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三國:孫權為何重用主張投降派的張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張昭,字子布,三國時期吳國重臣。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前,曹操率水路83萬大軍進軍赤壁,東吳上下大驚失色,張昭率領文武百官勸諫孫權投降於曹操。
只有周瑜和魯肅主張戰,最終孫權聽取周瑜的意見,火燒赤壁,保住了吳國的江山。
赤壁之戰,大敵當前,東吳的生死存亡之際,張昭作為東吳的重臣想的竟然不是誓死為國而是主張投降於敵人。
作為投降派的張昭,在赤壁之戰之後為何還得到孫權的重用?
因為張昭不僅對東吳的建設赫赫有功,對孫權穩固東吳更是陳保之勞。
東漢末年,孫策當時割據江南,張昭任命為長史和撫軍中郎將,負責孫策領地上的所有重要事務,幫助孫策平定江東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建安五年,孫策在狩獵時被刺客所傷,臨死前對張昭說:「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孫策死後,因為當時孫權不僅年少,又處於極度悲傷之中,對國家大事毫無主張,孫權作為主公,江東子弟多有不服者,江東一時處於混亂之際。
而張昭不僅沒有取孫權而代之,更是出謀劃策穩定了東吳形勢,更讓孫權在東吳樹立了威嚴。
孫策死後,張昭對外向朝廷上表,讓孫權取代孫策的爵位,對內則下令讓各郡縣各守其職,不得慌亂。
然後鼓勵孫權:「作為繼承人,重要的是能繼承先輩的遺業,使它昌大興隆,以建立偉大的功業。
如今天下動盪不安,盜賊占山蜂起,孝廉你怎麼能臥床哀傷,與常人那樣去放縱個人的感情呢?」孫權聽後,在張昭的攙扶下親自上馬,檢閱軍隊,鼓舞士氣,眾人無有不服。
張昭不僅幫助孫權穩固江東,孫權上位之後,張昭對江東的建設更是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孫權在最初接管江東時,因根基未穩,導致一些不服的人勾結在一起,圖謀造反,張昭親自帥兵平叛了黃巾餘黨起兵,攻破豫章賊帥周鳳。
在政治上,張昭又輔助孫權安撫百姓,東吳逐漸穩定下來。
赤壁之戰,張昭對位孫權的託孤大臣,主張投降,其實是有情可原的,畢竟當時曹操率領83萬大軍,而東吳本身就弱小,軍隊人數更是少之又少,對抗曹操大軍無異於以卵擊石。
還不如,投靠朝廷,保衛東吳呢!雖然最後,孫權沒有聽取張昭的意見,但孫權也不會因為這次張昭主降而記恨張昭,畢竟張昭對自己,對東吳有恩,況且張昭也是位難得的人才,赤壁之戰後,仍然為東吳做出很大貢獻的。
大家好,我是:搞笑扒,關注我,解密更多三國,歡迎轉發和留言說出你認為孫權為何會重用主張招降派的張昭。
孫策死時,周瑜為何要將兵奔喪?
孫權與周瑜,在民間一向被認為是君明臣賢、琴瑟和諧之楷模。兩人合力,一主政事,一主軍事,將江東治理得井井有條,不動如山。建安十三年,曹操挾大軍南下,迫降劉琮,收取荊州,直逼江東。孫權與周瑜君臣定議...
周瑜忽然壯年暴亡,有沒有可能是孫權暗中下的毒手?
建安十五年,正值壯年的東吳大都督周瑜忽然迅速重病不起,不久去世,年僅三十六歲。在三國這個戰亂不停的時代,雖然人的平均壽命都很短,但是作為常年戎馬征戰的人來說,這個年齡還是太年輕了。連一向身體不好...
三國時期,讓吳國舉國上下皆佩服的人,功勞堪比蜀國諸葛亮!
三國時劉備有諸葛亮,五虎上將。曹操有百萬精兵強將,然後最後還能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吳國除了有周瑜這樣的大都督,還有黃蓋,甘寧,程普這些武將外,其實還有一人張昭,他作為吳國的兩朝元老,孫策臨終前敢...
一直被誤解 周瑜非嫉賢妒能者,而且器量還很大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將周瑜與「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聯繫在一起,但歷史的真實卻與之相反,周瑜不僅年紀輕輕便有雄才大略,而且器量廣大,被劉備稱為「萬人之英」。
東吳6大謀臣排名,周瑜陸遜誰更厲害?
在前面兩天我們分別介紹了《三國演義》里蜀國和魏國的六大謀臣,蜀國是諸葛亮一人獨大,而魏國的謀臣特別多,一個比一個厲害,不管怎麼選總會有不同意見的!說到這裡,大夥應該知道咱們今天該聊一下吳國的六大...
