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與曹魏的正統之爭 劉備、諸葛亮都感覺心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遇天下分裂,「正統之爭」總是各方爭執的焦點。

在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丞相王猛與符堅之弟--符融都勸導苻堅勿征伐東晉,其反對的理由就是東晉雖僻處江南,但是為華夏正統,人心向晉,不宜征討。

然而,同樣為偏安一隅的政權--蜀漢,雖也宣稱是對大漢的繼承,卻長期被排斥在正統王朝之外。

關於王朝更迭,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禪讓傳承(如漢魏晉宋齊梁陳,北魏-東魏-北周-隋唐-梁唐晉漢周-宋);另一是通過革命取代(如漢、明等)。

所以,從中就可以看出「禪讓」是王朝更迭的最為主體的形式。

雖然,此種「禪讓」(被迫)已經變質,而不再是傳說中堯舜禹的那種主動讓賢。

但是如果否認「禪讓」為王朝的正統傳承的話,那麼我國歷史上也就沒啥正統王朝了。

民國歷史學家孟森就曾說過:「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

所以,顯然是不能把通過「禪讓」而繼承的王朝排斥在正統之外的。

而在歷史上占據主導的儒家思想,亦是主張「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

不但不反對改朝換代,反而將傳說中的堯舜禹那種禪讓視為楷模,也就更難否認「禪讓」為非正統傳承了。

對於三國時期曹魏與蜀漢的正統之爭,其實自魏晉到隋唐都沒有任何異議。

陳壽在編修《三國志》時,即以曹魏為正統,故記曹操、曹丕等為《武帝紀》、《文帝紀》等。

而記劉備、劉禪則為《先傳》、《後傳》。

自司馬遷的《史記》首創「紀傳體」之後,後世的史書亦大體採取「紀傳體」,將正統皇帝傳記的稱為《某帝紀》,而非正統皇帝的皇帝則稱《某主傳》。

而從魏晉到宋齊梁陳,都是有明確的禪讓程序的,否定了曹魏的正統性,也就從根源上否定了兩晉到宋齊梁陳的正統性。

其實,回到三國時期的蜀漢與曹魏正統之爭,就連劉備與諸葛亮也都會感覺心虛。

諸葛亮在其《後出師表》中寫道:..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

漢、賊不兩立,漢與賊顯然沒有兩立,而是通過禪讓完成了王朝更迭。

劉備的蜀漢,雖打出了「匡扶漢室」的旗幟,但成就的也不過是劉備的帝王之志而已。

劉備與曹操、曹丕其實並無本質上的區別,即便劉備打敗了曹操、曹丕,劉備也不會還政於漢獻帝。

再則,劉備政權的國號雖然叫「漢」,卻被稱為「蜀」,就在於其只有打敗曹魏、還於舊都,才能稱作為「漢」。

不然偏安於蜀地,就失去了其政權的正統合法性,而只能被視為地方政權,被稱作為「蜀」,這也是諸葛亮定要與曹魏死磕到底的原因所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系列個人評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

後出師表是孔明所寫嗎?

出師表分前後,但《後出師表》的作者史學界有爭議.不過較多歷史學家認為《後出師表》非諸葛亮所做,我個人也認為《後出師表》為後人假託的.這很明顯,諸葛亮寫的《出師表》(或稱《前出師表》)寫的十分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