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與司馬懿第一次交手,十人有九人猜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交手,是《三國演義》的重頭戲。
一談到這裡,有人立馬會想到諸葛亮六出祁山,與司馬懿鬥智鬥勇。
但諸葛亮與司馬懿的交手,卻並不只是六出祁山。
諸葛亮二出祁山時的對手,並不是司馬懿。
而在他三出與四出之間,司馬懿還曾入寇西蜀。
談到兩人第一次交手,熟讀《三國》的人多半知道,那是諸葛亮在一出祁山之前,怕司馬懿成為蜀中之患,採納了馬謖的離間計,使司馬懿遭魏主曹睿猜忌,被罷歸田裡,削職回鄉。
但很負責任的說,這個回答是錯誤的。
諸葛亮與司馬懿第一次交手,要比這早近十年。
沒錯,兩人第一次交手是赤壁之戰後曹、劉、孫三方的荊州之爭,結果是:諸葛亮大意失荊州,司馬懿完勝,東吳搶奪了勝利果實。
交手的背景
漢獻帝建安24年,劉備從曹操手中奪取漢中,自立為漢中王。
這時,他的地盤包括巴蜀、漢中以及荊州大部,其勢力達到了鼎盛。
這一成果的取得,當然是劉備實施諸葛亮「隆中對」的結果。
按照「隆中對」的規劃,劉備第一步應先占荊州立足,第二步再進取益州,第三步則是等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從荊州進取宛、洛,劉備本人則自益州出秦川,兩路並舉,北伐中原,光復漢室。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標誌著已經完成了前兩步,接下來該著手第三步了。
不料,劉備自立為王的消息傳到許都,惹得曹操大怒,一邊大罵「織席小兒,安敢如此」,一邊盡起傾國之兵,要赴兩川與劉備決雌雄。
曹操此舉,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雙方一番大戰,看來是不可避免了。
司馬懿出招
就在曹操怒不可遏,要與劉備一決雌雄之時,卻有一人挺身而出,將其勸止住了。
沒錯,此人正是司馬懿。
他是這麼規勸曹操的:
「大王不可因一時之怒,親勞車駕遠征。
臣有一計,不須張弓只箭,令劉備在蜀自受其禍;待其兵衰力盡,只須一將往征之,便可成功。
」
曹操一聽這話大有來頭,當即恢復冷靜,忙問是何妙計。
司馬懿拱手答道:
「江東孫權以妹嫁劉備,而又乘間竊取回去;劉備又據占荊州不還:彼此俱有切齒之恨。
今可差一舌辯之士,齎書往說孫權,使興兵取荊州;劉備必發兩川之兵以救荊州。
那時大王興兵去取漢川,令劉備首尾不能相救,勢必危矣。
」
曹操細一琢磨,先借刀殺人,再趁火打劫,此計果然大妙,當即修書一封,令滿寵為使帶去江東拜會孫權。
孫權接到曹操致書,一時猶豫不決:曹操想滅劉備,不自己動手,卻來攛掇東吳;但東吳要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這也是不可多得的良機。
孫權經與群臣商議,最終定下的計策是:先請曹操派曹仁出馬,與關羽在襄樊開打,東吳趁機取荊州,與曹軍兩面夾擊關羽。
曹操聞訊大喜,當即令曹仁著手準備與關羽開戰。
諸葛亮的應對之策
很快,曹操與孫權的齷齪事被西蜀間諜探知,飛馬入川匯報漢中王。
劉備聞訊大驚,忙請孔明前來商議。
接下來諸葛亮瀟洒出場,仍是一如既往的淡定、從容:
「某已料曹操必有此謀;然吳中謀士極多,必教操令曹仁先興兵矣。
」
劉備收回了吃驚,一切不出軍師所料,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你就趕快揭開謎底吧。
「可令雲長先起兵取樊城,使敵軍膽寒,自然瓦解矣。
」
軍師素來料事如神,劉備當然照辦了。
他馬上遣使荊州,令關羽起兵攻打襄樊,與曹仁開戰。
後面的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攻克襄陽,威震華夏,嚇得曹操想遷都。
正如諸葛亮所料:敵軍膽寒。
但再接下來,事情就不對了。
按照諸葛亮當初的判斷,「敵軍膽寒」之後還應有一個「自然瓦解矣」,但現在敵軍膽是寒了,卻不僅沒有自然瓦解,而且東吳呂蒙還白衣渡江,攻克荊州,從後方端了關羽的老巢。
這完全超出了諸葛亮的預料。
諸葛亮:這……不對……容我先捋一捋。
在諸葛亮捋清楚之前,荊州盡入東吳孫權之手,關羽父子遭擒,慷慨就義。
荊州之失,誰之過?
