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三國演義》騙了,絕不是諸葛亮!空城計的創始人到底是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今天看了一個文章,說諸葛亮是空城計的創始人,下面跟了很多評論,有人說諸葛亮不是,趙雲才是;有人說黃忠才是,更有甚者說張飛長坂坡用的才是正宗的空城計.......這些說法傳的神乎其神!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我覺得這簡直是對歷史的扭曲。
諸葛亮甚至就沒有用過空城計,憑什麼說他是空城計的創始人?
歷史上第一個成功使用空城計的人,不是三國時期的任何一個!而是春秋時期的叔詹!
根據《左傳-莊公》記載,魯莊公28年(公元前666年)的秋天,當時的楚國令尹公子元率領擁有600乘戰車的強大兵力進攻鄭國,鄭國作為一個小國無力抵抗楚國的兇猛進攻,楚軍一口氣殺到鄭國的都城之下,正在其大臣們無計可施主張求和的時候,鄭國的上卿叔詹(類似於丞相)考慮到城內百姓甚多,兵力薄弱力敵和投降都不是上策,並且盟友齊國一定會出兵相助,只要他們把內城守住,援軍以來國難必解!
叔詹傳令士兵們都打散埋伏在城內,城裡的店鋪全部正常營業,要求市民和往常一樣逛街的逛街,購物的購物,所有人不得露出一絲慌亂。
待所有事情準備完畢後,則命令守門士兵打開城門放下吊橋,擺出一副完全沒有防備的樣子。
楚軍的統帥公子元見況不解,打了這麼多年仗,從來沒見過這個打法,於是不敢貿然攻打城池。
率領眾將領爬到城外的小高山上遠眺城內,只見城內確實沒有什麼防備,街上百姓穿梭如常,但又似乎朦朦朧朧得看到了鄭國的旌旗甲士,最終合計覺得其中必然有詐,於是決定按兵不動。
楚軍這邊不動,卻給齊國帶來了寶貴的增援時間,當時齊國是東方大國,他聯合當時的魯國、宋國一起日夜兼程地去增援鄭國,很快就逼近了楚軍。
尹子元聞報,三國兵甲都來圍攻我?心想既然斷難取勝,還不如先撤為妙,臨走時為防止鄭國軍隊從後偷襲,特意下令在全軍撤退的時候一定要小點聲,就連戰馬也要裹上蹄子;所有營寨不拆,旌旗不拔以迷惑鄭軍。
等到第二天一早,疏湛帶領文武群臣登上城樓勘察楚軍狀況,他說;"楚軍已撤,諸位可以放心了。
」可是旁邊的大臣卻看不懂,問之。
曰:「群鴉盤繞,帳中無人矣」。
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有明確記載的空城計。
小知識
對於三國時期是否真正有人用過空城計?答案是肯定的,但那個人貌似不是諸葛亮,三國時期的趙雲、文聘、朱䴉都成功地運用了空城計,孔融也用過,但失敗了,最後在親兵了保護下落荒而逃。
具體在這裡就不多做闡述了,感興趣的網友可查閱史料。
希望大家正視歷史,千萬不要把小說和歷史搞混了。
小說往往具有傳奇色彩,很多東西都是勾畫出來的,因此切不可盡信。
註:由於沒有找到合適的配圖,僅以演義里的圖視之。
諸葛亮第一個用「空城計」?當然不是,這人比他早了八百年
諸葛亮以空城計嚇退司馬懿,歷來為人所稱道,但事實上,他並不是第一個使用空城計的人,第一個使空城計的比他早了八百年,根據《左傳》、《國語》等典籍記載,第一個使用空城計的是鄭國正卿叔詹,他是鄭文公的...
絕對不是諸葛亮!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空城計的到底是誰?
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論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爺下南陽御駕三請聯東吳滅曹威鼎足三分,是著名的京劇片斷空城計里的一段詞,一聽這唱詞啊,我們就想到了他唱的是誰呀是諸葛亮。 這個故事的背景啊,是在三國...
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二計:空城計
歷史深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二計:空城計 原文: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復奇。 譯文:與敵比較,我們的力量本來就顯薄弱,如果進一步顯空虛,就會讓敵人難以揣摩產...
空城計是誰的計謀?中國最早的空城計是誰使用的
最早提出空城計的是孫武,在三國中使用過空城計的有呂布,趙雲等,但似乎沒有提到孔明。 空城計,這是一種心理戰。在己方無力守城的情況下,故意向敵人暴露我城內空虛,就是所謂「虛者虛之」。敵方產生懷疑,...
此人不是諸葛亮,被稱為空城計使用第一人!
」我本是臥龍崗散談的人,論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爺下南陽御駕三請,聯東吳滅曹魏鼎足三分」。這是著名的京劇片段《空城計》,說起三十六計中的空城計,大家想到的必是諸葛亮城頭撫琴智退司馬懿十萬大軍的故事。
歷史上最早的空城計並非三國演義的諸葛亮,而是他
三國演義中寫道諸葛亮空城計嚇退司馬懿的百萬雄師,但是歷史上並沒有這件事情,只不過是小說家寫出來的,但是空城計歷史上卻是真的事情,而且還要追溯到春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