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比肩周瑜,令諸葛亮佩服,若非此人,東吳至少提前50年滅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亂世三國時期,曹操以絕對的優勢占領了北方地區,孫權則靠著哥哥孫策打下的基業,立足於江東之地,劉備則擁有川蜀之地。

論人才方面,曹操先後有郭嘉、荀彧及司馬懿(未被重用)等人出謀劃策,劉備帳下有諸葛亮、龐統及法正等大咖,唯獨江東的孫權,貌似沒有很知名的謀士輔佐,而周瑜雖是文武雙全,但並不算是真正的謀士。

那麼問題來了,東吳的人才,尤其是智謀超群的謀臣,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三國之中最弱的,為何能夠堅持那麼久呢?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是東吳重要的謀臣,功勞不亞於周公瑾,若不是此人的努力,東吳至少提前50年滅亡。

他不是別人,正是孫劉聯盟的主要捍衛者魯肅。

魯肅,字子敬,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出生於士族家庭,雖自幼喪父,但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據史料記載,魯肅身材魁梧,長相英俊,比電視劇《新三國》中要英俊很多。

另外,魯肅好讀書,常習武,且仗義疏財,深得鄉人敬慕。

當時周瑜為居巢長,曾有一段時間缺糧,就派人向魯肅借點糧食。

魯肅二話不說,就將手中的大部分糧食贈給了周瑜,因此周瑜非常感激,兩人成了鐵哥們。

當時袁術久聞魯肅之才,曾多次賜予其官職,但因魯肅看出袁術不足以成大事,就婉言相拒,後在周瑜的推薦下,投奔了江東的孫權。

經過一番交談,孫權被魯肅的才華所折服,準備予以重用。

但重臣張昭則認為,魯肅年少粗疏,且不夠謙虛,很可能是趙括一樣的人物,只會紙上談兵。

但孫權沒有聽從張昭的建議,對魯肅另眼相看,並非常器重他。

魯肅盡力輔佐孫權,每遇大事,他都參贊謀劃,且思深慮遠,有過人之明。

赤壁之戰後,劉備本是向東吳借的荊州,立作為暫時的落腳之地。

孫權多次派人索要荊州,每次諸葛亮和劉備就以各種藉口不還,這讓周瑜氣的不行,幾次都要發兵攻打劉備,以奪回荊州,卻都被魯肅所勸阻。

魯肅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最大的威脅不是劉備,而是北方的曹操。

一旦周瑜真的發兵荊州,不論結果是勝是敗,都將把東吳置於危險之地,曹操將會是最後的贏家。

於是,在魯肅和諸葛亮的堅持下,孫劉兩家一直是同盟,一起對付曹操,否則曹操早就滅了孫權和劉備,進而一統天下。

縱觀魯肅的一生,幾乎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極力維護孫劉聯盟的穩定,從而維持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若沒有魯肅,周瑜早就發兵荊州,三國之間的平衡將會被打破,孫劉兩家都抵擋不住曹操的進攻,故魯肅對於東吳來說,非常的關鍵。

建安二十二年,年僅46歲的魯肅病逝,孫權親自為魯肅發喪,而諸葛亮更是哭的不省人事。

對於魯肅的重要性,你怎麼看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有些人以為三國演義拔高了諸葛亮而醜化了周瑜

抗擊曹操,周瑜說到了,也做到了。統帥三萬精銳,排兵布陣,這位將軍已是胸有成竹。戰爭爆發,兩軍交戰,犬牙交錯,混亂之中周瑜採用黃蓋的奇策,火攻曹軍。裝上乾草灌上油的戰艦在長江中如離弦之箭射向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