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為什麼吳蜀兩國聯盟都打不過魏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魏國的實力是三個國家之中最強的,而在吳國與蜀國的夷陵之戰以後,吳國並沒有趁勢攻打蜀國,相反還派使者前來請和。

蜀國的態度自然是希望能夠有這樣一個盟友,於是兩國後來來往密切,也沒有什麼摩擦。

但是讓人奇怪的是,他們雖然都把魏國當做敵人,卻一直沒有聯起手來,對魏國進行合擊,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吳蜀聯盟只是生存的需要,不是利益的需求 夷陵之戰失敗後,劉備逃往白帝城。

東吳的大將徐盛、潘璋等人都上表孫權,說必定能擒住劉備。

單純從兩國的角度,劉備遠征軍全軍覆沒,白帝城接應部隊了了,東吳軍乘勝追擊,取勝直至擒獲劉備並不是一件絕對做不到的事。

但陸遜和朱然等人卻看到,曹丕正在集合大軍,名義上是幫助東吳討伐劉備,實際上是包藏禍心,趁機抄了東吳的後路,先滅了吳國。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孫權下令撤軍。

魏國也果然在不久後,兵分三路討伐吳國。

就生存上來說,兩家都要將目標對準魏國,因為原來的漢朝皇帝在中原,他們要恢復正統,這是政治上的需要。

從力量對比上來說,吳蜀兩國相加可以和魏國大致相當,如果兩國不能聯合,只要有摩擦,很有可能會被魏國各個擊破,從而滅亡。

但就利益上來說,一方的真正做大,反而會打破某種平衡,損壞另一方的利益。

這就是他們必須聯合,又不能協調一致的根本原因所在。

太和三年(漢建興七年,公元229年),孫權稱帝,派出使者通報蜀漢國。

蜀漢國的大臣們認為孫權這是「叛逆」,再和他們結交下去沒有什麼好處,還名義不順,應該絕交。

諸葛亮認為,只要孫權與我們和睦,我軍北伐,沒有東顧之憂,這對於我們的利益也是夠深遠的了,因為魏國黃河以南的軍隊就不能全部西進。

因此應該表明立場,即便是孫權僭越叛逆,也應該表示祝賀。

所以,蜀漢國派出了使者,再次和東吳結盟,還約定平分天下,豫、青、徐、幽四州歸屬東吳,兗、冀、並、涼四州歸屬蜀漢。

想想這叫什麼事?還沒有作戰部署,倒有了分贓計劃!因此,他們的利益只有一項,就是諸葛亮所說的,魏國不能全力對付一國,說到底,就是聯合能夠共存,對立就不能生存。

有人或許要說,諸葛亮、姜維的北伐,東吳在淮南、合肥一帶的軍事行動,難道不是利益所在嗎?沒錯。

但他們只是為了各自的利益,沒有共同的利益,因而也不會有協調一致的共同行動。

戰略上難以協調,具體行動上協調很難 既然不是利益上的需求,他們就不能在朝廷上形成兩國共同一致的決策,這就是戰略上的不一致,也就是兩家相互不打仗可以,共同去打仗不可以。

在具體行動上,由於受到生產力水平的限制,要想協調起來也很困難。

諸葛亮和姜維時期,兩人在某次戰役前都有過和魏國聯合進攻的想法,但由於交通通訊的不發達和魏國的正確應對,共同行動都被扼殺。

建興十二年(234年)二月,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從斜谷出兵,同時派出使者相約吳國同時大舉進攻。

孫權寫回信響應諸葛亮,同時派出了三路大軍,分別從東線進攻廣陵,西線進攻襄陽,自己則親率主力直指合肥。

但孫權在五月份進軍,七月份被魏明帝親征打敗逃走,直到八月份諸葛亮在西北一直和司馬懿在五丈原對峙,根本就沒有大的交戰,直到在軍中逝世。

嘉平五年(253年)四、五月間,姜維接替大將軍職務後,蜀漢國在西部進攻狄道,東吳國的諸葛恪進攻淮南。

但是,姜維在西部卻因為沒有糧食而撤兵,可見這次軍事行動是多麼的倉促;而東線的諸葛恪帶著二十萬大軍,一會兒進攻淮南,一會兒又進攻合肥新城,也可以看出,出征前根本就沒有一個明確的作戰部署。

在魏國的正確應對下,兩國的作戰都是聲勢浩大,結果卻是得不償失。

再看看東西那麼長的距離,就是約定了共同進攻,也難以在實施過程中步調一致。

魏國的正確應對以及離間 從戰略上來說,魏國在西部總體上是處於守勢,東部是有攻有守,應該說這是因為戰場上的不同條件和敵人的不同戰略做出的正確決策。

西部戰場條件艱難,難以一次取得決定性勝利;而諸葛亮的戰略是「平取隴右」,也就是尋機殲敵,只要是守,留給蜀國的機會就不會太多。

東部倒是戰場廣闊,利於大規模展開,但東吳強項在於水軍,魏國強項在於步騎兵,而孫權的軍事能力又不是上乘,所以,兩家都沒有大的戰略行動,儘管有的戰役規模不算小。

魏國在這方面應對的也比較成功,你進攻,我一心防守;我發起的進攻,也不是傾巢而出。

具體戰例上,諸葛亮約定孫權共同出兵,孫權同意。

結果孫權的回信被魏國的邊防巡邏兵截獲,魏國的中書令劉放把信的內容給改了,變成孫權想通過魏國的征東將軍滿寵聯絡自己投降魏國事宜。

諸葛亮雖然不會相信,但他把信寄給東吳的大將,這樣孫權就不得不給諸葛亮解釋,兩家的共同行動也就無從談起。

嘉平五年的戰事,魏國有個叫虞松的對大將軍司馬師說,姜維進軍,必須從我境內獲取糧食才能支撐下去,這是認為我們的注意力都在東方,所以才會徑直深入;諸葛恪轉而進攻新城,是想吸引我軍主力決戰。

