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是劉備不懂軍事「連營」招來失敗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曹丕以魏代漢以後,劉備失去關羽和荊州,給剛剛迎來人生巔峰的皇叔當頭澆下一盆冷水。
為了振奮士氣人心,劉備也完成稱帝的一步,延續漢室旗號,因這個漢國在蜀,往往習慣稱蜀漢。
可因正史《三國志》作者陳壽後來在晉朝為官,不得不避忌劉備繼承漢室字眼,所以「魏蜀吳」千百年來成了口口相傳的「三國」,正如劉備後來的諡號是漢昭烈帝,已經說明他建立的國號為漢,絕對不是蜀。
蜀漢章武元年(221),劉備大舉伐吳,目標任務其實正是要奪回荊州。
《三國演義》極力渲染劉備「義字當頭」為關羽復仇而伐吳,是一種藝術化塑造。
劉備作為亂世豪傑,為關羽報仇只是作為便於伐吳的一種冠冕堂皇的藉口。
若真為關羽復仇征吳,明顯就是衝動,如趙雲曾站出來義正詞嚴的建議,漢室剛被篡奪,曹魏才是大敵,而吳國只是私仇,應該以大義為先。
其實關羽兵敗身死,荊州丟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的事,到劉備出兵伐吳幾乎隔了兩年,而大軍進入夷陵地界已經是章武二年春。
原本張飛要到江州(今重慶市)會師,結果出發前被部下刺殺。
這一戰役和赤壁之戰類似,有不少謎團需要仔細分析才能接近真相。
首先,最突出就的是「火燒連營」,征戰沙場多年的劉備像是犯了一個愚蠢的低級錯誤讓陸遜有機可乘。
其次,劉備似乎是以舉國兵力進犯,東吳再次是以少勝多,創造了又一個經典案例。
事實當真如此嗎?
三國時期,官渡和赤壁兩次大戰雖然對具體兵力存有爭議,但以少勝多的結論則基本沒有懸念,但夷陵猇亭大戰則未必。
劉備的蜀漢本就最弱小,且剛丟荊州,完全憑藉劉備新近稱帝的一股銳氣而出征,兵力實在有限。
好歹大體算是精銳(除荊州入川的兵力久經訓練外,吸納原劉璋的東州兵也都頗有戰鬥力)。
若統計蜀漢進攻的總兵力,第一階段,吳班、馮習、張南率領約三萬多人為先鋒,奪取峽口,攻入吳境,在巫地(今湖北省巴東縣)擊破吳軍李異、劉珂部,占領秭歸縣。
第二階段,為防範曹魏的襲擊,劉備派鎮北將軍黃權督水軍駐紮長江北岸,又派侍中馬良(荊州名士、馬謖的大哥)到武陵一帶爭取部落首領沙摩柯起兵協同作戰,他們各自帶有約萬人左右,所以,夷陵猇亭之戰蜀漢出動總兵力約在五萬人上下。
而東吳孫權任命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共五萬人抵禦蜀漢,也就是說,雙方大體兵力相當,不過,黃權一萬左右水軍後來被隔絕在戰場之外,對戰之中蜀漢的兵力還相對處於劣勢。
對於夷陵之戰,通過小說的描繪也看得出,陸遜在面對蜀漢攻勢壓力之下,也一度面臨老將不服的情況。
因為他之前也沒有特別突出的資歷,僅有一次建安二十一年配合大將賀齊討伐山越,獲得孫權欣賞,安排娶了孫策之女為妻。
而在奪取荊州的重大行動中,陸遜一度代替呂蒙出鎮前線,後來領一支隊伍攻取秭歸、峽口等地,因這一戰獲得封侯,加封鎮西將軍。
嚴格說這應該不算孫權真正要重用和提拔陸遜,因陸遜的確有功,需要安撫陸氏這一江東士族代表的作用更大。
