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周瑜跟三國中嫉賢妒能、心胸狹小的周瑜有何區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三國演義》一書中周瑜被刻畫出才能平庸、嫉賢妒能、心胸狹窄的負面形象,特別是被諸葛亮三氣周瑜之後表現的淋漓盡致。

那麼歷史上的周瑜與演義中周瑜的形象有何區別呢?

我們先簡述下周瑜的出生背景。

周瑜出身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太尉之職。

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

在《周瑜傳》中還記載周瑜「長壯有姿貌」,可見周瑜是個不擇不扣的高富帥。

那麼在如此顯赫的官宦世家環境中,造就了怎麼樣一個周公瑾呢?下面我們就說說與三國演義中截然不同,近乎於完美的周瑜。

一、周瑜是個大氣慷慨之人

興平二年(195),孫策二十一歲,父親已經去世,他決心從江北打回老家江東,自創一番事業。

在《孫策傳》中記載孫策最初「兵才千餘,騎數十匹。

比至歷陽,眾五六千」。

而這多出的五千餘人來自於早已得到孫策通報的周瑜,其千方百計籌措巨資,甚至不惜變賣家產招募軍隊送給了孫策,助其完成江東大業,可見其大氣慷慨

二、周瑜是軍事才能卓著的將領

周瑜二十一歲帶兵助孫策平定江東,攻下橫江、當利,破笮融、薛禮,又擊劉繇,入曲阿,後棄袁術追隨孫策,破皖城,奪廬江,破黃祖,定豫章、廬陵,奠定了東吳政權的基礎。

孫權時期,赤壁一戰大敗曹操,穩定了東吳政權。

周瑜逢戰必勝是與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分不開的。

三、安邦定國的政治家

周瑜不僅僅在軍事上表現的才能卓越,在政治上也有極其高明的遠見。

在面對曹操以質子控制東吳的用意,力主拒送質子。

同時在建安十三年,曹操親率大軍南下要與孫將軍「會獵於吳」,面對曹操的強大軍事力量,周瑜通過對時局的分析和戰勢的把握,力主抗曹,孫權聽取周瑜之見後挽救了東吳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危機,而後的赤壁之戰的勝利,也奠定了三分天下之勢。

四、周瑜是個心胸豁達之人

周瑜年少時就喜好交御豪傑,孫策在舒的時候,周瑜對其十分友善,提供好的房子供孫策居住,還「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在面對與程普的關係處理中,也表現出周瑜的心胸豁達。

江表傳記載: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

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

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五、周瑜是個忠誠之人,謹遵人臣之道

周瑜和孫策孫權東吳兩主帥的關係可謂異於常人,孫策在舒時,周瑜對其「升堂拜母」,以兄弟之禮相待,又有兩姨之親。

至於孫權,太妃讓其以兄長之禮待周瑜。

周瑜並沒有因此而驕橫跋扈,反而更加的堅守臣子之道。

「是時權位為將軍,諸將賓客為禮尚簡,而瑜獨先盡敬,便執臣節。

」此後,周瑜更是為了東吳大業,征戰沙場,視死如歸。

由此可見正史中的周瑜於三國中的周瑜形象反差巨大,真實的周瑜是一個近乎完美類似諸葛亮的完美人物。

至於三國中 為什麼對周瑜進行改變,不外乎出自於尊劉的主題,出了諸葛亮這樣一個完美人物,必然對他人有所貶低,這是藝術手法,並沒有什麼不妥,大家心中加以區分即可。

(圖片出自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正史軼聞:還原歷史中真實的周瑜

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東漢末年東吳集團將領,傑出的軍事家。美姿容,精音律,長壯有姿貌,多謀善斷,胸襟廣闊。後與諸葛亮、龐統、司馬懿並稱臥龍鳳雛幼麟冢虎。

碾壓諸葛亮,這才是三國英才!

一部《三國演義》,將三國那風起雲湧,英雄輩出的年代以藝術的手法,通俗地敘述出來,以至膾炙人口,談到三國,一定會提到《三國演義》。然而,《三國演義》摻雜了太多作者羅貫中個人的好惡,很多人物形象與《...

還你一個真實的周瑜

關於周瑜,大家耳熟能詳的莫過於《三國演義》中「既生瑜,何生亮」、「賠了夫人又折兵」、「三氣周公瑾」等典故。在多數人眼裡,對周瑜的固有印象是小人、嫉妒心強、心胸狹窄等。然而,歷史上很多被誤解或曲...

歷史三國演義: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周瑜,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安徽廬江舒縣人,出身士族,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可以說是當時很多女性同胞傾慕的對象,擁有大批女粉絲的周瑜,不僅出身不錯還精通音律...

從廟堂到江湖:周瑜的人設是如何走向崩壞的?

拜《三國演義》的普及和深入人心,東漢末年及其後的魏蜀吳三國時期,成為很多人津津樂道的一段歷史。作為江東孫氏集團的大都督周瑜,他先跟隨孫策建業江東,又在孫策死後,輔佐其弟孫權鞏固疆土,並經赤壁一戰...

「既生瑜何生亮」背後的三國周瑜

【山色空濛無限美,百戰歸來再讀書】 作者:山色歸讀《三國演義》作為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以描寫戰爭見長,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