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一個盤剝百姓的酷吏?他主張的嚴刑峻法是不是太過份了
書接上文。諸葛亮受劉備禮賢下士、三顧茅廬之恩遇,便罷耕隴畝、「初出茅廬」,遷居於小城新野,盡心竭力的輔佐劉備。二人風柳相依、雲月相伴,幾近形影不離,談天下之事、謀霸業之途,真如劉備所言的「孤之有...
書接上文。諸葛亮受劉備禮賢下士、三顧茅廬之恩遇,便罷耕隴畝、「初出茅廬」,遷居於小城新野,盡心竭力的輔佐劉備。二人風柳相依、雲月相伴,幾近形影不離,談天下之事、謀霸業之途,真如劉備所言的「孤之有...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突然之間得重病而死,他7歲的兒子柴宗訓在宰相范質的扶持下繼承帝位,是為恭帝。對於後周來說,此時的政局極為不穩,出現了「主少國疑」的局面。
自唐代中後期以來,長安和洛陽屢遭戰火的襲擾,安史之亂、唐末農民起義以及藩鎮割據戰爭,一次次戰火讓東、西兩都早已人口減少、經濟凋敝。五代之中,除了後唐定都洛陽之外,其他的四個朝代都定都開封。
文 | 江隱龍 東漢末年的亂世漸漸走向三足鼎立,其實是個非常意外的結局。諸葛亮的「隆中對」固然極具戰略眼光,但其實早在其出山輔佐劉備的八年前,魯肅就已經向孫權提出了「榻上策」——也正是周瑜所堅持...
劉備伐吳是為關羽報仇,諸葛亮的態度是反對伐吳,其實這個是小說人的議論,大家習慣於這麼認識。主要是由於伐吳失敗了,文學作品為了維護諸葛亮的完美形象而虛構了這一幕。其實諸葛亮他不是反對伐吳,而是主張伐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