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關羽是死在了劉備的手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三國有興趣的朋友都熟知蜀國國運的衰落是從關羽大意失荊州開始的,襄樊之戰後,蜀國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和關家軍精銳6萬人全軍覆沒,丟失了對荊州的控制權。

為了給關羽報仇劉備大舉蜀國軍力征伐吳國,大軍在夷陵之戰中敗北,八萬人被吳國斬殺,劉備氣憤交加病逝白帝城。

蜀國精銳的20萬軍隊在一年內損失殆盡。


至此,三國鼎立之勢變成了蜀吳自保,魏國一家獨大。

蜀國再無興復漢室的實力。

那麼為什麼說關羽是死在劉備的手中?那就得先說說關羽為什麼會死。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率軍北伐發動了對魏國的襄樊之戰,此戰中,關羽圍困襄陽、樊城、水淹七軍,招降于禁,斬殺龐德,魏國名將曹仁,徐晃等都不能抵擋,關羽此戰重創曹魏,一時間威震華夏。

見勢孤,曹魏就聯合孫權攻擊關於關羽後方的大本營,孫吳早就有奪取荊州的野心,就欣然應允,孫權令呂蒙

率軍奪取了南郡,江陵等地,至此關羽腹背受敵,迅速敗亡,在麥城被潘璋部下的名將殺手馬忠俘虜,被孫權下令斬首。

首先,關羽為什麼會北伐?是為了響應同年出西川北伐漢中的劉備軍,以實現早先隆中對的計劃。

關羽作為鎮守一方獨當一面的大將,不可能擅自北伐,關羽不接到劉備的命令是不可能去主動發動一場進攻戰爭。

那為什麼會失敗那?是因為孫權進攻後方。

孫權是因為跟劉備有仇恨才趁火打劫的。

蜀吳聯盟本身就是同床異夢,只是迫於形式,遲早會差槍走火。

《三國志先主傳》中明確記載的有,孫權跟大舅子劉備的仇恨具體體現在兩個地方:

1,建安二十年的時候,孫權派人去討要荊州,劉備耍賴不給,讓使者給孫權回話說:「等我得到了涼州再把荊州還給你,讓小舅子別急」。

孫權見劉備耍賴,就很生氣的派遣大將軍呂蒙帶兵攻打長沙,桂陽,零陵這三個郡,雙方都把大軍陳列到了長江邊上準備決戰了,最後被曹操南下攻擊的風聲震懾住了,雙方就擱置下了這件事情,各自罷兵,,孫權看到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就十分痛恨這個無恥的大舅子。

2,當初劉備來吳國贏取了孫權的妹妹孫尚香,劉備已經年過半百,孫尚香才剛剛18,可謂老牛吃嫩草,為此事,孫權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可謂出盡了洋相。

後來,孫權派遣使者去給兒子說媒,想娶關羽的女兒關銀屏,當時正值蜀國和吳國陳兵江邊,就要開戰之際,劉備對這個小舅子孫權也很是生氣,準備派軍隊教訓教訓孫權,正值兩國要開戰的時候,關羽哪裡有膽子還敢把女兒嫁給孫權,和孫權當兒女親家?這不是擺明不聽大哥的話,胳膊肘子向外拐嗎?

為了表明立場,表現出自己誓死追隨大哥劉備的決心,關羽當即拒絕了孫權的提親,還痛罵了孫權一頓,站好了劉備的隊伍。

這樣孫權就更生氣了,賠了妹妹,想給兒子找個對象還被羞辱!簡直對劉備充滿了仇恨,到後來,劉備取了西川後,孫權也是多次派遣使者去討要荊州,均被劉備耍無賴推脫,仇恨值就這樣到達了頂點。

歷史的轉折襄樊之戰中,孫權的憤怒終於爆發了,你不仁別怪我不義!在他眼中,關羽是劉備堅定的左膀右臂,我斷你劉備一條胳膊,看你還怎麼浪?

孫權把劉備沒辦法,就把所有仇恨對準了關羽,關羽被俘虜後立即被孫權下令斬首。

這一切的事情都是劉備搞起來的,而自己作為義弟又必須得站隊劉備,就這樣把孫權對劉備的仇恨轉接了過來。


就這樣,武聖人關羽死在了蜀吳兩國君主的政治鬥爭中,淪為了犧牲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開諸葛亮借荊州殺關羽之謎

諸葛亮對劉備這個人還是很了解的,自從劉備稱帝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調動所有的軍隊討伐東吳,收復荊州。這顯然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但當時劉備已經做了皇帝,誰要進諫,搞得不好就要掉腦袋。只有趙雲不...

為何說關羽一個人扛起了蜀國的半邊天

蜀漢有關張馬趙黃五虎上將,個個在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皆勇冠三軍,可是這五個人中,能獨當一方的堪稱國家支柱的唯有漢壽亭侯關羽關雲長。五虎上將之中,張飛有勇有謀,可是脾氣暴躁難聽人言,故被...

蜀國統一的最後希望斷送在這一場戰爭中

劉備取得西川後,國勢強盛,兵威正盛,其雄心壯志要克服中原,興復漢室。便實施隆中對的計劃,命一上將出荊州攻取襄樊,自己帶兵出西川攻漢中,取長安。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自己帶兵攻打曹魏...

三國時期,名將關羽被殺究竟誰是背後主謀?

身為三國歷史上最為知名的武將,蜀漢前將軍關羽,其一生可謂是高光的,特別是在襄樊之戰中,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差點逼迫曹操遷都!可他就像天上的流星,在最輝煌,事業達到最頂峰的時候卻戛然而止,瞬...

關羽真的只是「大意失荊州」嗎?

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嗎「大意失荊州」是我們熟知的一個成語,意思是說由於一個人的疏忽而造成了重大的損失。這個成語是來源於三國時期因關羽本人的疏忽而造成蜀國丟掉荊州的歷史故事。那麼,關羽果真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