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宋王朝的第一次權力交接,會變成一樁千古懸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天下,就像是一塊不那麼結實的鐵板。
碰上破罐子破摔的敗家皇帝,天下就會被他摔得七零八落——比如周幽王,比如漢靈帝。
如果碰上磁力萬丈的明君聖主,天下又會重新合於一處,比如漢高祖,再比如——
宋太祖。
宋太祖點檢像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
在『五代十國』這片足夠混亂的沃土上,趙匡胤獲得了茁壯成長的好機會。
先是在仕途上一路狂奔,然後被一幫善解人意的哥們兒黃袍加身,成為了大宋的開國皇帝。
趙匡胤活著的時候,甩開膀子大幹華夏統一事業,好評如潮。
死的時候,卻有些不明不白,與弟弟趙光義聯袂出演了一場懸疑皮影大戲——『燭影斧聲』。
以至於大宋王朝的第一次權力交接,竟變成了一樁禍起蕭牆的千古懸案。
而趙光義,也成了弒兄上位的反面教材。
《湘山野錄》記載:
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太祖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
」……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太祖已崩矣。
趙匡胤屏退了宮女太監,營造了一個微妙的二人世界,與弟弟吃了一頓莫名其妙的燭光晚餐。
結果當夜便暴斃身亡……
就這樣,趙光義成為了造成趙匡胤死亡的第一嫌疑人。
在這份非官方的案宗中,我們不難看出:
趙光義有作案動機,有作案時間,但對於他的作案過程和作案手法,卻一個字都沒有寫。
本來就有點兒莫名其妙,又在最重要的地方省略一萬字,這就非常之尷尬了……
❶❷ ❸ ❹
接下來,就讓我們帶著疑惑,繼續挑戰《湘山野錄》的權威性。
首先,《湘山野錄》中描繪的趙匡胤的死狀是這樣的——「玉色溫瑩如出湯沐」。
若是寫成屍檢報告,便是:自然安詳,神色無異常,屍身完好,無皮下出血及表皮破損。
基本可以排除他殺。
而且,趙匡胤年輕時弓馬嫻熟,武藝超群,一套宋代軍體拳(太祖長拳),打得敵人聞風喪膽。
雖然後來轉為文職,歲數也越來越大,但身體素質肯定不會一落千丈。
可能不如廉頗的「飯斗米,肉十斤」,但說句老當益壯,還是不過分的。
趙光義想殺死這樣的趙匡胤,且不在屍體上留下任何傷口,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下毒,屍體又怎麼會「玉色溫熒」?
其次,經史學家考證,燭影斧聲中的「斧」,並不是掄起來虎虎生風的殺傷性兵器。
而是『柱斧』,一種象徵著皇權的禮器,小而精緻。
在《涑水記聞》、《資治通鑑長編》等多部史書中,都有宋太祖用柱斧對大臣「公然施暴」的記載,但結果也就是「墮兩齒」,「折其上顎兩齒」,並沒有造成什麼不忍直視的血腥場面,殺傷力實在有限。
如果趙光義和趙匡胤兄弟反目,到了性命相搏的危急時刻,柱斧可不是什麼好的選擇。
最後,《湘山野錄》中記載——
趙匡胤死後,趙光義是在他的靈柩前,奉遺詔登基的。
如果趙光義真是名不正,言不順,弒兄而篡位,又怎麼可能如此順利地走馬上任,成為大宋的軍政一把手?
由此可見,趙光義根本就沒有在燭光中持斧行兇,而是走了合法的權力交接程序。
這個合法的程序,便是大宋的另一個疑案——『金匱之盟』。
❶ ❷❸ ❹
史料記載:
趙匡胤當上皇帝的第二年,杜太后問了他一道思考題:「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
為什麼四百軍州都成了咱宋家的後花園?
趙匡胤謙虛地表示:「祖上積德。
」
杜太后則表示:趙家能入主天下,是因為「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如果當時的皇帝是鬥爭經驗豐富的「長君」,那就沒趙匡胤什麼事兒了。
所以,杜太后讓趙匡胤百歲之後將皇位傳給弟弟,以保證江山永固。
趙匡胤並沒有違背母親大人的意願,命令趙普(宋開國宰相,陳橋兵變的策劃者)將此事記錄在案,並藏與『金匱』。
這份趙匡胤在登基第二年便早早立下的遺囑,就是『金匱之盟』。
眾人懷疑金匱之盟的原因,一般有兩點——
一、金匱之盟的必要性。
當時趙匡胤年僅34歲,正值壯年,兒子趙德昭也已十歲,等到趙匡胤退休的時候,趙德昭想必也已成年。
杜太后應該沒理由對兒子的壽命這麼不自信吧?
二、金匱之盟版本的真假。
金匱之盟有兩個不同的版本:
一是宋太祖→宋太宗→趙廷美(趙匡胤的另一個弟弟)→趙德昭(趙匡胤兒子)的『三傳版』。
一個是宋太祖→宋太宗的『獨傳版』。
到底哪個是真正的金匱之盟呢?
