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打算遷都洛陽,趙光義反對說了五個字,趙匡胤立刻放棄遷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大宋王朝,以汴梁為首都,也就是今天的開封。

趙匡胤剛剛稱帝的時候,天下並不太平,考慮到汴梁在軍事上無險可守,易攻難守,宋太祖趙匡胤計劃先行遷都洛陽,隨後向西遷都長安。


趙匡胤將遷都的想法提出來之後,遭到了百官的一致反對。

百官認為汴梁占據「天下之要會」,汴梁北據黃河,南通江淮,西控河南、陝西,東接山東。

河流在這裡作放射狀向南北分流,可開鑿運河,連接南北河流,位置顯得更加重要。

早在唐朝時期,人們就發現了汴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韓宏曾說:「大梁(今開封)襟帶河汴,控引淮泗,足以禁制山東。

」唐朝滅亡之後,五代的每一位君主都對汴梁十分看重。

後唐郭崇韜說:「汴州關東衝要,地富人繁」。

石敬瑭對後唐皇帝李嗣源說:「大梁,天下之要會也。

」公元936年,石敬瑭滅後唐,建立後晉,兩年後便以汴州為東京開封府,定為首都。

汴梁雖然在經濟上優勢明顯,但趙匡胤是職業軍人出身,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都城在軍事上的安全性。

汴梁地處河南中部,四周沃野千里,根本無險可守,難以御外。

宋朝建立之後,在都城汴梁周邊,必須常駐數十萬大軍以代替山河之險。

這將成為朝廷一項重大的財政負擔,趙匡胤說:「吾欲西遷,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趙匡胤打算將首都西遷,憑藉山河的險要,就可以裁減不必要的士兵,減輕國家負擔。

效仿周朝、漢朝、唐朝一樣,成為一個強大的帝國。

群臣激烈的反對並沒有打消趙匡胤遷都的想法。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晉王趙光義站了出來,趙光義對太祖只說了一句話:「在德不在險。

趙匡胤一時語塞。

群臣的意見趙匡胤可以不聽,可晉王趙光義的意見趙匡胤還是要重視的。

最後趙匡胤只得放棄了遷都的打算。

趙匡胤考慮得比較全面,比群臣和趙光義更有眼光,他在晉王趙匡胤走了之後,曾對人說過:「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結果不幸而言中,僅僅過了一百多年,北宋首都汴梁就被金國輕易攻破,北宋滅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北宋百年的積貧積弱,禍根從此時埋下

關注↑↑史磕郎↑↑,死磕歷史!北宋末年,吏治腐敗民不聊生。外表光鮮的大宋朝天已經腐朽不堪,崛起於白山黑水的女真人像烈火一般席捲了中原大地,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被胡人擄走,堪稱是漢族政權的奇恥大...

趙宋風流(十七)——在德不在險

五代期間,長安由於唐末軍閥混戰逐漸敗落,關中地區漸顯蕭條,因此開封一直作為都城。但開封地處平原,無險可守,特別是契丹占據燕雲十六州,居高臨下,可以縱馬馳騁,以至於大宋不得不廣種樹木以抵擋契丹騎兵...

北宋未遷都長安,留下百年大禍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大宋王朝,定都河南開封。考慮到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為難」,趙匡胤曾擬先遷都洛陽,後遷都長安,但遭到群臣及晉王趙光義極力反對,遷都計劃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