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火燒連營後蜀漢實力大減,為何孫權還要低聲下氣的求和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三國的朋友這個場景一定印象深刻吧,關於羽守荊州結果被東吳斬殺。

其後張飛想為二哥報仇,卻因虐待下屬被殺。

自此蜀漢最重要的兩個大將隕落,也標誌著蜀漢開始走下坡路。

而劉備因種種原因(後面文章我會說明原因),集結大軍反攻東吳,結果又遭到東吳名將陸遜的反擊,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此戰蜀漢實力大減,可為何孫權卻在風頭正盛時,低聲下氣的求和呢?

首先當時的東吳仍然是三國中最弱的一方,蜀漢雖然沒了關張二將,卻還有趙雲、馬超、黃忠、魏延等早就成名的猛將。

再者蜀漢深居川蜀重地,易守難功攻,有源源不斷的兵力,從諸葛亮數次北伐投入的兵力就知道了。

其次同為三國中的雄住主,孫權對劉備太了解,他就是個打不死的小強。

以他的性格,如果不處理好此事,等到他回成都修養一段時間,肯定會捲土重來。

再說東吳和蜀漢最大的矛盾,就是荊州這塊東吳的門戶,現在已經拿來,沒必要再和他耗下去。

畢竟一旁還有更大的曹魏。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孫權並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並沒有覺得這次大戰,是比蜀漢強才贏的。

因為他很清楚的知道此戰蜀漢最強的戰力都不在,五虎上將全都留在了別的地方。

而且蜀漢最讓人恐懼的諸葛亮也沒有隨軍出生征,而是在老家處理政務。

他不認為諸葛亮在的話,劉軍會中陸遜計謀。

所以才會出現勝利方向戰敗方要求求和的一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三大戰役」:勝利一方都用了這一招!

三國時期,群雄逐鹿中原,這是一個註定無法忽視的時代。這期間,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最為著名,被稱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對於這三大戰役來說,都對三國的歷史格局形成了重要的影響。比如赤壁之...

此戰奠定了後三國格局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

揭秘:三國時期夷陵之戰背後真正的政治權衡

每當說到夷陵之戰,七百里連營自然就成為了劉備兵敗的罪魁禍首!但我們都知道,劉備在正史中其實並非像演義中那樣只會哭出個天下,正史中的劉備主導了「火燒博望坡」,「漢中爭奪戰」等經典戰役,作為一名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