只不過呂蒙死後,他機緣巧合就成為鎮守荊州一帶的主將之一,不應忘了孫桓是孫氏家族成員、朱然與孫權交情極深(曾一起讀書)、韓當、徐盛是資歷很深的老將,他們全都在荊州地盤上。
所以,孫權提升陸遜為抵抗劉備進犯的主將,一來算是多少了解陸遜有能力,二來陸遜鎮守荊州西部地區,熟悉地理;三來算是一種大膽啟用。
從陸遜方面說,確實因為熟悉荊州,尤其偏西的秭歸、峽口等夷陵邊界,當劉備大舉進犯後,陸遜為了避免在複雜地形下與士氣正盛的蜀漢軍隊交鋒,採取了退卻戰術,誘敵深入,同時,故意讓劉備錯判形勢,以為討伐順利,窮追猛打,直到進入圈套。
陸遜指出劉備進軍通過山區,居高守險,求勝心切,吳軍應避開鋒芒,伺機破敵,一直撤到猇亭(今湖北省宜都縣北古老背,長江東岸)轉入防禦,遏制蜀漢大軍。
這樣,吳軍就退出了高山峻岭的峽谷地帶,把兵力難以展開的數百里山地留給了蜀漢軍隊。
蜀漢前期進攻態勢結束,進入第二階段相持局面。
吳班、陳式督水軍通過夷陵封鎖長江沿線。
劉備親率大軍經崎嶇山道進至猇亭,在山區狹長山路溝壑紮下幾十個大營,黃權進抵夷陵以北與吳軍相拒,並監視魏軍動向。
另外,馬良與五溪蠻夷首領沙摩柯部威脅吳軍側翼。
顯然,這時的劉備之所以會在夷陵連營紮寨,並不是他不懂軍事,根本原因是受制于山區的地形條件,更準確說是「中了計」。
之後,劉備很明白這一局面的被動,於是,第一個方案是派前部督張南率兵儘快圍攻駐守夷道(今宜都縣)的孫桓,可惜難以攻克,無法整體突破山區狹長的地形。
孫桓是孫權從兄弟孫河之子,吳軍將領請求陸遜增援,陸遜知夷道城堅糧足,有意要讓其牽制蜀軍,回答說他表示:「孫安東(當時官拜安東中郎將)得到官兵擁戴,城池堅固糧草充足,沒有什麼令人擔憂的。
待我的計謀全面施行,即使不去救他,他的圍也自然被解。
」後來孫桓見到陸遜談及此事說:「開始我確實怨您不相救,如今勝局已定,才知道您的調度自有良方。
」(見《三國志·陸遜傳》)
第二個方案,劉備則在山谷設下伏兵,令吳班以少量兵馬在平地紮營引誘吳軍出戰,意圖一舉圍殲,再行突破。
陸遜看出有詐,堅守不出,兩軍從年初相持到盛夏,蜀漢軍隊十分疲憊。
第三階段,劉備再次調整策略,又一次犯錯,陸遜抓住戰機實施反擊。
蜀漢方面將陳式的水軍也移到陸上,失去水陸兩軍相互策應的主動權。
數百里山地連營結寨,戰線過長,運轉補給有困難。
而這時吳軍中大小將領也因近半年的僵持,開始懷疑陸遜的膽略和能力,陸遜卻上書孫權說,劉備捨棄舟船專以步兵作戰,正是攻擊的時候。
於是命令將士以火攻破一二營寨。
這一點特別需要注意,吳軍反擊時,並沒有可能大舉進入蜀漢幾十個大營同時去放火,僅僅是用火攻破一兩個大營,驚擾蜀漢大軍,然而當時夏季,天乾物燥火勢迅速蔓延才造成火燒連營的轟動局面,幫助吳軍趁勢反攻,迫使劉備西退。
張南從夷道北撤,被反攻的朱然、孫桓夾擊戰死。
這是劉備敗退的第一步。
陸遜再命水軍封鎖長江,由孫桓扼守中途夷道,分割蜀漢大軍東西兩頭,然後各個擊破,這是東吳獲勝的第二大戰術,假如東吳兵力較蜀漢相差太遠,根本不可能實施這一戰術。
吳軍因火勢蔓延連營近四十餘寨,蜀漢大軍撤退不及死傷慘重。
東吳各路出擊,大獲全勝。
蜀漢將領杜路、劉寧投降,都督馮習及沙摩柯被殺。
第四階段,陸遜追擊劉備,收復夷陵西部邊界。
由於劉備中軍撤退較快,退到馬鞍山據守,陸遜集中兵力追擊劉備主力,殲滅萬餘人。
