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評《三國演義》:同帶百姓出逃 一個仁義得人心一個惡名臭天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火燒博望坡後,曹操心裡那個不舒服呀,便提50萬大軍前去討伐劉備,諸葛勸劉備棄新野以取樊城。
徵得劉備同意,諸葛亮便命人在城裡到處貼「小廣告」,「無論男女老幼,願從者,即於今日隨我往樊城暫避,不可自誤。
」於是浩浩蕩蕩的軍民便向樊城進發。
就在這時,曹仁、曹洪引大軍前來攻打,諸葛亮新野城一把大火,燒的曹仁、曹洪屁滾尿流,而後又遇到關羽大水,淹死曹軍不計其數。
曹操大怒的不行不行的,來打樊城,劉備兵小民又多,只好再棄了樊城,繼續逃走。
臨行前劉備對百姓說:「曹兵將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願隨者,便同過江。
」於是百姓們再一次,拖家帶口,扶老攜幼,一同過江,時間哭聲,喊聲四起。
劉備看到如此的場景,不禁悲痛萬分,兩行熱淚不停的流,一時難以性禁,便要投江而死,硬是被身邊人拉了回來。
劉備帶著百姓來到襄陽,劉琮不開門,劉備又投江陵,這時有將軍勸其放棄百姓,劉備不肯,慷慨陳詞:「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奈何棄之。
」剛到當陽時,曹操的軍隊又追上了,劉備抵擋不住這來勢猛的曹軍,獨自一人向北而逃,隨行的百姓卻不知道了去向。
多虧了關羽和劉琦的援兵到來,劉備才得以全身,退到了夏口。
看完劉備帶著百姓奔逃的故事,不免讓人想起來董卓也帶著百姓逃往長安的故事。
當年十八鎮諸侯討伐老董,老董戰敗,一把大火燒了都城洛陽,帶著百姓逃往長安。
書中這樣描寫那段事故的"盡驅洛陽居民數百萬口,前往長安,每百姓一隊,間軍隊一隊,互相拖押,死於溝壑著不可勝數。
又縱軍隊,淫人妻女,奪人糧食;啼哭這聲,震動天地。
"隨又叫軍士放火把洛陽城池燒個凈光。
從以上兩個故事中可以看到,帶百姓出逃。
可以做出以下幾項推測。
一是古時國與國之間的實力比較多在於人口上,帶百姓出逃就是占人口的「紅利」。
二是單純的軍隊出逃,不可能帶有過多的糧食,帶了百姓,百姓自會帶上口糧錢財,以便從中撈取。
三是帶著百姓出逃,一定程度上可以當作自己的「擋箭牌」,縱使敵軍殺來,一時間也可以混入人群,得以逃生。
第十三章 諸葛亮再敗曹操!
卻說荊州劉琮使者宋忠拜辭曹*,取路回荊州襄陽城。將欲渡江,忽見一枝人馬到來,宋忠視之,乃漢興王劉備二弟關羽關雲長也。宋忠迴避不迭,被關二爺喚住,細問荊州之事。宋忠初時隱諱;後被關二爺盤問不過,...
關雲長大意失荊州,真實原因何在?關羽: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說到三國演義,必定要提起關羽,而說到關羽,一定會提到大意失荊州。事實上,荊州的丟失根本就不關關羽的事,一直以來,關羽都在背鍋。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來講講這個故事吧!
諸葛亮出山第一計是胡扯,火燒博望坡跟他沒一毛錢關係
《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說的是諸葛亮出山之後,第一次為劉備獻計--火燒博望坡,助劉備贏得一場大勝的故事。當時諸葛亮剛剛加入劉備陣營,尚未贏得劉備手下人的信任,尤其是關羽和張飛,對諸葛亮的能力極為懷...
火燒新野是如何奠定諸葛亮的軍師位置的?
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的《三國演義》由羅貫中所寫,講的是我國古代三國鼎立時期的政治軍事事件,它的故事主要是依據當時的史實,再加以自身的感情和一些虛構情節加工而成的故事。書中描寫的戰役非常的多,「火...
