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吳國天才少年諸葛恪的結局產生的聯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中,吳國可說是一直都有能統兵的將才,像前期有周瑜、魯肅、呂蒙,中後期有陸遜、陸抗。

他們都是能統兵禦敵保衛國家的統帥。

但吳國也短時間存在了一位好大喜功,統兵作戰能力差強人意的統帥。

他就是諸葛恪。

諸葛恪在孫權去世後被任命為輔國大臣,可他在得權後立志於北伐曹魏,卻由於自己能力的不足屢屢戰敗,最後還被刺殺身首異處,被夷三族。

諸葛恪得到如此結果,可說是他的性格造成的。

諸葛恪字元遜,諸葛瑾的長子。

諸葛恪年少時就表現出了自己的聰明智巧。

一次孫權大宴群臣,在席上牽出了一頭驢,因諸葛瑾面長似驢,就在驢上貼了諸葛子瑜的字樣。

諸葛恪見後,就向孫權說道借筆寫兩字,諸葛恪在後面寫上「之驢」二字,頓時舉座歡笑,孫權於是就將驢賜予了諸葛恪。

還有一次,在一場酒會上,孫權命諸葛恪行酒,到了張昭面前,張昭因酒喝多了有醉意,就說到「此非養老之禮也。

」孫權說:「你能讓張公辭屈,可飲此酒。

」諸葛恪上前對張昭道:「昔日姜子牙年九十仍統兵作戰,尚未告老。

現今領兵作戰之事,張公未曾在先,酒食之事張公在先,怎麼說不是養老之禮呢?」張昭不能回答,就飲了此酒。

從上述事例可看出諸葛恪確實聰明,反應極快,孫權也由此對諸葛恪有好感,對其進行任用。

諸葛恪也越發的驕傲起來。

後諸葛恪也立了功勞,逐步得到升遷,在陸遜去世後,諸葛恪代領荊州。

在孫權病重時,諸葛恪被任命為大將軍領太子太傅。

孫權病逝後,諸葛恪獨攬大權。

諸葛恪在攬權後獨斷專行,不聽周圍人的勸告,自行其是,驕矜無比,還不斷向曹魏用兵,但敗多勝少,民怨四起。

諸葛恪此時也越來越不得吳國眾人的心。

而諸葛恪這時並未修正自己的錯誤,而是繼續如此發展下去。

後來諸葛恪因自己不得民心,與同僚關係不恰,在一次宴會上,被孫峻埋伏甲兵刺殺,還被夷三族。

諸葛恪的結局令人惋惜,但也是他自己性格造成的。

如果諸葛恪平時能對自己多些管束,多一些謙虛的態度,也不會遭至如此下場。

從諸葛恪的結局可看出,不管你的天資有多高,也要保持謙虛謹慎,為人處世要儘量低調,不能過於彰顯自己,不能太驕傲。

在你得勢後,要注意與周圍人的關係,當你過於高傲,必然有人看不慣你,總想找些辦法對付你。

這時就需要謙恭的態度,不要顯出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不然別人會針對你,對付你。

俗話說「謙虛受益,滿盈招損」就是這個道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是孫權,我為渣男代言

文/三國文藝范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其實從寫第一篇文章開始,就本著不黑任何一個人的初衷。「鳳雛」龐統喜歡品藻當時的人物,可是他的評價多是高於被評人的能力。時人問他問什麼要這麼做,他說當今天下世風...

東吳建國路:無路可走的陸氏父子

公元221年,劉備率領大軍氣勢洶洶的殺向東吳。他喊出的口號是為關羽報仇,然而劉備的真正意圖卻也很明顯:吞併東吳,壯大實力。此時呂蒙已經去世,東吳似乎已經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這樣的東吳對劉備來說...

三國歷史上那些令人熟識的十大軍事統帥大盤點

第一名:周瑜 S三分天下第一人,無論水戰陸戰都是頂尖高手,並且有極高的戰略眼光,胸中有一掃寰宇戰略構思的軍事統帥,除兵家聖賢岳飛外,就是周瑜。赤壁之後,進江陵襄陽,有取中原一統天下之勢,克敵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