劉備趁夜突出重圍,後衛將軍傅彤戰死。
劉備只剩少量兵力逃奔秭歸,在險道上焚燒鎧甲阻塞吳軍追趕,僥倖逃回西川。
史書記載蜀漢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可見失敗之慘。
吳軍獲勝後,諸將這才對陸遜大為佩服。
孫權加拜陸遜為輔國將軍,領荊州牧,改封為江陵候。
劉備逃往白帝城,東吳部將徐盛、潘璋、宋謙都上書要乘機入川。
孫權徵詢陸遜的看法,陸遜與朱然、駱統都以為「曹丕大合士眾。
外托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
陸遜為防曹魏乘機襲吳,僅派李異、劉珂部追至南山(今秭歸縣南岸山,原本二人就駐守在益州與荊州的交界,算是收復失地)。
而黃權被吳軍截斷入川歸路,被迫降魏。
黃權家眷仍在蜀漢,兒子黃崇後來依然對蜀漢忠心耿耿,與諸葛亮子孫諸葛瞻、諸葛尚抗擊鄧艾戰死綿竹。
劉備對夷陵之戰的失敗十分慚恚,剛剛略有中興氣象的蜀漢銳氣盡失,積累數年的精銳兵力消耗殆盡。
當時的蜀漢,除了出征五萬左右精銳外,唯有留守漢中的兵力較多,益州南部要衝有少許兵力,伐吳這五萬占全部蜀漢兵力三分之一還多,當然諸葛亮一直在招兵和訓練新軍。
之後,劉備連返回成都重新振作的勇氣都沒有了,將白帝城改名為永安,很快於次年四月病亡,享年六十三歲。
前面比較細緻回顧了夷陵戰役的經過和雙方的戰略戰術步驟,總結客觀事實,首先就要澄清的是劉備在軍事上究竟有多大失誤?
既然可以排除劉備這次親征並非一時衝動,是關係到奪回荊州振興漢室的積極戰略,若無荊州這一要衝之地,蜀漢便無法有效實現北伐大計(可以聯繫後面諸葛亮十分窘迫的北伐)。
就連十分看重聯合孫權的諸葛亮對此行動也沒有表示什麼反對意見,就算諸葛亮是面上不便反對,但實際他也抱有僥倖心態。
就是說,劉備當真能奪回荊州固然很好,即便無法全部奪回,能占據部分險要地盤也算對蜀漢大局形勢有利。
其次,之前回顧戰役經過也表明,劉備在夷陵連營紮寨是陸遜的破敵之策,實際上劉備是中了陸遜誘敵深入的計謀,被拖到夷陵山區進行相持,連營是迫於地理環境,並不是劉備故意要犯低級錯誤。
第三,與赤壁之戰類似,東吳的火攻是陸遜實施的巧妙助攻,並非決勝的關鍵。
東吳實施反擊時有突襲的效果,不大可能出動大隊人馬去幾十座蜀漢大營放火。
主要還是劉備大軍在地理上被遏制于山林,又拖延到炎熱夏季,士兵精力疲憊,僅僅一兩個大營被燒,軍心陣腳大亂,當然吳軍趁勢反撲時候擴大火勢,盡力促使火勢蔓延起來,所以導致蜀漢一敗塗地,這與周瑜在赤壁的致勝策略十分類似,火勢是起到助攻的妙用。
第四,劉備在夷陵之戰真正最大的失誤舉動其實是「舍舟就步」,自己造成給陸遜的可乘之機,將水陸聯合行動的優勢自動放棄,陸遜才看準戰機已到,才有把握實施反攻。
然後東吳方面正以水軍逆流而上分割包圍劉備,原本兵力優勢並不明顯的蜀漢軍隊徹底陷入劣勢。
否則,處於長江中下游的東吳怎敢輕易逆流而上去阻擊順江而下占據水面優勢的蜀漢大軍?歷史上水軍行動從來都受制於地利,幾乎很少逆流而上犯險成功的案例。
所以也客觀上再次證明,早期水軍從來是輔助陸軍行動,東吳方面也並不會以水軍為主要破敵手段。
總結來說,劉備平生軍事才幹的確屬於中等水平,他一生真正的優點在於折而不撓,且善於識人和用人不疑,這方面確實值得稱道。
