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關羽為何私放曹操?諸葛亮導演好戲一箭三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赤壁之戰」可以說是孫劉聯軍扭轉敗局的一個關鍵點。

曹操自從官渡之戰擊敗袁紹以來,兵精將廣,勢如破竹,已成不可阻擋之勢。

三國英雄,曹操的功績首屈一指,討伐董卓,剿滅黃巾軍,除袁術,破呂布,滅袁紹,定劉表,天下諸侯,莫敢爭鋒。

只剩下孫劉兩家,余者在曹軍的征討下都如秋風掃落葉。

如曹操所言,如果國家沒有我,正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漢朝末年,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卻沒有釀成春秋戰國時期長時間軍閥混戰,諸侯割據的局面,帝國基本上維持統一,曹操功不可沒。

對於曹操的評價,亂世之奸雄不一定,治世之能臣卻很中肯。

漢朝末年,三國初期,要維持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統一,曹操不可或缺,絕對不能死。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多次命懸一線,卻又總是能夠化險為夷的原因。

赤壁之戰,孫劉聯盟之前,劉備被曹操追趕得如喪家之犬,無處容身。

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好不容易在江夏站住腳,還是劉琦的勢力範圍,此時如果不儘快找到一個強大的外援,不出三個月劉備就會被曹操消滅。

江夏緊挨著孫權的江東勢力範圍,曹操追著劉備打一直打到孫權的家門口,孫權感到壓力很大。

如果對於劉備挨打坐視不理,今天劉備挨打的局面,就是明天孫權挨打的局面,唇亡齒寒,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三方勢力中處於較弱的兩方必然會聯合起來對付較強的另一方。

諸葛亮與魯肅一拍即合,劉備和孫權也覺得必須聯手對付曹操。

孫劉兩家聯兵抗曹的統一戰線就此形成,而且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

無論對於劉備還是對於孫權,赤壁之戰只能勝利不可失敗,存亡在此一搏。

在東吳大將周瑜的統領下,孫劉聯兵周密部署,萬無一失。

周瑜還利用蔣乾和曹操玩起了早期間諜戰,曹操作為腹黑派的開山鼻祖,精通權謀之術,居然在雙方虛虛實實的間諜戰中輸給了周瑜,斬殺了自己方面的水軍統帥人才不說,還被龐統坑了個鐵索連環,最終被假投降的黃蓋一把大火,斷送了曹操南征東吳的全部希望。

曹操從未輸得像赤壁之戰一樣徹底,孫劉聯軍的勝利,也基本奠定了後期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

深挖陷阱待虎豹,準備香餌釣鰲魚,且看孫劉兩家如何調兵遣將。

周瑜召集諸將聽令,首先教甘寧直取烏林地面,截斷曹操糧草,第二吩咐太史慈直奔黃州地界,截斷曹操接應兵馬,第三讓呂蒙去烏林接應甘寧,第四喚凌統率兵前往彝陵牽制曹兵,第五又讓董襲領兵三千直取漢陽,第六則讓潘璋接應董襲。

六路兵馬分兵自去,周瑜坐鎮中軍,黃蓋則率火船正面突破曹軍戰線,韓當、周泰、蔣欽、陳武四個人率戰船接應。

劉備這邊,因為兵微將寡,就寒磣得多。

諸葛亮與劉備、劉琦升帳,軍師諸葛亮調遣兵馬,派遣趙雲領兵三千前往烏林小路截殺曹軍,又讓張飛領兵三千截斷彝陵小路,在葫蘆口埋伏,糜竺、糜芳、劉封三人領戰船前往三江口為吳兵助陣。

劉備屯兵樊口,劉琦則退守武昌,單單把力敵萬人的上將關羽晾在那裡。

雲長在側,孔明全然不睬。

氣氛顯得很尷尬,當然這是諸葛亮一貫的套路。

關羽終於忍不住了:大家都有了安排,為什麼今日上陣殺敵,就沒有我的份?諸葛亮賣個關子:本來有個關隘要你去把守,又有些違礙,總覺得派你去不合適。

這個關隘就是華容道。

諸葛亮料定曹操戰敗之後,必然要從華容道退回許昌。

於是派遣關羽埋伏在此,截殺曹操。

關羽立下軍令狀,領命欣然前往。

劉備表示很擔心:吾弟義氣深重,如果曹操走華容道,恐怕會被他放了。

果不其然,關羽放走了曹操。

這,正是諸葛亮想要的結果。

當初曹操攻打劉備,占領徐州,劉備走投無路投了袁紹。

關羽無可依託,在張遼的勸說下情非得已投降曹操。

為了籠絡關羽,曹操費了不少心思,金錢美女送了不少,親賜錦袍不說,連呂布的坐騎赤兔馬也送給了關羽,加官進爵,封為漢壽亭侯,可惜還是留不住關羽的心,關羽聽聞劉備在河北,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而去。

