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神王陽明:吾欲成聖,雖千萬人亦往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時候,很多人都被問過這麼一個問題:「你長大後想做什麼呀?」小盆友的世界天馬行空,規矩點的就回答老師、警察;搞怪點的也會說奧特曼、超人;而心存大志的,就會和小悅史君一樣,嘿嘿兩聲,以示天機不可泄露。

不過,無論是普通白領職業,還是出將入相,這都是有可能實現的願望,也會得到大人們的鼓勵。

不過,500多年前的明朝時期,有個看起來「笨笨」的小盆友也被父親問到了同樣的問題,而他的回答,差點讓父親氣得背過去。

他說,他要做聖人!古代什麼樣的人才是聖人?儒學的創始人孔子、儒學集大成者孟子這樣的才是,屬於千年一遇的不世出神人。

一個小屁孩,能夠理解自己說出的話嗎?!

答案是,他能!而且他也用自己一生的言行,迎著包括父親在內的所有人的不理解,完美地實踐了自己兒時的諾言。

這個「笨小孩」,就是明朝文成公、世襲新建伯、南京兵部尚書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他還有一個身份,是儒學新學派——心學集大成者,後世將他與孔子、孟子、宋代大儒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

明朝成化八年(1472年)10月31日,王陽明出生在浙江餘姚的一個書香門第。

那麼,544年前的王陽明是如何做到這個常人不敢想、想了也不可能做到的夢想呢?悅史君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各位悅友,他的一生雖然只有短短57年,但是夠精彩、夠牛逼,既能讓你擊節稱快,也會讓你獲益匪淺。

過月才生五歲不言 清談科舉志做聖人

王陽明還未出生,就已經出了名。

為啥?因為別人都是懷胎十月或者提前一點出生,他倒好,呆在娘胎里不願出來,直到爸媽都快等崩潰了,超過正常懷孕周期十個月後,他才不緊不慢地出世了。

可這還不算完,爸媽還沒從他艱難出生的陰影中緩過來,他又一次「不聲不響」地震驚了所有人。

王家是浙江餘姚有名的書香門第,對孩子的培養,自然比普通人家會更有章法。

然而,不論愛他疼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如何吟詩作賦、讀史誦經,王陽明的反應就只有一個,沒反應。

全家都很正常,怎麼會生個啞巴呢?擱誰身上都是一肚子問號。

別人家孩子5歲都可以作詩誦句了,至少也可以簡單地與人交流了,可王陽明還是一聲不吭,沒有任何反應。

直到有一天,有個和尚路過王家時,看到了王陽明,並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

」隨後祖父王天敘又根據《論語·衛靈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為他改名「守仁」。

終於,王陽明小盆友開口說話了,而且之前大人在他面前說過的話,他都能準確地複述出來。

在這裡,悅史君只能說,既然你都知道那麼多了,就早點說嘛,憋著不難受嗎?!(王陽明:憋插嘴,不難受!)

起步階段已經比別人晚了,那就趕快找個好老師,到私塾讀書吧。

讀了幾年,狀元爸爸王華覺得「笨兒子」王陽明應該有所長進了,就開開心心地問他:「你長大後想做什麼呀?」不走尋常路的王陽明則一臉嚴肅:」對我來說,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

「王華已經有點黑臉了,但還是按耐著怒火問到:」那你想幹嘛?「王陽明還是一臉嚴肅:」我想明白了,我要做聖人!「猝不及防的王爸爸一口老血噴涌而出,體內洪荒之力再也沒法忍了,剛想打他但又怕他變得更」笨「,就狠狠地教育了王陽明一番,然後交代私塾老師,一定要讓兒子收心,就算不能和自己一樣考個狀元,也得有個功名。

出遊邊塞新婚」落跑「 陽明格竹屢試方中

不僅想法比較獨特,王陽明讀書也不一般,除了四書五經,他也喜好排兵布陣,渴望親上戰場為國效忠。

十五歲時,王陽明出遊居庸關、山海關等邊塞地區,在人跡罕至、隨時都有危險的區域呆了一個多月。

十七歲時,王陽明奉父親王華之命,到南昌與江西布政司參議諸養和之女成婚。

可婚禮結束後,新郎官王陽明卻突然消失不見,留了新娘諸氏一個人獨守空房。

諸養和怒了:我女兒諸氏端莊大方,知書達理,怎麼能受這種侮辱?!趕忙連夜發動親友、下屬,尋找這個不成器的女婿。

直到第二天,才在郊區山間一塊大石頭上,找到正在打坐的王陽明。

原來,新郎官王陽明送完賓客後,在南昌城閒逛,發現一個老道仙風鶴骨,與眾不同,就上前去請教。

見小伙子這麼虛心,老道就給王陽明講了一回養生術,王陽明一下激動了,把老婆丟家裡,跟著老道就去了山間,兩人在一塊大石頭上,相對靜坐無言,直到被憤怒的岳父大人找過來。

