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諸葛亮北伐最大對手,嚇退孫權連司馬懿都怕他可惜英年早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北定中原,還於舊都」,這是諸葛亮平生的理想。
諸葛亮六次北伐,要滅掉曹魏,回到洛陽重建大漢江山竭盡心智,卻難遂心愿。
坐鎮洛陽的魏明帝曹叡,自然是他最大的對手。
諸葛亮六次北伐的失敗,與他有著很大的關係。
因此後人才會有「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感慨。
曹叡,字元仲,史稱魏明帝,中國三國時期曹魏的第二位皇帝。
公元226-239年在位。
是曹丕與文昭甄皇后之子,曹操之孫。
曹叡與大名鼎鼎的諸葛亮、司馬懿比起來,可以說籍籍無名,知道的人並不多。
這個主要還是在《三國演義之》中刻畫他的時刻並不多。
其實在那個時代,曹叡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也是司馬懿的領導。
我們都知道曹魏和蜀漢大戰幾乎都是諸葛亮和司馬懿過招,這也成就了司馬懿的名聲和威望,而作為司馬懿的領導者,也就是說幕後指使的曹叡,對於整個戰局也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曹叡非常好的繼承了曹家和甄氏家族的基因,同時曹叡的後天教育也非常好,他「數歲而有岐嶷之姿(言外表峻茂而內心聰慧)」,曹操十分喜歡他,說「我基於爾三世矣」,覺得自己的江山至少可以傳三代了,常帶他在身邊,「每朝宴會同,與侍中近臣並列帷幄」。
可以說,他是在朝堂之上長大的,「好學多識,特留意於法理」。
也確實,良好的基因再加絕佳的環境,印證了曹操的話,他的江山的確傳了3代人,只可惜曹叡英年早逝!之後被司馬懿政變奪取了政權。
曹丕去世後,曹叡成為魏國皇帝。
這年他剛23歲,而那時候魏國局勢不容樂觀,在諸葛亮的運作下,因關羽結仇的吳蜀兩國,通過和親已結為盟國,對魏國形成左右夾擊之勢。
即位沒多久,孫權便率領大軍攻打江夏,太守文聘堅守城池。
朝中大臣紛紛主張發兵援救,但是曹叡卻很清楚,孫權擅長水戰,這次敢離船陸戰,便是想趁人不備,孫權並不擅長陸地作戰,所以只要堅守,久攻不下自然沒事。
隨後曹叡還派遣官員荀禹慰勞邊防,命令荀禹帶著一千來個士兵,晚上登上山頂,分散開來手持火把高高舉起,孫權看見漫山的火把以為曹軍來援,竟嚇的馬上撤軍。
隨後諸葛亮北伐,這是對曹叡的巨大挑戰。
蜀漢自關雲長失荊州後,決定了諸葛亮得從艱險的陝甘地帶進攻曹魏。
然而當時的局勢不得不讓諸葛亮「北定中原,還於舊都」。
一旦魏國休兵養民數十年,蜀漢只能坐以待斃。
諸葛亮和後期姜維的北伐便基於此考慮。
蜀國靠著天險維繫政權,但一旦他要進攻,得先繞過天險,糧草就成大問題了。
只要堅守,蜀軍無糧只好退兵。
這些曹叡和當時的將軍曹真、司馬懿都深明此道。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當時趙雲還在,諸葛亮手下文臣武將極多,南方孟獲又歸順朝廷,諸葛亮沒有內憂,就以趙雲,鄧芝作為北伐先鋒,斬了韓德父子三人,諸葛亮兩軍陣前罵死魏國司徒王郎,天水收服姜維,最後魏國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向他投降。
大軍直逼長安。
一時間魏國大為震動,「朝臣未知計之所出」,而曹叡仍鎮定自若:諸葛亮本來擁有山川險阻,現在主動攻打我們,等於中了我們誘敵深入之計。
那三郡已成諸葛亮的包袱,讓他知進不知退,「今因此時,破亮必矣。
隨後曹叡在洛陽點起五萬步騎,前往長安鎮守。
他命令曹真進攻趙雲,司馬懿,張郃進攻街亭,當司馬懿到達街亭時候,他發現街亭已經被諸葛亮派馬謖占領,但是馬謖卻放棄當道,把人馬駐紮在山上,隨後便圍山斷水,隨後大破馬謖,並且乘勝追擊,迫使諸葛亮演了一出「空城計」。
之後不得不退兵。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圍困陳倉,曹叡命令曹真手下名將郝昭據守二十日,同樣的只守不攻,諸葛亮因為糧食短缺退兵。
第三次第四次北伐,都是由於曹魏大軍固守不攻,諸葛亮在軍隊弱勢的情況下攻下一座城池是非常困難的,時間一久不得退兵。
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幾次用計謀都戰勝司馬懿,後來蜀國大軍,逼近渭水,直搗長安。
可是,此時蜀國內部開始動搖,宦官開始釀禍後主劉禪聽信讒言,詔回大軍。
諸葛亮因為內政的原因,失去了第二次最好的機會。
諸葛亮的第六次北伐的時候戰局非常好,國、吳國一起向魏國發動進攻,魏國局勢堪憂,但是曹叡坐鎮洛陽,調兵遣將,面對諸葛亮、孫權的夾攻,絲毫不落下風。
