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厲害的父子名將:父親大敗劉備,兒子大破晉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在歷史上,虎父無犬子,有很多父子均為名將,名留青史。

對於三國這一歷史階段,說到最厲害父子名將,每個人幾乎都有自己的答案,比如馬騰、馬超父子,關羽、關平父子,夏侯淵、夏侯霸父子,孫堅、孫策父子等。

不過,在筆者看來,三國中最厲害、最強大的父子名將,卻要數東吳的陸遜、陸抗父子。

對於陸遜來說,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

而對於陸抗來說,則被譽為吳國最後的名將。

首先,就陸遜來說,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拿下巴蜀之地,關羽率軍北伐曹魏,對於當時的蜀漢,其實力無疑達到了一個頂峰。

在此背景下,陸遜參與到東吳襲取荊州的計劃中。

在關羽被殺和荊州丟失了,劉備率領蜀漢的大軍討伐東吳。

對於當時的東吳來說,面臨著類似於赤壁之戰的險境。

如果被劉備擊敗的話,很可能會迎來滅頂之災。

並且,此時的東吳,周瑜、魯肅、呂蒙等名將都已經去世了。

在此背景下,陸遜臨危受命,被孫權冊封為東吳大都督。

在夷陵之戰中,命水軍封鎖長江,孫桓扼守夷道,將蜀軍分割於大江東西,遂行各個擊破。

吳軍繼施火攻,火燒連營四十餘寨,蜀漢軍死傷慘重。

由此,對於陸遜來說,因為在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擊敗劉備,一戰成名,成為當時最耀眼的名將。

除了擊退劉備的蜀漢大軍,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也即擊退了魏國的進軍,確保了東吳的穩定,為孫權之後的稱帝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此外,除了掌握東吳的兵馬大權,陸遜還被孫權拜為丞相,也即其和吳起、諸葛亮等人一樣,是「出將入相」的全面人才。

公元245年,在「出將入相」的陸遜去世後,他的兒子陸抗襲父爵為江陵侯,為建武校尉。

公元257年,魏將諸葛誕在壽春叛魏降吳。

吳主孫亮拜陸抗為柴桑督,去壽春接援,敗魏牙門將偏將軍,升為征北將軍。

孫皓為帝時,陸抗任鎮軍大將軍、都督西陵、信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駐樂鄉(今湖北江陵西南)。

最後,和他的父親陸遜一樣,陸抗也在關鍵的戰役中拯救了東吳。

公元272年,吳國西陵守將步闡降晉,東吳派陸抗討伐步闡。

與此相對應的,就司馬炎建立的西晉朝廷,則派楊肇、羊祜等率軍援救步闡,希望通過和步闡的裡應外合,以此實現消滅東吳的目標。

不過,戰爭的結果卻是擊退晉將羊祜進攻,並攻殺叛將西陵督步闡,西晉想要消滅東吳的計劃也暫時受阻。

在擊破西晉的大軍後,陸抗被封為大司馬、荊州牧。

不過,公元274年,49歲的陸抗就去世了。

到了唐德宗建中三年,也就是公元782年,武廟祭祀了古今名將64人,這其中就有陸遜和陸抗父子。

文/情懷歷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此戰奠定了後三國格局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

東吳建國路:無路可走的陸氏父子

公元221年,劉備率領大軍氣勢洶洶的殺向東吳。他喊出的口號是為關羽報仇,然而劉備的真正意圖卻也很明顯:吞併東吳,壯大實力。此時呂蒙已經去世,東吳似乎已經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這樣的東吳對劉備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