三國演義之曹操親征攻新野劉備潰敗
一般來說,老闆的思維和打工者的思維是不在一條線上的。老闆考慮的是公司利益最大化,打工者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當兩者起衝突的時候,老闆和打工者一般都會先顧自己這一頭。比如老闆欠薪,打工者吃回扣...
真正的諸葛亮不如司馬懿?這才是真實的
諸葛亮在中國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在三國演義是神一樣的人物。在書中他是人中之龍,呼風喚雨,智觀星相,火燒新野,舌戰群儒,巧借東風,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孫子的三十六計被諸葛亮玩的不亦樂乎。反...
劉備在仁義下的另一個真面目,所有的一切不過是手段
喜歡看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是一位仁德的主公,有仁有義,還得來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名頭。大家也都知道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傾向蜀國的心態寫下的小說,而真正的劉備在仁義的外表下,到底又隱藏了怎麼樣面目?
也說攜民渡江,劉備赤壁之戰的首功之人
本文基於小說三國演義而非歷史。三國是一個能人輩出的時代,無數的英雄、梟雄、奸雄、武者、智者在這個大舞台上為了各自的目的而演出著不同的曲目,而無論怎麼評價,作為蜀漢開創者的劉備,三足鼎立中的一足,...
快速看名著,《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大全,高考名著閱讀不丟分
董卓自封為相國後,欺主弄權,朝中正直的大臣們都想除掉他。校尉曹操,足智多謀並早有殺董卓之心。一日,曹操借王允七星寶刀進府行刺,他走到小閣,站在一旁等待殺董卓的機會。見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
他曾經嚇退曹操,許褚見他就跑,結局卻死的很窩囊
凡是看過《三國演義》,都知道,張飛與劉備、關羽桃園結義,排行老三。是一個典型的性如烈火,嫉惡如仇人格。縱觀張飛一生,真可謂豪氣沖天,曾兩度嚇退曹軍。
三國演義權略之10:再思考劉備的樊城撤退之路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不得抄襲,不得轉載)前文已經講了了劉備的樊城撤退之路的經過。現在來看,對劉備的所作所為還是難以理解。這裡對前文做一個簡要梳理和延伸分析:
劉備攜民渡江,帳本算得好!
劉備攜民渡江,是愛民,還是以民為盾掩護逃跑?原因是他算了一本帳。 諸葛亮火燒新野、水淹曹仁後,帶領新野軍民轉到樊城。曹操八路大軍攻樊城,假買民心誘降劉備,諸葛亮知樊城守不住,準備退守襄陽。劉備發...
三國往事:諸葛亮為何火燒新野
江東孫權得到周瑜、魯肅等人才的輔助,勢力進一步擴大,江中竟有戰船七千餘艘。孫權拜周瑜為大都督,統領水陸軍馬。 曹操破袁紹後,命孫權送一兒子到許昌為人質。孫權的母親吳太夫人召周瑜、張昭商議。周瑜認...
三國演義火燒新野遺址在哪裡
火燒新野遺址火燒新野是《三國演義》裡面的一個故事,講的是諸葛亮在曹操率領八十萬大軍南征的時候,諸葛亮決定放棄新野,然後在曹操的軍隊入駐新野的那一天的三更十分,命士兵用火箭射入城內早就準備好了的易...
劉備攜民渡江的真相!諸葛亮無計可施,曹操譏笑說:自食其果!
荊州九郡,新野只是一個小縣城,湊不出十萬民眾。《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火燒新野退曹軍,劉備無奈打算將數萬百姓遷入樊城,隨後曹操八路大軍掩攻樊城,劉備問計諸葛,諸葛亮說:可速棄樊城,取襄陽暫歇。
問天下誰是英雄?劉備——捨己為人
看《三國演義》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印象很深。公元208年,劉備在新野大敗曹軍後,移兵樊城。曹操為了報仇,親自率大軍向樊城殺來。劉備兵少將寡,樊城池淺城薄,難以抵擋曹操大軍。劉備聽取諸葛亮建議,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