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橋兵變」的歷史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英年早逝。

周恭宗即位,年僅7歲。

朝中大權落在了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手中。

公元960年元旦,傳來北漢聯合大遼南下攻打後周的消息。

慌亂之中,後周符太后與宰相范質決定派趙匡胤出征迎戰。

趙匡胤率大軍出發三日之後,到達開封東北的陳橋驛,並在此駐軍休息。

當晚趙匡胤醉酒而臥,而有擁立之意的將士卻環立待旦。

次日黎明,四周叫嘯吶喊,聲震原野,士兵們高呼:「諸軍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

」部下高德懷把一件黃袍披在了趙匡胤的身上,擁立他為皇帝趙匡胤在勉為其難之中提出了同意當皇帝的幾個條件:回開封后,對後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驚犯,對後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對朝市府庫不得侵掠,服從命令者有賞,違反命令者誅族。

得到將士們的答覆之後,趙匡胤班師回朝。

回到開封后,趙匡胤得到守備京城的禁軍首領石守信、王審琦的幫助,不費一兵一卒,奪取了後周帝位,建立大宋。


從史書記載來看,趙匡胤在整個陳橋兵變事件之中,一直處於被動的位置,似乎是情非得已才坐上皇帝寶座。

但是,經過後人仔細研究發現,陳橋兵變其實是一場由趙氏家族預謀已久的篡權事件。


第一,在後周得知遼國與北漢聯軍南下攻打後周,滿朝文武無不慌亂。

宰相范質請趙匡胤出征之時,趙匡胤卻以兵少將寡為藉口推脫,最後范質只得把朝廷最高兵權交趙匡胤,所以,陳橋兵變時趙匡胤手中幾乎掌握了後周全國兵馬。

第二,據《涑水紀聞》等書記載:「及將北征,京師喧言,出師之日,將策點檢為天子。

故富室或挈家遠避於外州,獨宮中未之知也。

」由此可知,陳橋兵變不會是一次偶發事件,而是有預謀的。

趙匡胤大軍離開後不久,後周京城謠言四起,說趙匡才是真命天子。

謠言的力量不可小覷。

在後周世宗在位之時,趙匡胤就曾利用謠言,使馬張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點檢的職務而由他接任。

這次故技重施,使得後周朝廷文武百官慌作一團。

這也趙匡胤的傑作,就是為了造成朝廷的慌亂,同時也使得自己在軍隊之中更有聲望。

第三,皇袍從何而來?古詩有雲:「黃袍不是尋常物,誰信軍中偶得之。

」古代私藏皇袍是死罪,如果不是預先準備好,軍中怎會臨時有皇袍?

第四,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之後,就馬上班師回朝,可是他此次出征的目的是迎戰漢遼聯軍,怎會如此輕易就回朝呢?「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加身便罷兵」。

史書中既沒有記載關於遼兵入侵的任何結果,又沒有記載此後北宋出征的任何情況,這一場所謂的戰爭也奇蹟般地消失在史冊里。

由此可以認定,漢遼聯軍入侵的軍情有可能是為了配合趙匡胤兵變自立而謊報的。

第五,《宋史·杜太后傳》記載,杜太后得知其子黃袍加身後,沒有因為這欺君罔上,誅滅九族的大罪而感到驚慌,反而還說:「吾子素有大志,今果然。

」司馬光《涑水紀聞》也記載,杜太后說:「吾兒生平奇異,人皆言當極貴,又何憂也。

」這個「大志」,應該就是做皇帝。

第六,以當時的歷史條件分析,後周皇帝年幼無知,根本沒有能力帶領部下一統江山。

對於將士們來說,就算拼死拼活立了大功也無人知曉。

他們迫切需要推選出一個有威望的人,而且是能夠真切地體驗到他們勞苦的人出來帶領他們。

趙匡胤顯然是具備了條件的人:他是軍人,能夠體驗將士們的勞苦;他有威望,能夠使人信服;他掌握著禁軍的領導權,手裡有軍隊。

所以,陳橋兵變的發生並不是偶然,它既是趙匡胤故意為之,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陳橋兵變」趙匡胤是否不知情?

從史書記載來看,趙匡胤在整個陳橋兵變中一直處於被動的位置,似乎是情非得已才坐上皇帝寶座的。但是,經過後人仔細研究發現,陳橋病變其實是一場由趙氏家族預謀已久的篡權事件。第一,在後周得知遼國與北漢聯...

陳橋兵變中的心機男孩——趙匡胤

陳橋事變中,趙匡胤不費一兵一卒,奪取了後周政權,建立大宋。從史書記載而言 ,趙匡胤在整個陳橋兵變事件之中 ,都是處於被動的位置 ,情非得已才坐上皇帝寶座 。但是 ,你要是真的這麼認為那就天真了,...

著名導演趙匡胤的傑作陳橋兵變

話說唐朝末年,藩鎮割據,中國逐漸被無數個地方軍閥割據,直到朱溫把好死不死的唐朝滅掉,就徹底淪為軍閥混戰。先是朱溫,緊接著是李克用,然後石敬瑭、劉知遠一個個粉墨登場,無一不是手握重兵的豪強軍閥。...

陳橋兵變是真是假?

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病逝,由年僅7歲的恭帝繼位。第二年,即後周顯德七年正月初一,忽然傳來遼國聯合北漢大舉入侵的消息。當時主政的符太后面對此種局面不知如何應對,最後只得屈尊求救於宰相范質,皇...

弟兄們已經決定了,由你來做這個皇帝

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一,正是中國農曆的新年。在這個本該是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的日子裡,後周的都城東京(今天的開封)卻傳出了一個謠言:北方的契丹即將發兵南下,而北漢也將參戰。

為何說「陳橋兵變」是一場最華麗的作秀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是一段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也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兵變。之所以稱它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兵變,主要是因為兩點:第一、宋太祖趙匡胤憑藉這次兵變,幾乎是兵不血刃的奪取了後周政權;...

陳橋兵變歷史故事由來

陳橋兵變,這是一個典故,即趙匡胤策劃的奪取後周政權的軍事政變。趙匡胤建立宋朝的政變。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藉口北漢與遼聯合南侵率軍出大梁(今河南開封)至陳橋驛(今開封東北)授意將士給他穿上黃...

趙匡胤當皇帝真的是被迫黃袍加身嗎?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兵將南下攻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義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隨後,趙匡...

新鄉市封丘 陳橋驛兵變的背景

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病死,繼位的恭帝時年只有七歲,因此當時政治不穩。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忽然傳來遼國聯合北漢大舉入侵的消息。當時主政的符太后毫無主見,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