因此建議司馬師,西部集中關中部隊,迅速出擊,打姜維一個措手不及,姜維沒有糧食,必然撤兵;東方部隊堅守不動,放棄一個小小的新城,只要他們軍隊疲勞無功,一定會自行撤走。

魏國人應對正確,事情果然如願。

三國從劉備奪取西川開始,鼎立之勢形成,他們的目標都是成為全國大一統的主人,因而戰事不斷,但三個政權卻共存了五十年,究竟是因為什麼呢?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三個國家都能夠正確應對,前期並沒有大的戰略失誤,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後諸葛時代——繼承者的面壁計劃

對中國歷史的敘述,不外乎以人物為主線的紀傳體和圍繞時間軸展開的編年體。然而這一篇文字若採用紀傳體,則有很多三位主要人物共同經歷的歷史事件不得不重複敘述。若採用編年體,則無法講述人物的早期經歷。...

蜀國真是譙周說亡了的?怎麼看譙周勸降?

作者:譙中友4月4日,今日頭條登出《600後裔祭拜》一文,說的是,清明節這天,來自全國各地的600後裔祭拜譙周,地點就在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龍門街道辦譙家墳村。沒想的是,讀者在評論中一邊倒,幾乎都...

諸葛亮北伐正確,蜀國滅皆因劉禪無能

對於因北伐導致蜀國滅亡,我有不同看法。在三國之前以及之後,以小國戰勝大國的不乏先例,比如楚勝秦,漢又勝楚,三國之後則有金滅北宋,蒙古滅金等等,所以,蜀漢政權雖只有一州之地,但是打敗魏國或通過占...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竟然是因為這些

近日偶然與人談及歷史人物,說起劉備,大多認為劉備寬厚仁義、知人善任等等這些被認為這是劉備成功的基礎。論及個人能力,卻大多不肯恭維,普遍認為文韜武略,遠遠不如曹操孫權。甚至被人調侃為逃跑將軍,總是...

東吳中後期名將陸遜進攻廬江滿寵為何不救

東吳將領陸遜,是東吳中後期絕對的名將。陸遜青年時期,就曾經大敗一代梟雄劉備,從而確立了東吳在長江流域的統治。之後的二十多年,陸遜一直駐紮在荊州,成為東吳西北方向,對抗魏國和蜀國的堅強屏障。可以說...

如何評價諸葛恪?

孫權臨終時以諸葛恪為五名顧命大臣之首但又有些不放心不下他的性格。排名第四的顧命大臣孫峻擔保說滿朝的大臣們沒有人比得上諸葛恪。孫權想想也是啊那就只好這麼決定了。驚才絕艷的諸葛恪堪成吳國中後期第一能...

秋風五丈原

吳王孫權在曹丕、劉備先後稱帝後,於 公元229年農曆四月,正式稱帝。蜀漢的一 些大臣認為孫權稱帝是僭位,要求馬上同東 吳斷絕往來。諸葛亮力排眾議,認為蜀漢目 前的主要敵人是魏國,應繼續保持和東吳...

亦千里議趣事——秋風五丈原,諸葛亮去世

公元229年,在曹丕,劉備相繼稱帝建立蜀魏政權後,孫權也建立了東吳政權。蜀漢的大臣們覺得孫權的勢力嚴重影響到了蜀國的利益,因此大都要求和孫權斷絕關係,並主張起兵伐吳。諸葛亮審時度勢,據理力爭,說...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如果諸葛亮不死,蜀漢能夠統一三國嗎?

在三國歷史上,無數英雄豪傑的英年早逝,給予這個時代留下了遺憾和唏噓。比如曹操的郭嘉,孫權的周瑜,都是典型的例子。而對於蜀漢來說,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可謂是最大的損失。那麼,如果諸葛亮不死的話,也即...

孫權為何敢殺關羽,他殺關羽是感情用事嗎?

關羽之死在三國時期是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他的死應該說是徹底促成了三分天下的形勢,劉備徹底丟失了在荊州的占領區,從此蜀國的勢力再也無法伸及荊州地區,諸葛亮在隆中替劉備規劃的兩路大軍伐魏的計劃也徹...

吳蜀聯盟為何沒有聯合夾擊魏國

吳蜀夷陵之戰,劉備全軍覆沒,幾乎是隻身逃歸蜀地。但獲勝的東吳大都督陸遜並沒有藉機全力進軍,一舉將劉備消滅,而孫權在戰役結束後不久,反而主動派遣使者向劉備求和,兩家從此結下同盟。劉備死後,劉禪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