哎,王陽明也是不懂愛啊。

十八歲時,王陽明帶著夫人諸氏回老家餘姚,途中拜謁了當時著名的理學家婁諒。

婁諒向王陽明講授了「格物致知」的學問,王陽明感到很驚奇,也非常受啟發。

回家後,王陽明把儒學新學派——理學集大成者朱熹的所有著作,全部找出來翻了個遍,認真思考所謂「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

為了實踐朱熹不明覺厲的「格物致知」理論,走火入魔的王陽明決定先從竹子開始」格「,一定要」窮竹之理「。

然而,「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竹子還是無動於衷,王陽明什麼都沒有發現,卻因感染風寒,用眼過度而病倒了。

從此,王守仁對朱熹理學產生了極大的懷疑,而這卻是明朝的官方學說。

這一事件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陽明格竹」。

二十歲時,王陽明第一次參加鄉試,順利中了舉人。

可他對繼續讀書考試興趣低,反而越來越喜歡談論軍事,並且很會射箭。

二十二歲時,王陽明第一次考進士,沒有中舉。

他父親王華的同事、內閣首輔李東陽打趣說:「你這次雖然沒有中狀元,下一次科舉必定會中狀元,試一試為下一次科舉作個狀元賦。

」王陽明沒有猶豫,拿起筆很快就完成了,把那些等著看笑話的朝堂元老們驚奇得目瞪口呆,父親也暗搓搓地笑了。

二十五歲,王陽明再次參加科舉,還是落第。

他的狀元父親王華開導說:「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

王陽明卻笑著說:「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嘖嘖嘖,這姿勢666

明朝弘治十二年(西元1499年),二十八歲的王陽明第三次參加科舉,終於守得雲開見日出,舉南宮第二人,賜二甲進士第七人,觀政工部。

隨後授官刑部主事,在江北等地決斷囚獄。

不久,王陽明因病請求歸鄉。

過了好幾年,才再次被起用,授官兵部主事。

得罪權宦驚險逃命 龍場悟道蕩平頑賊

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大太監劉瑾仗著明武宗毅皇帝朱厚燳的寵幸,干預朝政,並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多人。

時任兵部主事的王陽明上疏論救,卻因此而觸怒劉瑾,遭來橫禍,被杖四十,一擼到底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龍場驛棧驛丞。

同時,王陽明的父親王華也受到牽連,被明升暗降,趕出北京,調任南京吏部尚書。

王陽明知道劉瑾不會放過他,一路上走走停停,有時候還要半路折返,多數時候是晚上趕路,最終靠著偽造跳水自盡,才躲過了劉瑾的追殺。

隨後,王陽明暗中到南京面見父親王華,王華對他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

」王陽明繼續踏上路途,來到貴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

不過,面對窮山惡水,王陽明倒也沒有氣餒,他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

利用這段時間,王陽明還對儒學有了新的領悟,他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

正德五年(西元1510年)初,王陽明謫戍期滿,復官廬陵縣(今江西吉安)知縣。

八月,劉瑾被誅殺,他隨即被召入京,擔任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

正德十一年(西元1516年)八月,王陽明遇到了伯樂——兵部尚書王瓊。

王瓊對很欣賞王陽明的才能,並積極推薦他。

最終,王陽明被擢升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

當時,南中地帶到處都是盜賊,不少人占山為王,官府也不敢跟他們硬碰硬,前任巡撫文森託病去職,贛縣主簿戰死。

王陽明到任後,知道官府中有不少人是盜賊的耳目,就悄悄責問年老而狡黠的僕役,僕役渾身哆嗦不敢隱瞞,坦白了一切。

王陽明赦免了他們的罪過,但要他們反過來偵探叛軍的情報,由此他掌握了盜賊的動靜。

王陽明用兵「詭異」、獨斷,素有「狡詐專兵」之名。

正德十二年(西元1517年)正月,王守仁親自率領精銳在上杭屯兵,假裝撤退,出敵不意進攻,連破四十餘寨,斬殺、俘獲七千多人。

他向朝廷上疏稱,權力太小,無法命令將士。

王瓊馬上上奏,給了王陽明旗牌,可以便宜從事。

七月,王陽明進兵大庾。

十月,克左溪、橫水,破巢八十四,斬殺、俘獲六千多人。

隨後師還贛州,討伐利頭的盜賊,斬殺兩千多人。

王陽明率領書生和偏裨,短時間內蕩平了為患數十年的盜賊,附近的百姓都驚呼他是神。

寧王叛亂淡然平定 新皇賞識宣講「心學」

正德十四年(西元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

據說,消息傳到北京後,朝中大臣震驚不已,擔心官位不保,只有王瓊很淡定:「王伯安在江西,肯定會擒獲叛賊。

當時,王陽明正準備前往福建,平定那裡的叛亂。

行至江西吉安與南昌之間的豐城,他得到了朱宸濠叛亂的消息,立即趕往吉安募集義兵,發出檄文出兵征討。

由於平定盜賊後,王陽明的兵符已上交兵部,手中無兵。

雖然有部分江西官員幫他,和叛亂的寧王相比,力量還是很弱小。

王陽明決定採用疑兵之計,假裝傳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處張貼假檄迷惑寧王,聲稱朝廷派了邊兵和京兵共八萬人,會同自己在南贛的部隊,以及湖廣的部隊,號稱十六萬大軍,準備進攻寧王的老巢南昌。