❶ ❷ ❸❹
讓我們來一一分析。
首先,杜太后的一生,絕大部分都是在『五代十國』中度過的。
那段歷史究竟有多動盪,想必大家都知道——
『五代十國』期間,存世最長的朝代是後梁,一十七年,最短的是後漢,才四年左右,輪番上馬的十三個皇帝,沒有一個能做到任期滿十年,平均四年換一個皇帝。
杜太后經歷了如此多的動盪,當然要未雨綢繆,做點兒什麼,以確保大宋不會重蹈覆轍。
這也是很多經歷過饑荒的老人家,喜歡在家裡存糧食的原因。
其次,趙太后死後一個月,趙匡胤便將趙光義封為『開封尹』,後又封為晉王,位於宰相之上。
而趙光義繼位後,也將弟弟趙廷美封為『中書令』,『開封尹』,封為齊王。
是不是覺得趙廷美和趙光義的升遷路線驚人的一致?
要知道,『中書令』和『開封尹』幾乎是五代和宋初皇位繼承人的標配,這樣推算下去,趙廷美便應該是大宋王朝的第三任皇帝。
這與三傳版本的金匱之盟十分吻合。
而且,杜太后是擔心趙匡胤有所不測,留下幼君管理天下,重蹈前朝的覆轍,所以才讓趙匡胤傳位於趙光義,那如果趙光義也發生意外了呢?
杜太后不可能只擔心趙匡胤,而對趙光義的壽命如此有信心吧?
這樣看來,三傳版本的金匱之盟更加合理。
最後,在《涑水記聞》中,對於金匱之盟的記載為——
「欲傳位於二弟」。
千萬不要認為這個二弟就是趙光義。
趙匡胤並非家中的長子,他還有一個叫做趙匡濟(因避諱,改名趙光濟)的大哥,早年身亡。
也就是說,趙光義是三弟,而非二弟。
那麼《涑水記聞》中的「二弟」,就是兩個弟弟的意思——趙光義和趙廷美。
所以,三傳版本的金匱之盟更加權威。
❶ ❷ ❸ ❹
至於一傳版本的金匱之盟,極有可能是趙光義和趙普各取所需的偽造品。
一個想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一個想重回相位,於是一拍即合。
後面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
趙光義當上了皇帝以後,金匱之盟中提到的另外兩個繼承人——趙德昭和趙廷美,一個畏罪自殺,一個鬱鬱而終,都沒能坐上應得的皇位。
而他們的死,都與趙光義有著直接的關係。
趙廷美
就這樣,皇位留在了趙光義一支,而趙普也重回宰相之位。
如此看來,趙光義登基後對趙廷美和趙德昭的提拔升遷,不過是政治作秀罷了。
小 劇 場
本文手繪圖出自——
本懵逼御用首席插畫師+摳圖小工,小輝輝
其他圖片來自網絡,如果有興趣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
『懵逼的歷史』(hisFory)
宋朝第一謎案:宋太祖為何將皇位傳給其弟趙光義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開寶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剛剛知天命的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突然駕崩,消息傳出,文武百官一時震驚不已。行伍出身的趙匡胤一向體魄強健,這過去的九個月中,他多次頻繁出遊,最遠的甚至到達了西京洛陽。而...
宋太祖趙匡胤暴斃之謎:是急病還是弟弟趙光義下的手?
公元976年,開寶九年,在一個深秋的夜晚,北宋都城開封下起了一場鵝毛大雪。皇宮外的侍衛冷得瑟瑟發抖,然而誰都不敢輕忽職責。在燈火通明的萬歲殿中,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和他的弟弟趙光義正在進行一場密談...
揭秘大宋皇位交接第一棒:趙匡胤為何傳弟不傳子?(一)
這兩天,有這麼一則消息,很吸引眼球:2016年全國「賣地」收入最高的50個城市,合計土地出讓收入達到2.45萬億元。其中,蘇州的土地出讓收入最高,一年「賣地」收入超過1700億元!想想最近幾年一...
千古之謎「斧聲燭影」,是真的「弒兄奪位」?還是另有隱情?
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大病,深夜召其弟晉王趙光義進宮議事,屏退左右閒雜人等。席間只是有人在遠處看見燭光閃爍下趙光義人影晃動,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得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好...
燭影斧聲、金匱之盟,晉王趙光義怎樣一步步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公元976年冬天的一個早上,宮人們發現一向早起的皇帝陛下今日沒有起床,宮人們小聲呼喊也沒有回應,走進之後才發現他們的已經停止了呼吸,這個人就是大宋王朝的開國皇帝、一代雄主趙匡胤。趙匡胤駕崩以後,...
一個金匣子現身皇宮後,宋太祖離奇而死,1個發瘋,另1個皇子自刎
宋朝開國之後不久,在皇權的第一次交接之時,就出了大問題。按照封建時代傳統的皇位傳承規矩,「父死子繼」在前,「兄終弟及」在後。趙匡胤有四個兒子,有兩個長大成人,分別是趙德昭和趙德芳,按常理而論,下...
宋太宗是個什麼玩意兒:「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
據史書記載,北宋開寶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趙匡胤駕崩之後,孝章皇后急命太監王繼恩召秦王趙德芳(太祖第四子),結果王繼恩不但沒有詔傳秦王,反而召來了太祖的弟弟晉王趙光義,孝章皇后正在焦急等待時候,...
趙匡義為了顯示自己繼位的合法性,編了許多故事,這是其中一個
宋太宗趙光義的皇位得來不正,他自己深知這一點,所以編造了許多故事,中心思想是這皇位的確是哥哥趙匡胤主動給他的,他沒搶,更沒殺人。所謂「金匱之盟」就其中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雖然不是趙光義編的,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