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版《獵場》劉備如何面試諸葛亮,老闆和員工都要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關、張「三顧茅廬」請孔明出山,當蜀國集團的CEO,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被傳為一段佳話。
故事發生在遙遠的207年,當時劉備47歲,當旗了益州的州長;而諸葛亮當時27歲,早已名聞天下,有「臥龍」之號。
這個故事不僅是劉備請CEO這麼簡單。
從現代管理學角度來看,那就是一次面試。
是劉面試諸葛,也是諸葛面試劉,結果決定孔明去不去蜀國集團當CEO。
劉備為什麼需要人才?
曹操的魏國集團和中原集團袁紹在北方比拳頭,劉備在後方偷襲,占領了下邳和沛縣。
曹操大怒,親自揮軍打敗劉備,劉董到荊州找堂兄劉表訴苦。
在那裡遇到徐庶,出謀幫劉備打了幾個勝仗,讓劉備領悟到謀士的厲害。
曹操諜情做的好,有小道消息,得知徐庶這個人才,於是綁架了他母親,騙走了徐庶。
古時謀士對軍隊,不次於當今的職業經理人對公司。
劉董本想趁著行業中老大、老二在互掐,撿的好處,沒想到老大一回頭,原有市場份額都吃掉了。
劉備心裡清楚,他要取得快速發展,擴大自己的地盤,就要找職業經理人,來幫自己。
那二問:劉董需要怎樣的人才?
與曹操相比,劉備的業務能力差遠了。
曹操,朝中大官,有政治頭腦;董卓叛亂時,曹操作為十八路諸侯之一,趁機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華。
而劉備雖然是「皇叔」,但「官N代」的資本早已吃完,從小賣草鞋為生,哪有鍛鍊和展現的機會。
既然領導不行,那麼要招的職業經理人,必須要具備劉備所沒有的能力:戰略眼光、分析思維、管理能力等等。
劉備如何招聘人才?
三國時期,在鬧市街頭貼一張紙就算招聘了。
劉備的民營公司,典型的三無企業(一無資金,二無市場,三無品牌),內部培養來不及,外部招聘找不到,因此選人必須另闢蹊徑,招聘方針也十分準確:
1.打著劉皇叔的旗號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月,要成大業,必須要有響亮的旗號。
劉備雖然能力不足,但是口碑很好,人人提到劉備,都會翹起大拇指,誇他是個好老闆。
2.主動出擊
像劉備這種沒什麼實力的小公司,如果守株待兔,人才自己找上門來的機率,是很低的。
所以他就用熟人推薦、挖別人牆角的方式,來主動網羅人才。
正好,徐庶臨走前,給劉備推薦了他的閨蜜——諸葛亮,也算是內部推薦了。
劉備為什麼情定諸葛亮?
1看學歷
諸葛亮的老師是誰,水鏡先生司馬徽,明師出高徒。
司馬徽是名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等,為人清雅,學識廣博。
諸葛亮名頭響亮,老師又是聞名博導。
2看出身
別看諸葛亮像一個農民一樣「躬耕於南陽」,其實諸葛氏,在荊襄地區是望族,不是布衣,名副其實的官二代。
3看顏值
羅貫中在書中借劉備之眼形容諸葛亮: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陳壽在《三國志》描寫諸葛亮: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
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身材高大,一表人才,而且十分有氣質,簡直就是小鮮肉。
4、看風評
認識諸葛亮的人對他的評價都非常高。
他的老師司馬徽評價他:可比姜子牙、張子房。
當時民間網絡也流傳一句話:「臥龍、鳳雛(龐統),得一人可得天下。
」
5、看能力
諸葛亮整天都待在草廬里讀書,足不出戶知天下事。
劉董向他請教天下大勢,諸葛亮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三分天下。
並且早就為這個目標規劃好了藍圖: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劉備聽完十分滿意諸葛亮的分析,「頓首拜謝」。
通過以上分析,諸葛亮雖是沒有工作經驗的待業青年,但卻是一個高素質人才,既有才學,又有人脈,具備超前的戰略眼光,非常符合劉董的要求。
諸葛亮為何選擇劉備?
首先,老闆要有野心和抱負,才會有員工願意跟你混。
如果老闆只是為了混日子,那還有誰願意跟你干?
劉備是有抱負的,他的抱負和願望很簡單:匡扶漢室。
而他的一生也確實一直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對於老闆來說,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其次,諸葛亮並不傻,大公司沒那麼好進。
是當雞頭,還是鳳尾?諸葛亮早就下好了決心。
曹操有郭嘉、荀彧等一大幫優秀人才,孫權也有周瑜、魯肅等人,人才濟濟不說,員工都快超編了,諸葛亮這樣沒有經驗的應屆畢業生,根本不會受到重視。
但在劉備這裡不同,劉備急需人才,而且對諸葛亮十分重視,親自來邀請。
所以諸葛亮入職劉備集團就能得到重用,可以說是空降CEO,風頭甚至蓋過了公司元老關羽、張飛。
有如此環境,諸葛亮自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就這樣,劉備有情,諸葛亮有意,兩人經過一番面試交談之後,對對方都十分滿意,諸葛亮同意出山輔佐劉備,劉備也成功招到了當時最有名、最厲害的職業經理人諸葛亮。
這對君臣成為了千古佳話,而劉備集團也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吞併了許多小公司,成為了當時市場上,前三的超大集團。
我們從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中看出,應聘和面試都是有技巧的。
老闆該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公司的員工,員工該如何選擇最能發揮自己才華的公司,沒有一套死板的公式,全憑你個人的需要。
最後,不管你是老闆還是員工,都希望你能從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中學到一些技巧,成功招到自己最想要的人才,或者成功進入自己最嚮往的公司。
原來諸葛亮不是劉備三顧,而是自己找上門來的!
對於諸葛亮成為劉備的軍師一說,三國演義中是這樣寫的,徐庶離開劉備,投靠曹操之前,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只之後,劉備三顧茅廬,終於請出了諸葛亮出山。而陳壽在《魏略》中即採用了此說;另一種是諸葛亮「北...
招聘之道:看60後劉備如何挖到了80後諸葛亮?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婦孺皆知,它講述了劉備三邀有專長的諸葛亮入仕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公元207年,劉備生於公元161年,所以他是60後,當時47歲,而諸葛亮生於181年,是80後,當時27歲,...
劉備如何面試諸葛亮?管理層一定要學
從躬耕於南陽,到坐鎮蜀中的丞相,諸葛亮的成功與劉備不無關係。劉備是如何「面試和聘用」諸葛亮的?諸葛亮為何選擇流離的劉備而不是強大的曹操?解讀這段歷史,其情節值得我們現代管理者深思和學習,如何像劉...
三顧茅廬;完美的人事從面試開始
三顧茅廬發生在元207年,當時劉備46歲,諸葛亮26.這是公元三世紀初一個60面試80後的故事,劉備給後世的企業管理展示了一套成熟的招聘流程.首先,劉備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十分明確.
劉備面試諸葛亮的技巧,老闆和員工都要看!
三顧茅廬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佳話。故事發生在公元207年,當時劉備47歲,官拜左將軍領益州牧;而諸葛亮當時27歲,雖然年輕但早已名聞天下,有「臥龍」之號。這個故事不僅僅是劉備請軍師這麼簡單。從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