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擊敗曹操百萬大軍不久後就死了:孫權身邊的人為何都沒好下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三國的歷史上,前期的孫權可以說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比如他支持周瑜聯合劉備、諸葛亮抗擊曹操的水陸大軍,最終保衛了江東的安全,在比如說,他曾經還率軍攻打合肥等等。

可以看出孫權還是比較有作為的。

不過,晚年的孫權變得越發殘暴,統治風格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其實早在這之前,就有人說,周瑜,呂蒙等人就是因為孫權的緣故而去世的,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來看周瑜,他本是孫策的託孤之臣,在赤壁之戰一舉擊敗曹操百萬大軍。

在演義中,周瑜在赤壁之戰後,勸說孫權實施美人計意圖奪取荊州,最終失敗,不久後,周瑜就去世了,有人藉此認為這與孫權給他施加壓力有一定關係。

其次,我們可以看呂蒙的經歷,他是東吳第三任大都督,同樣受到了重用,通過白衣渡江擊敗關羽,奪回荊州。

為東吳立下大功。

可疑的是,他在荊州勝利後不久,在慶功宴過後不久就一命嗚呼了,由此還讓後世產生了一些聯想,認為他的死跟孫權有很大關係。

後來,劉備興兵討伐吳國,陸遜臨危受命,成為大都督,既擊敗了劉備的東征大軍,同時打敗了魏國的入侵,可惜最後因太子之事被孫權逼迫至死。

以上我們說的都是武將,再來看看文官的結局如何。

魯肅且不說立下多少功勞,但最終還是死在了任上,對於另外一個元老級人物來說,張昭確實比較可惜。

此人是孫策的託孤重臣。

不過,孫權掌權之後,卻並不怎麼重用張昭,其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孫權曾兩次要設立丞相,當時眾人都推舉張昭,但是孫權總是找一些接口沒有採納,最終還是任命了孫邵和顧雍。

後來張昭離開核心權力圈,最終壽終正寢,不過,在晚年的孫權,因為種種原因死了不少朝中重臣,這些人的死多多少少跟孫權有一定聯繫。

有人認為,相比之下,劉備就好很多,除了五虎上將和謀士諸葛亮等人外,關羽和張飛是死於非命,但是其他人都是壽終正寢的。

也許,我們從三國的這一段歷史看,能夠總結出一些經驗教訓,一個好的領導對於員工的成長幫助是很大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閒聊東吳四大都督周瑜 魯肅 呂蒙 陸遜

自古就說江東子弟多才俊 三國時期的東吳 在演義似乎是戲份最少的一國 (蜀國光壞太大 魏國曹操太顯眼)但江東的人才不少 文有張昭闞澤顧雍 武有甘寧凌統太史慈 當然 在江東首推的除了英年早逝的小霸王...

生子當如孫仲謀!從孫權身上學如何當老大……

三國時代,是許多歷史愛好者都十分熟悉的一段時期。仁義無雙的劉備,雄心壯志的曹操,義絕關羽,智絕諸葛亮……這些人物大家都耳熟能詳。可魏蜀吳三足鼎立,卻有一位君主經常性被我們遺忘,他就是孫權。李宗吾...

東吳四大都督:一人被氣死,三人病逝!

在三國歷史上,相對於曹操、劉備兩大勢力,孫權這一邊的人物,在總體歷史知名度上稍遜一籌。一方面,曹操是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一方,占據了北方中原,人才濟濟。另一方面劉備建立的蜀漢,打出了匡扶漢室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