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稱帝是早有預謀還是迫於形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在曹操逝世九個月以後,曹魏繼任者曹丕迫不及待地篡漢自立為帝建立大魏,改元黃初,堅挺了400餘年的漢朝滅亡。

但是緊接著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僅僅一年劉備就於成都稱帝,國號還是「漢」,意思是以漢室宗親的身份重新建立漢朝,繼續東漢大統,年號「章武」。

那麼劉備稱帝是早有預謀還是迫於形勢呢?

劉備稱帝

早有預謀說

第一,劉備其實早有當帝王的野心。

先主(劉備)少時,與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三國志》
而「羽葆蓋車」是皇帝的規格,可以看出劉備從小就不甘寂寞,頗有野心。

另外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劉備第一個兒子出生,劉備取名為劉禪。

在這之前,劉備因為沒有子嗣就收養了一個兒子,將他的名字改叫劉封(原名不得而知)。

劉封劉禪,合起來就是「封禪」。

而封禪之禮是只有受命於天的帝王才能進行的祭祀天地的大禮。

不管這個是否是巧合,將兒子取名為禪都證明劉備確實早有稱帝的野心。

羽葆蓋車

第二,劉備稱帝早有預兆。

劉備稱帝確實是在公元221年曹丕篡漢後,但是實際上劉備的稱帝的準備工作早在建安二十四年就已經開始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漢中之戰後,劉備稱漢中王,但他沒有滿足已經開始在為下一步稱帝做鋪墊工作了。

稱帝的第一步當然是獻祥瑞了。

第一條祥瑞是「間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

《華陽國志》的記載「後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又有《水經注》記載:「武陽有赤水其下注江。

建安二十四年,有黃龍見此水,九日方去。

《宋書·符瑞志中》也記載:「劉備未即位前,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

劉備手下的李嚴等員工在「黃龍見赤水」之後,立碑刻石留下物證,還刻上了他們的名字--足足有九十多位,劉備還親自下令在「黃龍見赤水」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黃龍廟。

《華陽國志》記載:後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蜀以劉氏瑞應,因立廟。

黃龍溪

第二條祥瑞見群臣勸說劉備稱帝的表文之中,「又前關羽圍樊、襄陽,襄陽男子張嘉、王休獻玉璽,璽潛漢水,伏於淵泉,暉景燭燿,靈光徹天」,那「關羽圍樊、襄陽」是什麼時候呢?很明顯也是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關羽北伐期間,而且應當是在八月水淹七軍之後、十一月兵敗之前的「威震華夏」期間。

袁術死後,傳國玉璽就落到了曹操手中,張嘉、王休二人獻上的玉璽確定一定以及肯定是個贗品,獻玉璽這一齣戲絕對是關羽導演的。

關羽肯定知道劉備有稱帝的野心,也願意為大哥稱帝做貢獻。

於是關羽在軍務繁忙戎馬倥傯之際還導演了這一出不忘為大哥的稱帝事業添磚加瓦。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玉璽

那為何劉備會如此地迫不及待,敢於拋棄自己一貫的「匡扶漢室」的政治旗號來稱帝?當時曹魏代漢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曹操稱魏王,離稱帝也就一步之遙,孫權勸過曹操,曹操的手下也勸過曹操,而曹操也表示過,「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所以漢獻帝的被廢的形式已經是瞎子也能看到的事情,大漢江山眼看不保,劉備集團也意識到這一點。

