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廟堂到江湖:周瑜的人設是如何走向崩壞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拜《三國演義》的普及和深入人心,東漢末年及其後的魏蜀吳三國時期,成為很多人津津樂道的一段歷史。

作為江東孫氏集團的大都督周瑜,他先跟隨孫策建業江東,又在孫策死後,輔佐其弟孫權鞏固疆土,並經赤壁一戰,威震天下;雖然在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年僅36歲就英年早逝,但也不失為一位「千古風流人物」!

然而周瑜在正史中的完美偉丈夫人設,卻在後世的流傳過程中,逐漸走了樣,到了1000多年後羅貫中寫就的《三國演義》中,更是出現了「孔明三氣周公瑾」的經典橋段,留下了一個心胸狹隘、嫉賢妒能的醜惡形象。

那麼,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廟堂之上和江湖之下的周公瑾,為何會出現如此天差地別的風評呢?

悅史君試著梳理千年脈絡,為廣大悅友還原其中的奧秘!


魏蜀吳三大咖:孟德傲嬌,然公認英雄

公瑾雄烈,膽略兼人……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悅史君白話過濾版:周瑜不僅勇武剛烈,膽識過人,更關鍵的是,沒有周瑜,孫權覺得他就當不了皇帝,東吳王朝也就開不了張了!

這是周瑜的少上司、後來的東吳太祖大皇帝孫權,對他其中的兩句評價,足以看出周瑜對孫權以及整個江東孫氏集團的重要性。

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悅史君白話過濾版:在赤壁發生的那場戰爭,當時不巧有瘟疫發生,我曹孟德主動燒船退出戰場,才讓周瑜獲得了打敗我的虛名。

對於赤壁之戰的結果,周瑜的對手、東漢權臣、曹魏太祖武皇帝曹操,是很不服氣的:身經百戰的他當時已經54歲,而且兵多將廣,不可一世;周瑜雖是江東才俊,但其年34歲,還是和劉備這麼小心翼翼的主子合作,可謂對比鮮明。

但要悅史君說句公道話:武帝你已經夠偉大了,這場戰爭輸就是輸了,過多的掩飾反而心虛,反而襯托地周瑜更厲害了。

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悅史君白話過濾版:周瑜是個文武全才,很會籌劃和謀略,是萬里挑一的英雄好漢;我感覺他器量廣大,恐怕不會長久地當別人的手下。

作為孫劉聯軍的統帥之一,蜀漢烈祖昭烈皇帝劉備,對周瑜還是有一定接觸和了解的,按他的說法,周瑜不僅是個人才,更是個可以和他並列的人物!


同僚、說客:人品一流,協調能力佳

昔周瑜、程普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雖事決於瑜,普自恃久將,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幾敗國事。

悅史君白話過濾版:當年周瑜是左都督,程普是右都督,兩個人一起合作攻打江陵,雖然周瑜擁有最後的決定權,但程普自以為年紀大資歷深,而且和周瑜一樣都是都督,就不聽周瑜的調度,結果差點誤了大事。

東漢孱陵侯、南郡太守呂蒙是周瑜的同僚,而且只比他小4歲,對他的情況自然很熟悉。

雖然最終周瑜等人成功打下江陵,但從呂蒙的回憶來看,周瑜當時確實還面臨著內部協調的問題。

那麼,作為最重要的當事人,程普事後又是怎麼說的呢?

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悅史君白話過濾版:與周瑜交流,就好比是喝美酒佳釀,不知不覺間就醉了。

