他依備是這樣做的。

當初劉璋聽說曹操要攻打漢中張魯,認為自己的益州也會受到攻擊,對曹操心懷恐懼,於是請劉備入川。

劉備不但立即率軍前往,還「推劉璋行鎮西大將軍,領益州牧」,取得了劉璋的信任,並得到劉璋的倚重。

曹操一生,頗有知人之明,他在徐州一事上,早就意識到了劉備不但有雄心大志,還有足夠的實力,有明確的規劃,所以他才明言,劉備是可以自己比肩的英雄,強於袁紹。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最開始的時候,想要將劉備軟禁在許都,放虎歸山之後,則想著剿滅劉備勢力,例如劉備離開許都,重回徐州後,他不顧袁紹虎視眈眈,率軍攻打劉備;在拿下荊州後,他不著急安撫百姓,而是率兵追擊劉備;在劉備入川後,他則出兵拿下了漢中,等等。

然而作為能夠讓曹操視為勁敵的人物,劉備也沒有讓曹操失望,他雖然出身不及曹操,用兵不及曹操,地盤不及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將和士兵也少於曹操,但是他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魅力,終其一生,都未被曹操剿滅,反而在晚年反敗為勝,從曹操手中,奪下了漢中之地。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劉備在弱小之時,便被曹操認定為,可以與自己比肩的英雄,並引起了曹操的忌憚,是因為他抓住了曹操的軟肋,並懂得如何合理利用。

而曹操早早的將劉備視為勁敵,則是因為他早就看透了這一點。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第二個草根皇帝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根據《三國志·先主傳》,劉備是漢朝的宗室,漢中山...

劉備顛沛流離一生,鼎盛時期勢力究竟有多大?

看三國,我們一直是以第一視角看待劉備的集團的,尤其是考慮到《三國演義》深入人心的影響力,三國歷史之中,劉備成為我們心目中的主角,只是這個主角有點偏弱。無論再弱的主角,還是存在一定的勢力。那麼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