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統一的最後希望斷送在這一場戰爭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取得西川後,國勢強盛,兵威正盛,其雄心壯志要克服中原,興復漢室。

便實施隆中對的計劃,命一上將出荊州攻取襄樊,自己帶兵出西川攻漢中,取長安。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自己帶兵攻打曹魏的西南部防線漢中,曹操親自領軍救援。

關羽接到劉備的命令自己率領大軍進攻曹魏的東南防線襄樊要地,圍睏了襄陽,樊城月余,兩軍激戰良久,關羽兵鋒強盛,曹魏集團無人能擋,到了八九月雨季,關羽利用漢水水淹于禁7路大軍,俘虜了于禁,斬殺了龐德,連續攻城撥寨,周邊的縣城也都望風而降,許都的百姓害怕關羽攻擊進來,都嚇得紛紛逃跑,曹操也在考慮遷都以避免關羽的兵鋒。

一時間,武聖關羽的威名震驚了華夏。

為了避免蜀漢一家獨大,也想趁機奪回荊州,吳國孫權立即派遣呂蒙進攻關羽,呂蒙帶兵攻擊了關羽的老巢南郡,江陵,在兩邊夾擊的進攻下,關羽軍腹背受敵,慘遭失敗,關羽本人也被孫權下令斬首。

至此,關羽6萬軍隊敗亡,蜀國控制的荊州最後3郡丟失,蜀國丟失了對荊州的控制權。

原本在赤壁之戰後,荊州7個郡分別被魏國瓜分2個,蜀國瓜分3個,吳國瓜分了2個(這兩個郡是劉備取西川後歸還孫權的長沙,桂陽兩郡),此戰後,蜀國手中的3郡被吳國接管。

襄樊之戰是蜀漢命運轉折的大戰,直接決定了蜀國荊州三郡(主要是南郡)的歸屬,此戰後蜀國失去對荊州的控制權,東吳從此占據荊州六郡,不僅增加的地盤,而且還「全據長江」,進一步鞏固了吳國政權的安全。

而蜀漢丟失荊州三郡,失去了東面北伐的大基地,使得隆中對成為虛話,荊州的軍隊和人才損失殆盡,導致後來孟達叛變投魏,丟失了上庸等地,使原本就弱小的蜀漢政權雪上加霜。

就此一蹶不振。

此戰中蜀國損失:關羽和兒子關平被斬首,趙累,樊胄,傅方,胡修,都死於亂軍之中或者自殺。

糜芳,傅士仁,潘浚,郝普,文布,陳鳳,廖化等都被吳國俘虜,蜀國在荊州苦心經營多年的水陸十萬大軍全軍覆沒,自此,蜀國失去了一統中原的實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死亡之謎:諸葛亮見死不救?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

關羽死亡之謎:竟是諸葛亮的見死不救?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

關羽死亡之謎:諸葛亮見死不救?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

關羽死亡之謎:竟是諸葛亮的見死不救?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

諸葛亮為何對關羽見死不救?真相曝光

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諸葛亮竭力北伐是否真的忠於漢室,還是存有「自取」之謀?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嗎……種種分析,卸下了諸葛亮頭上的歷史光環。關羽孤軍北伐,攻打襄樊,是戰略上的嚴重失誤。稍懂三...

確定蜀漢走向的戰役你知道嗎?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被稱為三國「三大戰役」,每場戰爭都有重新劃定天下格局的意義。官渡之戰是曹操和袁紹比拼,屬於前傳;赤壁之戰是決定三分天下序曲;夷陵之戰是三分格格尾聲。而真正決定三國後...

五虎大將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什麼不救?

熟讀三國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在建安二十四年,蜀漢五虎頭號大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關羽敗走麥城,意味著荊州的丟失,荊州人才儲備的丟失,蜀漢政權的勢力進一步的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