雖然關羽斬顏良文丑,解白馬之圍報答了曹操的知遇之恩,但是曹操默許關羽活著離開,各為其主,一定程度上來講,關羽還是欠了曹操一個天大的人情。

關羽雖然驕傲自恃,但為人忠義仁厚,曹操率領不到百人的敗軍退走華容道,關羽終於還是於心不忍,揮手放行,曹操得以逃過一劫。

諸葛亮安排關羽截殺曹操又放了曹操,是成全關羽的仁義美名。

不妨假設一下如果不是關羽據守華容道,最後結果會怎樣?

換做趙雲據守華容道,曹操一定會被生擒。

劉備不能單方面放了曹操,也不能單方面殺了曹操,因為旁邊還站著一個孫權,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孫劉兩家以曹操作為籌碼與曹魏政權討價還價,激起更大的矛盾。

曹魏和東吳都有長期穩定的根據地,相對而言不會產生太大的動盪,劉備則不同,他將失去進取西川作為根據地的機會,很可能在新的博弈中被曹魏或孫吳一方徹底消滅。

擒曹操所導致的局面將對劉備最不利,殺曹操所導致的結果也一樣。

換做張飛或者其他部將據守華容道,曹操很可能會被殺死。

曹操一死,天下必然大亂,但是作為勢力最強的曹魏和孫吳,並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劉備殺曹操,曹魏政權的後繼者必然興兵報仇,如果孫權坐視不理,劉備再次面臨被消滅的危險,最大的贏家,將是坐收漁利的孫權。

沒有根據地,殺了曹操就是失去了博弈的主動權。

對劉備而言,殺曹操一人是引火燒身,有百害而無一利。

相反,不殺曹操,則可以借曹魏牽制孫吳,在曹魏和孫吳相持的過程中逮住機會,進取西川作為根據地,如此則三分天下可成,劉備三顧茅廬和諸葛亮制定的三分天下的謀略就是如此。

局勢的發展,劉備的確在赤壁之戰後擺脫了曹操的威脅,在曹操和孫權相持不下的情況下迅速西進,拿下巴蜀和漢中之地,成長為與曹魏政權、東吳政權相抗衡的巴蜀政權。

諸葛亮和劉備明知關羽會放走曹操,還要派他據守華容道,是因為劉備和諸葛亮在作戰策略上不得不放走曹操,而且還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覺。

不引起東吳的懷疑還能放走曹操,關羽是最合適的人選。

首先關羽放走曹操情有可原,其次關羽作為鎮守一方的大將,東吳不敢貿然興師問罪。

關羽私放曹操,看似簡單,其實隱藏著魏蜀吳三家在戰略博弈上的微妙關係。

諸葛亮和劉備不說破這個戰略意圖,其中還還隱藏了諸葛亮的藉機收伏關羽的一點私心。

要知道關羽素來心高氣傲,不太服從軍師調遣,關羽立下軍令狀而不能成功,自然就被諸葛亮捏住了把柄。

赤壁之戰孫劉聯軍以少勝多,贏得很漂亮。

論功行賞,張飛趙雲等人各有功勞,只有關羽一無所獲。

諸葛亮假意要治關羽有違軍令之罪,最後在劉備和眾將士的勸告下不了了之。

但是關羽心裡,其實已經對比自己年輕的軍師諸葛亮心服口服。

關羽華容道私放曹操,自始至終,都是諸葛亮導演給東吳孫權周瑜等人看的一齣戲而已。

而且,是一出一箭三雕的好戲。

END.

溫酒讀三國,煮茶看水滸。

我是博書君,歡迎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風云:諸葛亮刻意安排在華容道放走曹操?

在一個弱者、次強者、強者的三方對決中,如果次強者者水平較高,則弱者最好是挑起次強者和強者之間的爭鬥,而自己就袖手旁觀坐收漁翁之利;如果次強者水平也較低,那麼弱者為了爭取更大的生存機會,就應當先幫...

三國風云:諸葛亮刻意安排在華容道放走曹操?

在一個弱者、次強者、強者的三方對決中,如果次強者者水平較高,則弱者最好是挑起次強者和強者之間的爭鬥,而自己就袖手旁觀坐收漁翁之利;如果次強者水平也較低,那麼弱者為了爭取更大的生存機會,就應當先幫...

華容道真相考

地球上一個普普通通的地理單元卻因為:一部小說——《三國演義》、一場戰爭——赤壁之戰、一個上千年來作為義的化身的人——關羽、一個以奸雄著稱於世的人——曹操、一個作為智慧的代名詞——諸葛亮而流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