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既是個英雄也是個梟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英雄者,才勇過人,無私忘我,很很強的氣質,百折不撓;梟雄者,驕悍雄傑之人,多指強橫有野心之人。

《三國志.周瑜傳》: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三國演義》二十一回「青梅煮酒論英雄」里寫道曹操說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以曹操驕傲的個性,能讓他稱讚,劉備顯然也有其過人的一面。

為什麼說劉備是英雄呢?大部分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認為劉備很窩囊,他大半生都是在漂泊,都是投靠別人,而且早先劉備實力不夠,一直都是硬傷,經常出現的情況就是「先主敗績」,「先主大敗」。

然而這些挫折並沒有壓垮劉備,劉備曾說過:備若有資本,天下祿祿之輩,誠不足慮也。

可見劉備還是很有英雄氣概的;劉備雖然沒有什麼像樣的戰功,經常性被別人打的大敗,但是劉備也沒用氣餒,這點確實令人敬佩。

劉備有英雄的志向,英雄之氣,英雄之魂,英雄之義。

劉備不向曹操那般高談闊論,肆無忌憚,但是劉備忍氣吞聲的背後,依舊蕩漾著一股英雄氣,只是這股英雄氣在骨子裡。

劉備的堅韌不拔,有英雄的志向。

於是劉備就不會甘於人下,他不斷的調整策略,尋找機會。

《三國志》對劉備的評價很高,劉備確實是個英雄。

劉備為什麼還是個梟雄呢?首先劉備沒有深厚的家世和背景,劉備依靠自己的能力開創了自己的基業;其次,劉備具有梟雄的潛質。

雖說人窮志短,但是劉備從來都是百折不撓,不甘心曲於人下。

雖然沒有根基,投靠依附他人,劉備卻從來沒有忘卻自己的目標並一直努力;最後,就是劉備具有成為梟雄的才幹和氣量。

劉備識人用人的確有一套,是為人所稱道的,令人敬佩。

陳壽《三國志》這樣評價他:「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

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當時的陳登:「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

」後來的朱敬則:「蜀先主抱英濟之器,無角逐之材。

遠竄荊蠻,畏曹公之神武;奄有庸蜀,乘劉璋之政衰。

國小人夷,風頹俗陋。

」歷代對劉備的評價都不錯,劉備確實有其稱道之處。

劉備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讚,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視以寬仁厚德待人,與那些殘民以逞、暴虐嗜殺的軍閥判然有別,因此而爭取到了人心;其次劉備也是個有志向,有抱負的人,三國亂世,群雄逐鹿,講究的是實力,劉備缺乏一些先天的條件,但是憑藉後天的努力,三分天下,可見他還是有些能力和手段的。

由此可見劉備既是英雄也是梟雄。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

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軍赤壁之戰是被火攻大敗而歸嗎

想必提到赤壁之戰大家並不陌生,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率百萬大軍攻打東吳,卻被火攻之計燒的大敗而歸,最終軍卒所剩無幾,曹操因此差點丟掉了性命,吳蜀並肩作戰,為了這場惡戰可是煞費苦心,舌戰群儒、龐統獻計...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中不同的劉備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蜀國的政治領袖——劉備(字玄德)。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被塑造成一個愛哭哭啼啼,性格優柔寡斷的老實人。其實他是個有遠見,有雄略的君主,也是有韜略武功的人物。在三國志中,曾對劉備有過這...

經常投靠他人最後卻開創了自己的基業

英雄不問出處。歷史上很多英雄豪傑起家的時候,都是依附某一個集團或者政治勢力,大多數英雄都有更換門庭的歷史。有那麼一位英雄,他更換了很多門庭,最終卻開創了自己的基業。他就是劉備,劉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