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與曹魏的正統之爭 劉備、諸葛亮都感覺心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每遇天下分裂,「正統之爭」總是各方爭執的焦點。
在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丞相王猛與符堅之弟--符融都勸導苻堅勿征伐東晉,其反對的理由就是東晉雖僻處江南,但是為華夏正統,人心向晉,不宜征討。
然而,同樣為偏安一隅的政權--蜀漢,雖也宣稱是對大漢的繼承,卻長期被排斥在正統王朝之外。
關於王朝更迭,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禪讓傳承(如漢魏晉宋齊梁陳,北魏-東魏-北周-隋唐-梁唐晉漢周-宋);另一是通過革命取代(如漢、明等)。
所以,從中就可以看出「禪讓」是王朝更迭的最為主體的形式。
雖然,此種「禪讓」(被迫)已經變質,而不再是傳說中堯舜禹的那種主動讓賢。
但是如果否認「禪讓」為王朝的正統傳承的話,那麼我國歷史上也就沒啥正統王朝了。
民國歷史學家孟森就曾說過:「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
」
所以,顯然是不能把通過「禪讓」而繼承的王朝排斥在正統之外的。
而在歷史上占據主導的儒家思想,亦是主張「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
不但不反對改朝換代,反而將傳說中的堯舜禹那種禪讓視為楷模,也就更難否認「禪讓」為非正統傳承了。
對於三國時期曹魏與蜀漢的正統之爭,其實自魏晉到隋唐都沒有任何異議。
陳壽在編修《三國志》時,即以曹魏為正統,故記曹操、曹丕等為《武帝紀》、《文帝紀》等。
而記劉備、劉禪則為《先主傳》、《後主傳》。
自司馬遷的《史記》首創「紀傳體」之後,後世的史書亦大體採取「紀傳體」,將正統皇帝傳記的稱為《某帝紀》,而非正統皇帝的皇帝則稱《某主傳》。
而從魏晉到宋齊梁陳,都是有明確的禪讓程序的,否定了曹魏的正統性,也就從根源上否定了兩晉到宋齊梁陳的正統性。
其實,回到三國時期的蜀漢與曹魏正統之爭,就連劉備與諸葛亮也都會感覺心虛。
諸葛亮在其《後出師表》中寫道:..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
漢、賊不兩立,漢與賊顯然沒有兩立,而是通過禪讓完成了王朝更迭。
劉備的蜀漢,雖打出了「匡扶漢室」的旗幟,但成就的也不過是劉備的帝王之志而已。
劉備與曹操、曹丕其實並無本質上的區別,即便劉備打敗了曹操、曹丕,劉備也不會還政於漢獻帝。
再則,劉備政權的國號雖然叫「漢」,卻被稱為「蜀」,就在於其只有打敗曹魏、還於舊都,才能稱作為「漢」。
不然偏安於蜀地,就失去了其政權的正統合法性,而只能被視為地方政權,被稱作為「蜀」,這也是諸葛亮定要與曹魏死磕到底的原因所在。
蜀漢的敗亡,真的敗在諸葛亮「不識時勢」上嗎?
有不少人認為蜀漢之敗亡,就該由諸葛亮負責。他們認為諸葛亮「不識時勢」,以疲弱之蜀而屢屢興兵伐魏。結果窮兵黷武、耗盡蜀漢的國力,從而導致蜀漢不可挽回的敗亡命運。甚至還有人以劉禪能在亂世中安享四十餘...
南朝為何始自南朝宋,卻不以東晉或東吳為開端
文|小河對岸 史學界將公元420年南朝宋建立,到公元589年陳朝滅亡為止的這一段時期,稱之為南北朝。南北朝,顧名思義,天下成南北分治之勢,其正統有二。而我們都知道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此六朝為...
三國系列個人評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
蜀漢常備軍10萬,為什麼不發展經濟而一直堅持北伐?
赤壁之戰,天下三分,劉備占據益州,荊州。尤其是當時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戰略,「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然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政權只剩下一州之地,諸葛亮隆中對戰略無法實現,為何...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而是選擇休養生息,蜀國的未來會怎樣?
關於諸葛亮北伐這個舉措,後人各有評論,褒貶不一。諸葛亮北伐是把雙刃劍,用對了能給對手造成致命傷,用錯了自己的損失會更大,根據諸葛亮的戰績來看應該是自己這方的損失更加慘重。如果諸葛亮不北伐,好好發...
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堅持北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自諸葛亮嗎?
蜀漢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最終以諸葛亮病死軍中而宣告失敗。那為何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三國蜀後主劉憚即位後,諸葛亮蜀國主政,屢次興兵北伐,但勞而無功,心力交瘁,最終身隕征途,常使人慨嘆不己!...
三國中誰的正統性最強?論裝備,劉備還不算最差的
今天我們跟大家聊聊三國中,誰才是正統。在《三國志》里,是將曹魏當成正統的,因為三國志裡面,曹操家是《紀》,劉備孫權都是《傳》。這是可以理解的,三國志作者陳壽是在晉朝滅東吳時開始寫三國志,創作期間...
為何三國的正統政權是曹操的魏國,而不是劉備的蜀漢?
中國古代的政權都講究順應天命,追求正統。早在夏朝建立之前,堯舜禹相繼禪讓,這就是正統政權的一種傳承方式。商滅夏,周滅商,秦漢相繼,直到三國時期,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長時間的「三個政權」並立的局面。
後出師表是孔明所寫嗎?
出師表分前後,但《後出師表》的作者史學界有爭議.不過較多歷史學家認為《後出師表》非諸葛亮所做,我個人也認為《後出師表》為後人假託的.這很明顯,諸葛亮寫的《出師表》(或稱《前出師表》)寫的十分懇...
三國演義掩飾的一段黑歷史:劉備為稱帝,讓一個活人「被死亡」!
諸葛丞相和王司徒的驚天辯論,估計大家早已耳熟能詳。兩位老人家不辭辛勞在兩軍陣前高聲激辯,實際上一開始圍繞的還是雙方政權合法性的問題。只是後來丞相把辯論變成了一場人身攻擊的罵戰,以致王司徒含恨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