顯然,按照東漢蕩寇將軍、江夏太守程普的說法,他對周瑜這個人是很服氣的。

這也說明,周瑜協調能力強,非常善於團結人才。

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

悅史君白話過濾版:周瑜這個人雅正不俗,氣度寬宏,根本不是靠言語誘惑就能離間的人。

東漢名士蔣干曾受曹操之託,去找同郡人周瑜敘舊,企圖說服他離開江東孫氏集團,或者能夠為曹操所用。

但蔣乾和周瑜接觸後,卻發出了以上感慨,可見周瑜其人的魅力。


晉室南遷,以晉承漢聲名受損

客問曰:「周瑜、魯肅何人也?」主人曰:「小人也。

客曰:「周瑜奇孫策於總角,定大好於一面,摧魏武百勝之鋒,開孫氏偏王之業,威震天下,名馳四海。

魯肅一見孫權,建東帝之略。

子謂之小人,何也?」主人曰:「此乃真所以為小人也。

夫君子之道,故將竭其直忠,佐扶帝室,尊主寧時,遠崇名教。

若乃力不能合,事與志違,躬耕南畝,遁跡當年,何由盡臣禮於孫氏於漢室未亡之日邪。

」客曰:「諸葛武侯翼戴玄德,與瑜、肅何異而子重諸葛,毀瑜、肅,何其偏也!」主人曰:「夫論古今者,故宜先定其所為之本,跡其致用之源。

諸葛武侯龍蟠江南,托好管樂,有匡漢之望,是有宗本之心也。

今玄德,漢高之正胄也,信義著於當年,將使漢室亡而更立,宗廟絕而復繼,誰雲不可哉!」

上面這一長段,悅史君簡單概括一下:一是直接下了結論,周瑜是個小人;二是解釋周瑜是小人的原因,因為他在東漢還沒有滅亡的時候,不思盡忠職守,反而為割據江東使勁,人品肯定有問題;三是諸葛亮輔佐劉備,是為了復興大漢江山,所以他是值得敬重的名臣。

悅友們聽著是不是有點《三國演義》的意思?那還真不是。

這段話出自東晉史學家習鑿齒所著的《漢晉春秋》,目的是為了給偏安江左的東晉王朝,尋找維護自己統治地位的說辭。

在《漢晉春秋》中,習鑿齒一改西晉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中以曹魏為正統的說法,首次提出了改尊蜀漢為正統、曹魏為篡逆的觀點,認為晉朝皇室司馬家族雖然接受的是曹魏的禪讓,但要想維護國統,就應該直接繼承漢祚。

現在大家明白了吧,在以習鑿齒為代表的部分東晉史學家眼中,三國時期蜀漢才是正統,曹魏是篡逆了漢祚,東吳的地位就更加尷尬了,那作為東吳政權的開創者和捍衛者,周瑜必然就遭到了醜化。


唐詩留痕:尊蜀正統,調侃周瑜戰績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唐代詩人杜甫的這首詩,很多人都記誦過,字裡行間流露出對蜀漢丞相諸葛亮輔佐兩朝、忠心報國的推崇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死的惋惜,尊蜀漢為正統的觀念很明顯。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同為唐代詩人的杜牧,這首詩想必悅友們也不陌生,赤壁之戰本是周瑜一生戎馬的巔峰之作,在這裡卻成了東風的功勞,還要搭上周瑜妻子小喬和妻姐大喬的人生歸宿,肆無忌憚的調侃一點都不加掩飾。

雖然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是詩人的浪漫天性和想像力起作用,但悅史君認為,如果當時沒有尊崇蜀漢、貶低周瑜等人的氛圍,想必杜樊川也不致如此放肆!


宋代反覆:廟堂朋黨之爭,江湖日漸低落

北宋完成統一大業後,國內繁榮昌盛,但也導致朋黨之爭嚴重。

北宋溫國文正公司馬光在與荊國文公王安石的「新舊法」鬥爭中,選擇遠離朝廷中樞15年,完成皇皇巨著《資治通鑑》。

在《資治通鑑》中,司馬光再次以曹魏為正統,最典型的就是曹魏和漢朝、晉朝一樣,都是《漢紀》、《魏紀》、《晉紀》等排開,而與曹魏同時期分立的蜀漢、東吳,則沒有」紀「。

在這種情況下,周瑜的歷史地位和人格魅力,也得到了肯定。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在蘇軾這闕千古名詞中,周瑜的偉岸形象栩栩如生,可以看得出當時的名流對他的推崇。

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感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

