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聖賢-王陽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有很多聖賢,可唯獨一個明代的聖賢震撼了我。

「一生俯首拜陽明」

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氣質。

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雲」,並給他居住的地方起名為「瑞雲樓」。

出生後,5歲仍不會說話,但已默記祖父所讀過的書。

有一高僧過其家,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

」祖父根據《論語·衛靈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為他改名為「守仁」,隨後他就開口說話了。

他的父親王華喜愛紹興的山水,才舉家離開餘姚,移居紹興。

幼年的王守仁,有著良好的家世,也因此擁有一個非常優越的學習環境。

12歲時,王守仁正式就讀師塾。

13歲,母親鄭氏去世,幼年失恃,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挫折。

但他志存高遠,心思不同常人。

一次與塾師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

當時國家朝政腐敗,義軍四起。

英宗正統年間,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賠款求和。

這件事情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

他發誓一定要學好兵法,為國效忠。

15歲時就屢次上書皇帝,獻策平定農民起義,未果。

同年,他出遊居庸關、山海關一月之久,縱觀塞外,那時已經有經略四方之志。

17歲時,他到南昌與諸養和之女諸氏成婚,可在結婚的當天,大家都找不到他。

原來這天他閒逛中遇見一道士在那裡打坐,他就向道士請教,道士給他講了一回養生術,他便與道士相對靜坐忘歸,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4]。

18歲時,與夫人諸氏返回餘姚,船過廣信,王守仁拜謁婁諒。

婁諒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守仁甚喜。

之後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

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

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20歲時,王守仁第一次參加鄉試,中舉人後,學業大有長進。

但他越來越喜歡談論軍事,並且很會射箭。

然而,22歲時考進士不中,內閣首輔李東陽對其笑道:「你這次雖然不中狀元,下一次科舉必定會中狀元,試一試為下一次科舉作個狀元賦。

」王守仁拿起筆就完成了,朝堂上的元老們都很驚奇他的天賦才能。

嫉妒他的人就開始議論說,這個年輕人如狀元及第,必然是目中無人。

王守仁25歲再次參考科舉,再次落第。

他的狀元父親開導他說,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他笑道:「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悟道

弘治十二年(1499年),28歲的他參加禮部會試,因考試出色,舉南宮第二人,賜二甲進士第七人,觀政工部。

出治葬前威寧伯王越,回朝上疏論西北邊疆防備等八事,隨後授刑部主事,在江北等地決斷囚獄,隨後因病請求歸鄉。

久之,起用授兵部主事。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劉瑾擅政,並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

王守仁上疏論救,而觸怒劉瑾,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龍場驛棧驛丞。

同時,他的父親王華也被趕出北京,調任南京吏部尚書。

路途中,王守仁被劉瑾派人追殺,偽造跳水自盡躲過一劫。

逃過追殺的王守仁暗中到南京面見父親王華,王華對他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

」隨後他踏上路途,來到貴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龍場在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

王守仁沒有氣餒,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

在這個時期,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

王守仁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

正德五年(1510年)初,王守仁謫戍期滿,復官廬陵縣(今江西吉安)知縣。

八月,劉瑾被楊一清聯合宦官張永設計除去。

王守仁隨即被召入京,擔任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書王瓊對王守仁的才能十分賞識,在王瓊的推薦下,王守仁被擢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

當時,南中地帶盜賊蜂擁四起。

謝志山占領橫水、左溪、桶岡,池仲容占領浰頭頭,各自稱王,與大庾的陳曰能、樂昌的高快馬、郴州的龔福全等遙相呼應,攻占、剽掠各處府縣。

而福建大帽山的盜賊詹師富等又起兵。

前任巡撫文森託病去職。

謝志山聯合樂昌的盜賊奪取大庾,進攻南康、贛州,贛縣主簿戰死。

守仁到任後,知道官府中有不少人是盜賊的耳目,於是責問年老而狡黠的僕役,僕役渾身哆嗦不敢隱瞞,如實坦白。

守仁赦免了他們的罪過,讓他們偵探叛軍的情報,守仁因此掌握了盜賊的動靜。

隨後他傳檄福建、廣東會兵一處,首先討伐大帽山的盜賊。

王守仁用兵「詭異」、獨斷,素有「狡詐專兵」之名。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守仁親自率領精銳在上杭屯兵,假裝撤退,出敵不意進攻,連破四十餘寨,斬殺、俘獲七千多人。

他向朝廷上疏稱,權力太小,無法命令將士。

王瓊上奏,給了王守仁旗牌,可以便宜從事。

七月,進兵大庾。

十月,克左溪、橫水,破巢八十四,斬殺、俘獲六千多人。

戰畢,在橫水設置崇義縣。

隨後師還贛州,討伐利頭的盜賊,斬殺兩千多人。

王守仁率領書生和偏裨,蕩平為患數十年的盜賊,附近的人都驚呼守仁是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王陽明:心學大師「單槍匹馬」平定戰亂!

明朝時期,要論既有文官的心機又能夠上陣主持打仗的,除了于謙,就是王陽明了。王陽明即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

推翻程朱理學具有劃時代意義之人之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

心學大師王陽明之戰功

明朝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書王瓊對王守仁的才能十分賞識,在王瓊的推薦下,王守仁被擢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當時,南中地帶盜賊蜂擁四起。謝...

都說王陽明是明朝一哥,那王陽明到底幹了啥?

1、生而不凡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氣質。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雲」,並給他...

備受日本推崇的王陽明是個什麼人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大神王陽明:吾欲成聖,雖千萬人亦往矣

小時候,很多人都被問過這麼一個問題:「你長大後想做什麼呀?」小盆友的世界天馬行空,規矩點的就回答老師、警察;搞怪點的也會說奧特曼、超人;而心存大志的,就會和小悅史君一樣,嘿嘿兩聲,以示天機不可...

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

人物生平王守仁生而不凡 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氣質。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

中國歷史上的偉大人物,一代宗師王陽明

中國歷史上的偉大人物,一代宗師王陽明 1905年,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作為日本軍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將領,他率領裝備處於劣勢的日本艦隊在日俄戰爭中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