他們阻止不了曹魏怎麼做,卻能決定自己怎麼做,於是他們開始謀劃劉備稱帝的事宜。

迫於形勢說

劉備稱帝完全是迫於形勢,不得已而為之。


第一,如果不稱帝將會在與曹魏的較量中陷入被動的地位。

在劉備稱帝之前,最大的對手曹丕篡漢自立,建立魏國。

不過,從形式上來看,曹丕的帝位是漢獻帝劉協禪讓。

當然,漢獻帝的禪讓,可謂逼不得已。

但是,名正則言順,曹丕的魏國已經獲得了形式上的認可。

在此背景下,劉備如果不稱帝的話,顯然在和曹丕的較量中會陷入到地位不對等的境地。

第二,稱帝可以爭取中原地區保漢人士的支持。

漢獻帝雖然已經被曹丕拉下皇位了,但中原地區還是有很多保漢人士的。

倘若沒人舉起漢室的旗幟,勢必會令這群人認為漢室已滅,更加快速的融入曹魏。

而劉備是正宗漢室宗親。

在此基礎上,劉備登基稱帝並建立蜀漢,在號召力上要遠遠大於漢中王。

劉備的國號為「漢」,並非是蜀,歷史上稱之為蜀漢或者季漢(某些電視劇里的諸葛亮外出打仗時身後豎著一桿大旗,上書卻是一個大大的「蜀」字就有些可笑了)。

由此,繼續沿用兩漢的國號,不僅表明了自己是漢室後裔,也希望可以繼承漢朝的政治遺產。

儘管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東漢的影響力已經是日薄西山。

但是,如同我們至今稱呼自己是漢人一樣,兩漢400多年的餘威,依然能幫助劉備贏得不少忠於漢室的人心。

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登基稱帝的基礎上。

第三,稱帝可以給手下加官進爵,安撫人心,挽救失荊州的惡劣形勢。

在孫權和曹操兩大勢力的夾擊下,關羽兵敗身亡,劉備集團幾乎失去了半壁江山,形勢十分惡劣。

可以這麼說,荊州和關羽的失去,對益州地區的穩定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加上廖化等荊州系人馬進入巴蜀之地,原有的政治平衡也將被打破,人心十分不穩。

而劉備稱帝,擁戴他的手下就可以獲得更高的爵位和職位,一方面起到安撫人心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是向益州本土豪強傳遞一個信息:咱們蜀漢不要內鬥,一起打敗曹魏,到時大家都能獲得更大的好處。

第四,稱帝也可以給孫權壓力。

孫權一旦稱帝,自然就和曹魏撕破了臉。

另外孫權歷來自稱漢將,稱曹操為魏賊。

而今劉備稱帝。

孫權在政治上就低了一頭。

他要麼向劉備請和。

要麼倒向曹丕。

如果向劉備請和。

那就對劉備有利。

如果完全倒向曹操,那就對自己的政治影響十分不利。

無論是早有野心還是迫於形勢,在諸葛亮「劉秀辭讓」典故下,劉備沒有再推辭終於在六十歲時從一個織席販履的白衣混成了稱霸一方的天子,不可謂不勵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是否有過篡漢自立的想法?

我移動視線,腳下的大地不斷變遷;我定睛一瞧,精彩的故事還在上演 ,歷史的車輪,滿載著悲歡離合,愛恨情仇,不斷轉動......曹操,三國時期的標籤、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曹魏政權的...

關羽活著的時候,劉備為什麼不稱帝呢?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劉備於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劉備的權謀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也稱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

諸葛亮為什麼要勸劉備登基稱帝呢?

公元220年,關羽壯烈犧牲之際,曹丕篡漢自立,建立魏國。緊接著,劉備集團的群臣聽到漢獻帝被廢的消息後,紛紛勸說已成為漢中王的劉備登基為帝,但是劉備起初不答應。在此背景下,諸葛亮用耿純遊說漢光武...

關羽之死,是否為劉備諸葛亮的陰謀?

「關雲長大意失荊州」,東吳偷襲荊州,一代名將敗走麥城,最終慘死,令人惋惜。但近年來,陰謀論厚黑學盛行,於是有人就把關羽之死歸咎於劉備,甚至是諸葛亮的陰謀,以此抹黑劉備及諸葛亮。但是確切地說劉備確...

名將之殤:關羽死於劉備的稱帝野心

《三國志》說:關羽與劉備情同手足,寢食不離。他們的君臣兄弟友誼也成為了千百年來人們津津樂道的對象。但在這個顛覆的時代中,沒有什麼神聖可言,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少英雄,而在這個時代,中國已經沒有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