悅史君白話過濾版:說到三國時候的事情,聽到劉玄德打了敗仗,小孩子就皺眉頭,甚至傷心地流眼淚;而聽到曹操打了敗仗,就高興地又蹦又跳起來。

上面這段話,出自蘇軾的文學小品《東坡志林》,是對民間如何看待「三國」故事的描述。

很顯然,北宋老百姓的態度,已經是尊崇蜀漢正統了,作為對立面的曹操、周瑜等人,自然只有被醜化的份了。

到了南宋時期,宋室南遷,和偏安江左的東晉處境差不多,三國正統之爭又提上了日程。

最終,南宋理學大家朱熹在《通鑑綱目》一書中,對三國史事,捨棄曹魏紀年,改據蜀漢紀年。

這樣,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確立起來的曹魏正統發生了改變,蜀漢正統觀念再一次占據了歷史的上風。

周瑜的歷史形象,自然又進一步被醜化。


元明清三代:承襲朱熹「帝蜀寇魏」論 《三國演義》定基調

朱熹的理學思想,被接下來的元明清三代確立為官方主流,而他的「帝蜀寇魏」觀念,自然也就被承襲下來。

蜀漢是正統,曹魏是篡逆,那東吳夾在中間就更不是東西了,周瑜作為其中的一分子,形象自然一落千丈。

官方說法尚且如此,在民間流傳的三國故事中,周瑜的形象就更是被徹底扭曲了。

在經過話本《三分事略》、《三國志平話》等書的歪曲後,原本英雄一世的周瑜,已經淪落為才智一般、妒賢嫉能的平庸之輩。

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橫空出世,更是對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和貶低,雖然書中肯定了周瑜前期為奠定孫氏江東基業的汗馬功勞,但與諸葛亮等人開始接觸後,他卻迅速蛻變成了一個配角,不僅赤壁之戰的功勞被諸葛亮奪取大半,還心胸狹隘,最終被諸葛亮三氣而死。


悅史君點評:雖然清代文學家鄭板橋、晚清名臣張佩綸等人,對周瑜其人推崇備至,但廟堂上的寥寥數語,已經完全被江湖中《三國演義》的億萬讀者所淹沒,周瑜的完美人設也隨著「既生瑜、何生亮」的一聲嘆息,走向了崩壞。


直到現在,有《三國演義》和圍繞它所產生的影視劇、遊戲等衍生品的影響,不少人對周公瑾的第一印象,還是《三國演義》中刻畫的藍本,不是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三國演義: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周瑜,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安徽廬江舒縣人,出身士族,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可以說是當時很多女性同胞傾慕的對象,擁有大批女粉絲的周瑜,不僅出身不錯還精通音律...

還你一個真實的周瑜

關於周瑜,大家耳熟能詳的莫過於《三國演義》中「既生瑜,何生亮」、「賠了夫人又折兵」、「三氣周公瑾」等典故。在多數人眼裡,對周瑜的固有印象是小人、嫉妒心強、心胸狹窄等。然而,歷史上很多被誤解或曲...

赤壁之戰的真正「主角」不是諸葛亮,而是他?

赤壁之戰,是冷兵器時代難得以少勝多,場面恢弘的戰爭。我們年少時大部分人讀過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其中草船借箭、諸葛亮巧借東風等膾炙人口的情節,更是讓讀者大呼過癮。但是,今天我所說的主導赤壁之...

盤點一下三國演義中英年早逝的人物

人們對三國的理解大多數是來源於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成就不在於歷史的傳承,更多的在於軍事政治描寫和人物塑造上,三十六計在三國演義運用到了極致,人們在看過三國演義之後,往往會後很多...

因為三國演義里的一句話,他蒙冤了數百年

我曾經寫過很多歷史人物,從先秦到明朝,從美女到名將,隔著現代的電腦鍵盤,將古人們的生平故事一一講來,有時會有種時空停頓的錯覺,仿佛當時當地,我在冷眼旁觀,他們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而有一個人,在...

正史軼聞:還原歷史中真實的周瑜

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東漢末年東吳集團將領,傑出的軍事家。美姿容,精音律,長壯有姿貌,多謀善斷,胸襟廣闊。後與諸葛亮、龐統、司馬懿並稱臥龍鳳雛幼麟冢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