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陳橋兵變」是一場最華麗的作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是一段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也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兵變。

之所以稱它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兵變,主要是因為兩點:第一、宋太祖趙匡胤憑藉這次兵變,幾乎是兵不血刃的奪取了後周政權;第二、雖通過兵變奪取了政權,但並沒有留下篡周的罵名,而是顯得被迫無奈,被將士們把黃袍強加在身上。

那我為什麼還要把「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定義為歷史上的陰謀與作秀呢?有八大疑點可以作證。

第一、據司馬光的《涑水紀聞》等書記載:「及將北征,京師喧言,出師之日,將策點為天子。

」由此可知,當時軍隊未到陳橋已有兵變之說,未見黃袍,已有天子之說,由此可見陳橋兵變是早有預謀的。

第二、如果是突然兵變,那亂軍之中怎麼會有一件早已準備好的黃袍呢?大家都知道私藏黃袍是謀逆之罪!要滿門抄斬.禍滅九族的。

既然如此誰又會隨身攜帶於軍中呢?正如古詩所言:「黃袍不是尋常物,誰信軍中偶得之。

」看來「黃袍」這一「陳橋兵變」中重要的道具,也是事前準備好的。

第三、當趙匡胤兵變成功,宣布周恭帝柴宗訓退位的時候,翰林學士陶谷卻突然拿出一份事先準備好的禪位詔書。

太祖將受禪,未有禪文。

谷在傍,出諸袖中曰:「已成矣!」陶谷如果是剛剛得到趙匡胤即位的消息,怎麼會早就準備好了詔書呢?而且整個禪位過程進行的有條不紊,很難想像是臨時編排的!

第四、據《宋史-杜太后傳》記載,杜太后得知趙匡胤黃袍加身後,說:「吾子素有大志,今果然。

」因而不驚不慌,談笑自若,這加身的黃袍看來似乎不是從天而降之物,有人以詩諷刺道:「阿母素知兒有志,外人反道帝無心。

第五、據司馬光的《涑水記聞》記載,當時趙匡胤將帶兵北征的消息傳出,京城裡就轟傳說:「出軍之日,當立點檢為天子。

」趙匡胤大懼,跑回家和家人商量,他妹妹當時正好在廚房裡做飯,聽說這事,著根擀麵杖跑進屋子,追著趙匡胤邊打邊罵:「你一個男子漢大丈夫,面臨如此大事,既然拿定了主意就自己按心意干去,如今事到臨頭卻跑回家來恐嚇我們這些婦道人家!」由此可見趙匡胤想做皇帝,在趙家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

第六、大軍駐紮陳橋驛當晚,苗訓突然發現天有二日的奇異景觀。

根據現代科學常識,這是完全荒誕無稽的謊言,那苗訓為什麼還要煞有介事地編造這個神話呢?顯然是為了給趙匡胤登基做好宣傳工作,就是要造成趙匡胤即位是順天應命的假象。

第七、葉夢得《石林燕語》和蔡寬夫《詩話》均有記載:趙匡胤年輕時,曾經到高辛廟中算卦,結果「一擲而得聖筊」一下子就得了個上上籤。

這說明趙匡胤命中注定應該當皇帝。

且不論此事的真偽如何,這一在宋代廣為流傳的軼聞,正反映了趙匡胤的夙願。

而在陳橋驛,趙匡胤何以會"醉臥不省",絲毫未念及早年的願望,這一情形未免有作秀之嫌。

第八、當時本因鎮、定二州的軍情告急,契丹和北漢聯兵進犯,趙匡胤才得以領兵出征,為什么黃袍加身後,不費一槍一刀戰事已定?難道敵人聞風而退了?後來,鎮州節度使郭崇報告說:「契丹與北漢軍皆遁」。

那麼,他們為什麼突然退兵呢?難道是看見趙匡胤建立了宋朝害怕了,不敢進軍了?

由以上種種疑點可以看出,「陳橋兵變」完全就是一場作秀,是由趙匡胤作為編劇,由趙光義和趙普導演出來的一部荒誕鬧劇!其本身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即使不通過「陳橋兵變」,後周的江山也是遲早屬於趙匡胤的,這是歷史的必然。

趙匡胤只是陰謀通過「黃袍加身」推卸責任。

但是,歷史的真相是很難被掩埋的,雖然「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整個過程策劃的很精彩,不過最終還是露了馬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徹底顛覆陳橋兵變

陳橋兵變是個快要被談爛了的話題,但是本文所講的陳橋兵變絕不是大家熟悉的那個老生常談的內容。本文將從三個方面深度剖析事情背後真實的,甚至可以說是駭人聽聞的,是完全顛覆歷史傳統觀點的寫照

「陳橋兵變」趙匡胤是否不知情?

從史書記載來看,趙匡胤在整個陳橋兵變中一直處於被動的位置,似乎是情非得已才坐上皇帝寶座的。但是,經過後人仔細研究發現,陳橋病變其實是一場由趙氏家族預謀已久的篡權事件。第一,在後周得知遼國與北漢聯...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之千古疑團

宋太祖趙匡胤,大宋開國皇帝,一生締造兩大歷史謎團,生前,演繹了「黃袍加身」的陳橋兵變,死後又留下了「燭影斧聲」的懸案。此文單講陳橋兵變。 後周顯德七年即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正值後周君臣在宮中同...

著名導演趙匡胤的傑作陳橋兵變

話說唐朝末年,藩鎮割據,中國逐漸被無數個地方軍閥割據,直到朱溫把好死不死的唐朝滅掉,就徹底淪為軍閥混戰。先是朱溫,緊接著是李克用,然後石敬瑭、劉知遠一個個粉墨登場,無一不是手握重兵的豪強軍閥。...

陳橋兵變是真是假?

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病逝,由年僅7歲的恭帝繼位。第二年,即後周顯德七年正月初一,忽然傳來遼國聯合北漢大舉入侵的消息。當時主政的符太后面對此種局面不知如何應對,最後只得屈尊求救於宰相范質,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