對魏延、黃權、李嚴等人的欣賞和提拔,包括對馬謖能力的觀察,還有對馬忠潛質的發掘,全都可圈可點,甚至比諸葛亮都要準確全面。
永安病危時,兒子劉禪年僅十六歲,諸葛亮受命託孤獲得輔政大臣的權力。
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已經非常密切,在征戰歲月,諸葛亮坐鎮後方,決策大權一直在劉備手中。
在此時此刻,劉備不得不權宜行事。
但劉禪在年齡上勉強可以出任君主了,試想當年孫權接手孫策時也不過十九歲,歷史上繼承大位的年輕君主並不在少數。
可事實很無情,劉禪的才幹比劉備更加平庸,真正讓人痛惜的是,劉禪在與頂級聰慧,博學多才的師長諸葛亮一起那麼久的日子裡,竟然對劉禪的教育沒見多少成效,這對於蜀漢政權後來的維持幾乎造成了災難性後果。
這方面,不論劉備與諸葛亮都責無旁貸,這個巨大的失誤是無法推卸的。
劉備把蜀漢的前途壓在諸葛亮身上,這一方式是絕對值得欣賞的,也再次證明劉備識人的眼光非常厲害,但長久以來卻被視為權謀之術。
劉備本身是一個政治家,史書稱他「頗有高祖之風」,假若不排除這一點,要把劉備臨終時「君自可取」的話看作有警示的意思,那麼,也可以認為是對諸葛亮的鞭策。
諸葛亮的為人在劉備心中是有數的,假如諸葛亮當真最後可以登上高位,如曹操受封魏王的那一步,相信距離掃滅曹魏或東吳,至少蜀漢需要占據半壁河山(一如南北朝的形勢),或者看得見一統天下的眉目了,那樣劉備在九泉之下也當可瞑目,那時候,諸葛亮真要成就大業也就無可厚非,正所謂大勢所趨。
可如果沒到這一步,以諸葛亮的為人不可能比奸雄曹操更過分,急急忙忙就想改換蜀漢旗號,對自己半生經營的事業一朝盡毀。
當時,人們畢竟受到漢朝四百年基業的深厚影響,尤其儒家經學在天下人頭腦中還很有地位,諸葛亮身為堂堂君子,聰明過人,顯然知道這條道路該如何去走。
所以,劉備臨終的囑託從話語來說各方面都算滴水不漏,也是相當正面的坦誠相告。
為了蜀漢大業,劉備除了安排值得信任的諸葛亮之外,另外在軍事方面還加了一個李嚴。
他既為荊州人士,但多年來又在益州較有根基。
這類似於孫策死時,安排周瑜和張昭一文一武給孫權充當輔佐,互相平衡取捨。
劉備之所以欣賞李嚴,因他有過令人刮目相看的出色表現。
爭奪漢中時,盜賊馬秦、高勝等在郪縣(今四川省三台縣南郪江鄉,屬廣漢郡)起兵,招集隊伍數萬人到資中縣。
當時劉備在漢中,李嚴任犍為太守,獲悉消息沒有來得及報告,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討伐,斬殺馬秦、高勝等。
不久,越巂郡夷帥高定率軍圍攻新道縣,李嚴前往解圍,高定被擊敗後逃走。
劉備發現李嚴行為果敢,於是加封李嚴為輔漢將軍,兼任原郡守。
他的舉動類似後來司馬懿剷除孟達在新城準備投靠諸葛亮,軍情急迫之下火速出擊,這就是軍事統帥的敏銳和決斷。
但很可惜,這與諸葛亮的用人理念不合,尤其還認為李嚴在蜀漢內部還頗有結黨嫌疑,沒多久就借北伐運糧一事解除李嚴的職權,將行政和軍事大權牢牢集於一身,走向了權臣之路。
夷陵烽火,漢昭烈大帝的遺恨
東漢後期,奸臣宦官釀禍,導致全國大亂,國家四分五裂,各路諸侯獨霸一方,有皇室血統的劉備痛心不已,以復興漢室為己任。公元207年左右,他遇到了奇才諸葛亮,諸葛亮建議他以政治勢力相對薄弱的荊州和益州...
