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深度還原夷陵之戰劉備慘敗的三大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這一年註定是關羽不平凡的一年。
八月份的時候這才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威震華夏,到了年末情勢卻急轉直下,既敗走麥城,又被俘身死。
這一切變化來的太快了,不僅我們接受不了,劉備更接受不了。
「食則同器寢則同床」的好兄弟被殺,頭顱還被孫權砍下最為禮物送給曹操,劉備當然怒髮衝冠,出動精兵要攻打東吳。
戰略目標錯誤
對於劉備的出師,蜀漢的朝堂中也有一部分人跟著頭腦發熱、起鬨要興兵伐吳。
連諸葛亮這個時候都不太方便出來勸諫,而趙雲站了出來:「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
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
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
趙雲的一番話點到了要害,從蜀漢建國的初衷來講,目標是消滅曹操,興復漢室,這也是劉備之所有會受到如此之多能臣武將支持的原因。
老百姓對於漢室仍然心存思念,而曹氏篡漢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放著首要目標不打,去攻打一個吳國,必然失了民意。
所以說這場戰爭可以說是師出無名,況且失荊州,敗走麥城,關羽身死,這一連串的事故極大部分原因是關羽剛愎自用,輕敵大意所造成。
但是正在氣頭上的劉備看不清,看得清的諸葛亮也不太敢出來勸阻,劉備又對真正站出來反對的趙雲置之不理,因為關羽是他情同手足的兄弟。
不懂見好就收,演化成持久戰
對於來勢洶洶的劉備,陸遜先是戰略性後撤,讓出峽口地區,以至於劉備接連破城。
然後陸遜又集結五萬大軍,背靠身後的江漢平原,直接將劉備大軍堵在了三峽口。
只要去三峽實地考察,就可知此處峽江深浚,水流湍急,江面遼闊。
這樣雙方各自集結大軍的對峙一旦長期化,在山地紮營蜀軍的後勤壓力、將士疲勞度上升程度,肯定要遠超過主場作戰、背靠魚米之鄉的吳軍。
孫子兵法云:「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進攻的一方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拿下敵方,這才是上上之策,否則一旦陷入了持久戰,那麼進攻方就難以取勝。
戰爭一開始,劉備已經拿到了很多的成果,但是一心只為關羽報仇的他,如果沒攻到建業,拿下孫權的首級,劉備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
也正是因為這種情緒,讓劉備不懂得見好就收,仍然堅持孤軍深入,以至於在猇亭與陸遜打起來持久戰。
密林紮寨,火燒連營
或許是怒氣騰騰的情緒讓劉備失去了應有的軍事家的理智,他的軍隊已經深入東吳領地二三百里了,而東吳的大都督陸遜此時也不再打算撤退了,而是扼守要地、堅不出戰。
無可奈何的劉備居然在數百里的密林地帶紮起了幾十個營寨。
大家都知道「火攻」這一計謀在赤壁之戰中運用得完美無瑕,而劉備沒有想到嗎?是的,因為他正在氣頭上!此時正值盛夏,天氣酷熱難當,而仗又打不起來,就只能這樣乾耗著,這對於遠道而來的蜀軍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是一種難以忍受的折磨,開始軍心渙散。
終於,破綻被陸遜看到了,他給每個東吳士兵一人一把火,開始大舉反攻,把劉備的軍隊燒了個片甲不留,幾十個營寨都付之一炬,狀況之慘烈簡直無以復加,而且這一把火,也把蜀國的生力軍給燒沒了,導致蜀國國力開始往衰弱的方向發展。
劉備這一仗打的十分不理智,也沒打出來他原有的軍事家的才能,甚至把蜀漢的元氣給打沒了。
我們都知道,意氣用事不管在什麼場合下,都對事情沒有任何的幫助,更何況這是在打仗,也是犯了兵家之大忌。
曹操在這一方面就做的不錯,有次曹操要南下征討孫權,但是被春雨和上漲的河水所阻,不得不撤兵,孫權寫信過去挑釁曹操:「曹大人,你還是退兵吧,哎,有你在的一天,我孫某人真的很難安生。
」,但是曹操不為所動,該撤就撤,因為曹操深知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也就撤的安心,撤的沉穩。
至於梟雄劉備,前半生風風火火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蜀漢政權,戎馬一生英明蓋世,不曾想卻是以夷陵之戰的慘敗做為結尾,怎能不叫人扼腕嘆息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趙雲參加夷陵之戰,會扭轉戰局嗎?
劉備為給關羽報仇,也為了重新奪回荊州,不惜舉全國之力東征孫權,孫權看到劉備來勢洶洶,非常害怕,向劉備求和,劉備拒絕了,隨後,雙方在夷陵展開大戰,劉備連營七百餘里,屯紮四十多座營寨,最終因為輕敵...
夷陵之戰是蜀漢步向衰亡關鍵 也是歷史中最精彩的一戰
夷陵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國史上三大戰役之一,亦是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這場戰爭的成敗都給予吳蜀兩國不同的命運。劉備入蜀後。曹操接受司馬懿、蔣濟等意見...
三國蜀國國主劉備識人能力如何
劉備識人能力如何在三國時期人才輩出,身為一個君主或許自己不需要太高的軍事政治才能,但是一定要有識人用人只能,而劉備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劉備相比起很多豪傑最大的優勢不在於他的仁義,而是在於他能識人,...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