東吳重臣張昭滿腹治國之道為何不受孫權重用
張昭,三國時期東吳重臣。公元156年出生於徐州彭城,字子布。張昭年少時便好學,成年後曾經被舉孝廉,但是張昭拒絕了。徐州刺史陶謙慕名察舉他為茂才,也被張昭拒絕了。陶謙認為張昭這樣做是看不起自己,於...
呂范不被吳主孫權喜歡,為什麼還會被重用?
孫權重用呂范的原因呂范是三國時期位居江東的政權東吳的建立者和開國皇帝,他一生雄才大略,在父親和大哥開拓的偉業的基礎上,開疆拓土,廣納賢才,勵精圖治,終於成為和所領導的曹魏以及所統領的蜀漢並存的國...
三國這幾個人,個個足以改變三國歷史,卻個個都早死
熟讀三國的人都應該知道,因為群雄紛爭,所以戰亂四起,自古亂世就出英雄。三國戰亂上達百年,名將、名仕更是多不勝數。蜀、吳、魏分別有五虎上將、諸葛亮、龐統、法正、魏延、周瑜、陸遜、呂蒙、魯肅、荀彧、...
周瑜曾打算割據荊州脫離孫權?
【導讀】在赤壁之後,周瑜的名聲如日中天,在江東甚至隱隱然有凌駕於孫權之上的勢頭。那麼周瑜真有打算割據荊州脫離孫權嗎?曹操在退兵之後曾經給孫權寫信,說:「赤壁之戰,只不過是因為我軍流行疾病,孤燒船...
面對曹魏大軍,為什麼荊州劉琮選擇投降,而東吳孫權卻要抵抗呢?
公元208年7月,曹操見自己訓練的水師頗具成效,再加上荊州劉表病重,於是他決心率大軍南征。8月,劉表在襄陽去世,劉表次子劉琮繼任荊州牧。9月,曹操已大軍壓境,劉琮在蔡瑁等人的建議下,出城投降曹操...
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
三國時期,英雄人物輩出,曹操、諸葛亮、劉備、孫權、周瑜、關羽、張飛??他們在短短的幾十年中,縱橫捭闔,共同演繹了一曲盪氣迴腸的「忠義、信義、仁義、恩義、俠義」之歌,留給後人的是無盡的神往和慨嘆。...
三國時期的重名人物,猛將黃蓋被民眾驅逐?張昭是張承的三弟?
在一個時代,除了皇帝之外,同名同姓的人數不甚數,但是能同時被史書記載的人物就比較稀少了。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把這些同一時代的重名人物經歷比較一下,就會發現很有趣的事情。比如下面這五對三國時期的重...
孫權用計讓諸葛亮幫了他大忙,此計成就了人盡皆知的傳奇故事!
諸葛亮千百年來都被中國人看成是智慧的化身,神一樣的存在,就是這樣一個聰明人,也曾被孫權用計利用過,成為孫權的棋子。孫權還藉助諸葛亮的能力威懾江東群臣,從此威震江東數十年,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格...
東吳給人的存在感很低,但東吳憑什麼能抗到最後?
魏有勢統,蜀有道統,吳國屬於閏位政權,標新立異,清新脫俗~~~吳稱帝最晚,最為淡定,始終堅定不移地打著襄助漢室的騙小孩大旗,先後有鄭泉、馮熙等「偉大」的外交官維護吳國光偉正的形象,其中鄭泉使劉備...
張昭在東吳的地位和周瑜不相上下,他為何後來不被孫權重用
我們知道三國時期的吳國實際奠基者是孫權的哥哥孫策,孫策為人驍勇而且善於籠絡人心所以在他南下的時候很快就占據了江東。然而不幸的是孫策就在自己創立江東基業後不久便被仇敵行刺,當是孫策剛占據江東而且...
周瑜擊敗曹操百萬大軍不久後就死了:孫權身邊的人為何都沒好下場
在三國的歷史上,前期的孫權可以說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比如他支持周瑜聯合劉備、諸葛亮抗擊曹操的水陸大軍,最終保衛了江東的安全,在比如說,他曾經還率軍攻打合肥等等。可以看出孫權還是比較有作為的。
孫策留下一重臣,才能過人,在江東威望最高,卻不被孫權重用!
(說歷史的女人之三國系列第16期) 此人在《三國演義》中的角色一直處於幾乎被忽略的地位,他就是張昭。張昭大概出現的兩次也只是為了凸顯諸葛亮的厲害,最為明顯的一次就是赤壁之戰前,劉備方面為了聯盟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