吳魏交兵之間,諸葛亮於黃初四年(公元223年)二月到了永安
黃初三年(公元222年)二月,劉備在秭歸召集部下商討興兵伐吳的大計,哪知道手下的黃權又出來反對:"吳人悍勇善戰,我們如今延長江順流而下當然容易,一旦有什麼閃失逆流而退則幾乎辦不到。我願意為前鋒...
為了這句話,諸葛亮恪盡職守、奮鬥到死!
公元221年5月15日,剛剛當上皇帝的劉備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一年前,結拜兄弟兼愛將關羽,被本是同盟陣營的東吳大將呂蒙、陸遜設計殺害,隨之失去的是荊州大片已經歸蜀的領土!兩個月後,為了給關羽報仇,...
夷陵之戰,劉備本有機會戰勝,為何錯失良機?
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率大軍伐吳,但是被東吳大將陸遜率軍擊敗,火燒連營,劉備全軍覆沒,敗逃白帝城,最終病死,這就是三國歷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戰。劉備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沒有聽一個人的話,如果聽了,就不會...
夷陵之戰打響,曹丕與孫權如何結盟
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四月初六,漢大司馬、益州牧漢中王劉備在成都稱帝,改元章武,史稱蜀漢。當上皇帝後的劉備對於孫權襲取荊州、斬殺關羽一直耿耿於懷。於私,劉備和關羽情同兄弟,為關羽報仇在清...
劉備的惡夢:決定蜀國滅亡的三次戰役!
三國時期,劉備可以說是白手起家,帶著一幫文臣武將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創建了蜀漢政權。可惜的是,三國最後被司馬家族歸為一統,劉備復興漢室的理想未能獲得成功。蜀國為何失敗,這裡說說決定蜀國成敗的三個重...
劉備討伐東吳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小貓膩,又折損了多少人才?
劉關張桃園結義是不假,劉備確實也依仗關羽張飛打下了天下。但夷陵之戰大敗,讓蜀國元氣大傷,被記載成是劉備仁義,為了給關羽報仇太過義氣用事,在我看來只是史官們為了美化這位蜀國皇帝罷了。
夷陵之戰,劉備輸掉了國運,那麼究竟輸在哪?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劉備奮鬥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建立了蜀漢政權,橫跨荊州北部和益州,勢力達到鼎盛。然而沒有想到的先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隨後劉備憤起伐吳,發動夷陵之戰,又被陸遜火燒連營,輸掉了國運。...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看看劉備打仗有多渣,讓東吳火燒連營大敗而歸,劉備僅以身免
大家都知道劉備在白帝城病逝,劉備的死因和夷陵之戰有者很大的關係,劉備剛剛稱帝關羽就被東吳給弄死了,荊州也丟了。劉備也就東征東吳,結果還被東吳打敗了,我們看看這一戰的經過。公元219年的時候,孫權...
劉備為何不聽勸諫執意伐吳,僅為關羽復仇?夷陵戰敗的鍋誰來背?
公元221年的四月份,劉備在成都稱帝,六月份,就開始調兵遣將,七月份,劉備親自率領數萬蜀軍討伐東吳,雙方在荊州地區展開激戰。結果蜀軍大敗,劉備自己也憂鬱而死。
劉備打不過陸遜,狼狽逃到白帝城,陸遜為何不追,原因很無奈
三國中劉備的陣營,從關羽失荊州開始,形勢急轉而下,蜀漢接連出現敗仗,損兵折將,同時又丟了大片先前打下來的領土,關羽死後,劉備發兵東吳,想要為他的二弟關羽報仇,結果卻打不過名不見經傳的陸遜,兵敗逃...
此戰奠定了後三國格局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