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歷史中諸葛亮並沒有擺過空城計,但歷史有沒有人真用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空城計是《三國演義》中描述諸葛亮的才華的一個精彩計謀。

但真實歷史上,諸葛亮並沒有擺過空城計。

歷史上首先提到諸葛亮使用空城計的是南北朝一個叫做郭沖的人,後來被裴松之引入《三國志。

注》中,再被羅貫中改編到小說里藝術創作。

街亭之役時,魏方主帥是張郃,而非司馬懿,那時司馬懿數千里以外的洛陽。

孔明根本無法以「空城計」嚇退遠在數千里之外的司馬懿。

但歷史上空城計卻真實有人使用,並見奇效過。

最早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公子元率兵攻打鄭國,鄭國國力較弱,都城內更是兵力空虛,無法抵擋楚軍的進犯。

鄭國叔詹獻計策,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來,不讓敵人看見一兵—卒。

令店鋪照常開門,百姓往來如常,不准露一絲慌亂之色。

大開城門,放下吊橋,擺出完全不設防的樣子。

公子元趕到城下,見城中空虛,但又隱隱約約看到了鄭國的旋旗甲士。

公子元認為其中有詐,不可貿然進攻,先進城探聽虛實,於是按兵不動。

這時,齊國接到鄭國的求援信,已聯合魯、宋兩國發兵救鄭。

公子元聞報,知道三國兵到,楚軍定不能勝。

就此退兵了。

有意思的是,公子元退兵時也給對方擺了個空城計,讓所有營寨都不拆走,族旗照舊飄揚。

這就是歷史上有記載的首個空城計的戰例。

而此後類似的戰例並不少,而事實上街亭之役時的確有過空城計類似的戰例,也是蜀國將領實施的,卻不是諸葛亮而是其下面的將領王平。

在街亭之戰中,馬謖因為不聽王平「據汲水之道「等建議,而被張郃大敗,王平身為裨將軍,領兵只有1000人,但是面對兵力50000精銳在手的魏國名將張郃的進攻,在大軍潰敗,無險可依,地勢比較平坦,在如此極度被動情況下,首先就是使用虛實戰略,鳴鼓自持,徐徐而退,致使魏國名將張郃懷疑有伏兵不敢進攻,同時施展滾雪球戰術,徐徐收合諸營遺迸,軍力迅速擴大,使張郃把王平所創造空城計誤以為伏兵計的信念大大增加。

使其不敢妄動,為諸葛亮順利班師贏得了時間,同時使魏國名將張郃的徹底擊退諸葛亮北伐主力成為泡影。

事後王平特見崇顯,加拜參軍,統五部兼當營事,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

在裴松之的《雲別傳》中也記載了趙雲的空營計。

這和《三國演義》里諸葛亮的空城計倒是十分相似。

在一次戰鬥中,趙雲的兵力都給黃忠帶走了,他只有數十輕騎,卻與曹軍大部隊遭遇上了。

趙雲且戰且退,最後退到營壘。

有人主張閉門拒守,趙雲卻沒有這樣做,反而大開營門,偃旗息鼓。

曹軍懷疑趙雲有伏兵,急忙退去,趙雲命令士兵擂鼓吶喊,又以弓箭從背後射曹軍。

曹軍大為驚駭,自相踐踏,死了不少人。

其後的歷史中類似這種虛張聲勢心理戰術的使用不在少數。

也常見於人與人及商業對奕之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二計:空城計

  歷史深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二計:空城計  原文: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復奇。  譯文:與敵比較,我們的力量本來就顯薄弱,如果進一步顯空虛,就會讓敵人難以揣摩產...

歷史上三國時期使用過空城計的是他

導讀:大部分人對於「空城計」的了解,多是源於《三國演義》。馬謖剛愎自用而致街亭失守,諸葛亮退守西城,司馬懿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下令打開城門,自坐城頭,撫琴飲酒以待司馬。司馬懿兵至城下,見狀生疑,...

歷史上的空城計

空城計曾被列為三十六計之一,常被兵家所運用。諸葛亮的空城計是流傳久遠、家喻戶曉的一個。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駐軍陽平關時,派魏延等帶兵攻魏,只留少數老弱病殘守城。忽然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