一直以來,人們將劉備丟荊州歸罪於關羽,稱「關羽大意失荊州」。
但平心而論,在這場三方角力之中,關羽遠不如諸葛亮大意。
諸葛亮、劉備作為決策者,躲在成都,遙相指揮,根本未料到東吳偷襲一事。
諸葛亮根本沒把曹操、東吳眾謀士放在眼裡,以為關羽一取樊城,就會「敵軍膽寒,自然瓦解」,這才是名副其實的輕敵、大意。
反觀關羽,在出兵之前為防東吳偷襲,起碼「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選高阜處置一烽火台,每台用五十軍守之;倘吳兵渡江,夜則明火,晝則舉煙為號」。
就一般智商而論,這已算是考慮周詳了。
況且,關羽和呂蒙、陸遜等人比智商,即便失敗,也情有可原。
劉備失荊州、關羽被殺的罪魁禍首,明顯是諸葛亮的大意。
在與司馬懿第一次交手之中,諸葛亮就已經明顯敗下陣來。
這還是劉備集團勢力鼎盛之時。
等到十年後,蜀漢人才喪盡,諸葛亮再去對戰司馬懿,當然就更不是對手了。
關雲長大意失荊州,到底是誰的錯
民間有句俗語叫「關雲長大意失荊州」。說的是三國時期大將關羽據守荊州力攻樊城時被東吳呂蒙白衣渡江襲了荊州,而自己也被迫敗走麥城,最終遭擒被殺。那麼,荊州之失,僅僅是關羽一人之過嗎?或又是誰的錯?
關羽真的是因為大意才失的荊州嗎?背了一千多年的鍋該卸下來了!
文 | 金俊傑,簡書作者有句話叫「馬虎失街亭,大意失荊州」。說的是馬謖失街亭,關羽失荊州這兩件事。這兩件事又被認為是因疏忽大意剛愎自用而造成失敗的典型事跡。先不提馬謖。每次聽說大意失荊州這句話。...
「關羽大意失荊州」給我們留下的啟示
荊州,是劉備戎馬半生後好不容易在軍師諸葛亮的謀划下得到的一片重要戰略要地,當時劉備伐蜀,手下大批謀士、將士都開往西蜀,先滅成都劉璋,再戰漢中張魯,退曹操。一系列艱苦卓絕的戰鬥下來,終於平定了巴蜀...
大意失荊州的歷史懸疑:並非只有關羽對東吳大意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稱漢中王,任命關羽為前將軍,並賜給他符節和斧鉞。在荊州的關羽率領軍隊攻打樊城的曹仁,曹操派大將于禁協助曹仁,結果曹軍大敗,于禁戰敗投降,將軍龐德投降。正當關羽名聲大振,曹魏政...
歷史上這些精彩的計謀,讓人捉摸不透,你知道嗎?
司馬懿的驅虎吞狼之計最為精彩,雖然歷史上有多人都提出過類似的計策,但要數司馬懿這招最為致命。司馬懿不僅憑藉這一招徹底扭轉了曹操的頹勢,還得到曹操的賞識,並讓他從一個小小的主薄逐漸走到曹魏的政治前...
第一回合較量,諸葛亮輸掉蜀漢半壁江山,臥龍與冢虎之爭(上)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和司馬懿,這一對對手之間的鬥智鬥勇十分精彩,他們在號稱「天下之奇峻,地扼蜀隴咽喉」的祁山展開了一次又一次的較量。其實,他倆第一次隔空較量,早在襄樊之戰前就開始了……。
假如當年是趙雲鎮守荊州,荊州是不是就不會丟失了?答案讓人意外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關羽讓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之後,他覺得後方沒有什麼問題了,於是就率駐紮在江陵的大部分荊州軍隊,將襄陽、樊城分別包圍起來。雖說是包圍兩城,但實際上關羽主攻的是樊城...
大意失荊州?大家都誤解關二爺了
提到關羽,相信大家一定都不會陌生。作為劉備集團中的頭號大將,關羽在三國中的地位是非常的高的。但是,一些蜀漢黑們總是喜歡拿關羽大意失荊州來說事,貶低關二爺的軍事能力。但是,關羽失荊州真的是因為大意嗎?
文史宴:這場勝仗雖然輝煌,卻害了關二哥的性命
文/王海名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優秀的統帥在作戰的同時還要關注戰爭結果對戰略局勢的影響,一場戰役的影響也要放到戰略層面看待,而不能僅停留於戰術層面。關羽水淹七軍一役,戰果輝煌,同時也打破了曹孫劉三家...
他該不該為劉備爭奪天下出局背鍋
他該不該為劉備爭奪天下出局背鍋 建安24年(公元219年),劉備親率大軍在占領漢中之地後,進位漢中王,關羽被封前將軍,假節斧。是歲,時羽攻曹公將曹仁,水淹七軍,擒于禁於樊城。採納之計,一面調五萬...
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嗎?
我們先簡單交代一下關羽失荊州的大概情況。荊州七個郡。魏、吳各占幾個郡。關羽據守的荊州實際只有零陵、桂陽 、武陵、長沙四郡。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
關羽大意失荊州,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在《三國演義》里,我們都知道,關羽大意失荊州,導致自己兵敗被殺,同時也打亂了諸葛亮的軍事戰略構想,那就是東和孫權,北拒曹操,待天下有變,關羽帶領荊州兵馬收復中原,劉備帶領益州的兵馬出祁山,平定...
孫權想偷襲荊州,曹操向關羽送信告密,關羽為何不信?原因很無奈
赤壁之戰後,劉備成功占領了荊州,荊州在當時是十分重要的軍事要塞,必須派一員大將鎮守。在劉備和諸葛亮的商議下,決定將鎮守荊州的重任交給關羽,不過此時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都沒想到關羽竟然會因為荊州而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