為爭取時間集結軍隊,王陽明又寫蠟書讓寧王的親信李士實、劉養正勸他發兵攻打南京,同時把消息故意泄露給寧王。

後來,李、劉二人果然勸寧王進兵南京,可寧王已經中了王陽明之計,疑神疑鬼,決定按兵不動。

寧王等了十多天,才探知朝廷根本沒有派那麼多的兵來,才沿江東下,攻下九江、南康(今江西星子)兩城,逼近安慶。

此時,王陽明已經率領倉促組建的八萬平叛軍,直搗寧王的老巢南昌。

由於寧王精銳部隊都去攻打安慶,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虛,寧王急忙回兵救南昌。

最終雙方在鄱陽湖決戰,經過三天的激戰,兵疲馬倦的寧王戰敗被俘,這場叛亂僅歷時35天便宣告結束。

然而,王陽明的平叛大功,卻因正德帝身邊同情寧王的佞臣干擾,沒有得到皇帝的認同。

為免惹火燒身,王陽明急流勇退,他將寧王交給當時尚屬正直的太監張永後,稱病回鄉。

正德十六年(西元1521年),正德帝駕崩,由於沒有子嗣,他的堂弟明世宗肅皇帝朱厚熜由藩王入繼大統,先升王陽明為南京兵部尚書,稍後又特許他順路回去探視父親王華。

不久,加封王陽明為新建伯,世襲。

明朝嘉靖元年(西元1522年),父親王華去世,王守仁回鄉守制。

在紹興、餘姚一帶創建書院,宣講「心學」,並在天泉橋留下心學四句教法: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臨危受命總督兩廣 斷藤平叛此心光明

嘉靖六年(西元1527年),西南部的思恩、田州的土瑤首領盧蘇、王受造反,兩廣總督姚鏌不能平定。

於是嘉靖帝下詔讓王陽明以原先的官職兼左都御史、總督兩廣兼巡撫,再次出兵平叛。

十二月,王陽明率軍至思恩,盧蘇、王受早就聽說了王陽明的威名,直接認慫投降。

嘉靖七年(西元1528年)二月,王陽明率湖廣兵抵達南寧。

其餘叛軍聽說明軍抵達,都逃匿到深山之中;又聽說盧蘇、王受歸降,以為王陽明要散遣諸兵布陣,於是防備弛緩。

不料明軍一同突進,四面夾擊,叛軍大敗,於是退守保仙女大山,據險結寨。

明軍攀木緣崖仰攻,隨後連連攻破油榨、石壁、大陂等地,直擊斷藤峽。

王陽明將叛軍團團圍困,潰軍被副將沈希儀斬殺。

至此,斷藤峽叛軍幾乎全部殲滅。

平亂後,王陽明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還鄉,並推薦勛陽巡撫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批覆就回去了。

嘉靖七年(西元1529年)1月9日,王陽明坐船來到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今江西省大余縣境內)時去世。

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王陽明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隆慶年間,明穆宗莊皇帝朱載垕[hòu]追贈王陽明為新建侯,諡文成。

萬曆十二年從祀於孔廟。

王陽明主張「知行合一,以致良知」,而他的一生,也遵循了這一原則。

隆慶帝朱載垕對他評價很高:「兩肩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賞,朕甚憫焉!因念勛賢,重申盟誓。

」這也算是對他巨大功勳的一個彌補。

悅史君認為,在我國歷史上,文武雙全的人才很多,但文能著書立說影響世人,武能統兵作戰平定叛亂,兩方面都特別厲害的並不多見,而王陽明恰好是其中非常傑出的一位代表。

「知行合一」,做人、成事,都是良方好藥,完美!

(文章系本頭條號主編悅史君原創內容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授權,不得轉載使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同時也歡迎關注悅史君微信公眾號「歷史這樣說」,每天閱讀新鮮有趣的歷史點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

人物生平王守仁生而不凡 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氣質。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

推翻程朱理學具有劃時代意義之人之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

明代的聖賢-王陽明

中國有很多聖賢,可唯獨一個明代的聖賢震撼了我。「一生俯首拜陽明」 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氣質。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

都說王陽明是明朝一哥,那王陽明到底幹了啥?

1、生而不凡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氣質。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雲」,並給他...

王守仁,曾力挽狂瀾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明朝歷史

王守仁何許人也?王守仁,幼名雲,字伯安,稱明陽先生,漢族,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從《明朝那些事兒》 了解到王明陽這個...

歷史上關於王守仁的歷史成就都有什麼?

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後世學者稱其為陽明先生,因此又有別稱王陽明。他是明朝著名的軍事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既然能獲得這幾種頭銜,那麼也就意味著王陽明在這幾方面應該都是極有成就的。

君心若有雜蕪生,何不讀讀王陽明

1926年,梁啓超向青年學生髮表演講時說:「青年們啊,你們感覺到苦痛嗎?我告訴你,唯一的救濟法門,那就是依著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知行合一四個字,可謂「心學奧義」。說起來容易,理解透徹並付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