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這幾個人,個個足以改變三國歷史,卻個個都早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三國的人都應該知道,因為群雄紛爭,所以戰亂四起,自古亂世就出英雄。

三國戰亂上達百年,名將、名仕更是多不勝數。

蜀、吳、魏分別有五虎上將、諸葛亮、龐統、法正、魏延、周瑜、陸遜、呂蒙、魯肅、荀彧、程昱、賈祤、五子良將等名將名仕,小編並為盡說。

更依附正史整理出三國那些英年早逝而能力超群的名仕,如果他們不死也許三國會是另一種可能!

其五:孫登。

東吳孫權的大兒子。

字子高,孫權稱帝後,立孫登為太子。

赤烏四年五月卒,年僅三十三歲的孫登臨終上書給孫權提出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建議。

更是推薦步騭、朱然、全琮、朱據、呂岱、吾粲、闞澤、嚴畯、張承、孫怡等多位優秀的人才。

更為吳國大業進行了詳細的發展藍圖,全都呈與孫權,孫權看到此文章後,悲傷更是難以言表,只是對天長嘆啊,吳運不盛啊。

孫登

其四:曹沖。

人稱神童,從小就習的曹沖稱象的故事,對此人無不惋惜啊。

曹沖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

可惜的是卻在13歲時就不幸夭折了。

曹沖不死的話,我想很大可能曹操會傳位與曹沖,而曹沖為魏主不知道會是怎樣的魏國了。

曹丕也曾感慨道:「我弟弟曹沖還在,何有我今天啊」。

曹沖之才比其當年的小孫權有過之而不及哦,由此曹沖登上魏寶座,也許就沒司馬懿什麼事了。

曹沖

其三:周瑜。

20歲不到就輔佐孫策平定江東半壁江山,更是和孫策分別娶到大小喬,可謂事業、家庭都是非常令人羨慕的。

三國鼎立的赤壁一戰,更是以幾百隻草船燒的曹操八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赤壁之戰也帶他走向事業的巔峰。

其實周瑜的死有兩種說話,其一:三國演義的諸葛亮三氣周瑜,把周瑜活活的寫成了妒才如仇的人,更是說出「既生瑜何生亮」的話。

其二:也是正史記載的,周瑜得疾病而死,可謂天妒英才啊。

讓吳國看著有點希望又破滅了。

周瑜

其二:孫策。

東吳可謂是他一手打下的,,極像當年楚霸王項羽,故人稱小霸王。

更是東漢末年那個時代幾乎無人能敵的存在。

才17歲,就跟著孫堅南征北戰。

短短几年時間,就平定江東之亂。

袁術也曾感嘆「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

曹操也曾這樣說「獅兒難與爭鋒」之語。

可見孫策當時的威望值高啊。

令人惋惜的是威鎮江東的「小霸王」,沒有戰死沙場,而是死在叛將刺客之手。

梟雄之才才開始就默默的結束了。

臨死亦然能將吳主傳給孫權,也可見孫策之大義、大智也。

不然更看不見三國鼎立之勢了,說不定曹操早統一天下了。

孫策

其一:郭嘉,最能夠改變三國歷史的人,曹操謀士極善於出謀劃策,料敵如神,人稱鬼才。

還能慧眼識明主。

追隨曹操11年,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汗馬功勞,可以說是居功至偉的。

他死之後,曹操就赤壁大敗,不僅讓曹操感嘆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的話語。

可見他當時在曹操軍事上的重要位置,以及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如果當時還在,曹操就不會有赤壁之敗,其實曹操赤壁之敗,敗得是他的自大,認為當時東吳和劉備根本沒有勝他的可能而已。

可以這麼說郭嘉的死是直接導致三國鼎立的原因,有他在曹操赤壁決定不會敗。

民間還流傳: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得傳言,自然是准基三國第一謀士之稱。

如果郭嘉不死,曹操是極有可能統一天下,何至於三分天下呢!

郭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三個謀士如果沒有英年早逝,三國將更加精彩

原標題:這三個謀士如果沒有英年早逝,三國將更加精彩三國時期正逢亂世,但是也人才輩出,各個勢力都有自己的謀士武將,可以說為了爭奪地盤而鬥智鬥勇。像曹操就有五大謀士,吳國雖然不及曹操但是也有魯肅、張...

可惜他們英年早逝,不然三國歷史會很不一樣

三國里,有的人才本應大放異彩,在史上留下更多的故事。奈何英年早逝,他們綻放的時間太短,人們看到的他們的精彩也很少。如果這些人才能夠長壽些,那三國歷史是否會大不一樣。這不僅是當時三國里的人物所想像...

若不是英年早逝,這幾位可以改變三國的局勢

三國的歷史很精彩,其中有些人物,若不英年早逝的話,完全有能力改變三國的局勢。孫堅的兒子孫策,是一位很有能力的統帥,16歲的時候,就做了一件驚動天地的事情,那就是平定了東吳。雖然孫權的能力也很強,...

盤點一下三國演義中英年早逝的人物

人們對三國的理解大多數是來源於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成就不在於歷史的傳承,更多的在於軍事政治描寫和人物塑造上,三十六計在三國演義運用到了極致,人們在看過三國演義之後,往往會後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