諸葛亮火燒上方谷,計謀都已經實施的很順利,眼看就要把司馬懿父子三人活活燒死在火中,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天突然下起大雨,把火澆滅,救了司馬父子。
之後諸葛亮兵出斜谷,曹叡命司馬懿率軍與蜀軍對陣,他命司馬懿堅守不戰,「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虜略無所獲,則必走矣。
走而追之,以逸待勞,全勝之道也」。
而司馬懿也是聰明人,他熟知這一點,因此不管諸葛亮如何叫戰都避而不戰,甚至對諸葛亮送來的婦女衣服,粉刺他像個婦女一樣懦弱都無動於衷。
另一邊孫權大舉北征,派陸遜、孫韶各率萬人沿淮、沔北上,自己親率大軍圍攻合肥。
那時候孫權勢大,魏徵東將軍滿寵建議撤出合肥,堅守壽春,曹叡卻說到:「先帝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賊來輒破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爭也。
縱權攻新城,必不能拔。
敕諸將堅守,吾將自往征之,比至,恐權走也。
」果然,曹叡親率大軍東征,距合肥還有幾百里時,久攻不下的孫權聞訊撤軍。
陸遜、孫韶也迅速撤退。
此時,司馬懿與諸葛亮仍在關中相持,大臣們都認為應該前往支援。
曹叡說,孫權退走,「亮膽破,大將軍以制之,吾無憂矣」。
果然在東吳兵敗後,諸葛亮明白大勢已去,無法形成合圍之勢,自己自己久攻不下,糧草不足於是氣上心頭,舊病復發,鬱鬱而終。
病勢於五丈原,享年54歲。
兩線作戰,面對孫權、諸葛亮這樣的對手,曹叡以其剛毅、明斷和果決,絲毫不落下風,他「行師動眾,論決大事,謀臣將相,咸服帝之大略」。
他的表現,充分印證了曹操當年的眼力。
也正是如此,司馬懿的野心在曹叡期間不敢彰顯半分,但是在諸葛亮死後,曹叡大大鬆了一口氣,開始大興土木,一道詔令,讓洛陽變成了一個大工地。
他動用三四萬工人,建造巨大、豪華的宮殿,美麗、別致的園林,馬鈞所造水轉百戲更是巧奪天工……天下未定曹叡就想著奢侈荒淫,後宮嬪妃眾多,喜歡享樂,最終英年早逝,年僅34歲。
也許曹叡的死和司馬懿也有一定的關係,就是因為曹叡的死,司馬懿才有機會發動政變,奪了大權,當然這些已無從考證。
最後一句話概括曹叡,雖有打仗之勇 ,卻無安國之智,如果曹叡能選擇先定天下,後享安樂,那麼等到那時候,或許司馬懿還想政變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諸葛亮虎頭蛇尾的第一次北伐
也許是因為三國演義這部書太過於出名,所以大家對於三國演義的了解程度往往大於三國志與裴注等書,其實這種結果也有其必然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三國演義寫的太好了,人物刻畫非常細膩,故事情節又非常的合情合...
強過趙雲,智斗諸葛亮,此人不死魏國可能一統天下
在羅貫中寫的三國志里,我們見識到了智勇雙全的趙雲,運籌帷幄的諸葛亮,也有陰謀詭計無所不用的鬼才司馬懿。然而有一個人卻被大家誤解了,此人智比諸葛亮,更是穩壓司馬懿,正面擊潰趙雲,這個人就是曹真。
他才是諸葛亮的最大對手 司馬懿都頂不住的事兒 他卻說:淡定
「北定中原,還於舊都」,這是諸葛亮平生的理想。所謂「還於舊都」,就是要幹掉曹魏,回到洛陽重建大漢江山。如此,坐鎮洛陽的魏明帝曹叡,自然是他的目標。
三國唯一的草根猛將,被曹操拋棄諸葛亮重用,一戰延續蜀漢近20年
此人是三國唯一的草根猛將,被曹操拋棄諸葛亮重用,一戰延續蜀漢22年眾所周知,通過對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的研讀,我們了解到了在那個鐵馬金戈、戰火紛飛的年代,中國湧現出了太多太多不世出的千古名將...
歷史上的諸葛亮有何事跡?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碾壓東吳文臣、草船借箭抖機靈、借東風呼風喚雨、借關羽之手在華容道捉放曹、三氣周瑜把周瑜擠兌得一命嗚呼、七擒孟獲一勞永逸、空城計震退司馬懿,火燒上方谷惜敗於天——以上...
蜀漢國力不足以抗衡曹魏,只能藉助北伐積極防禦
諸葛亮北伐的目的不是為了奪占關中,而是為了取勢關中。我們可以從諸葛亮的進軍行進路線便得到相應的映正。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選擇了「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確立了先攻占隴右作為進...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哪位三國大臣有能力阻止他呢?
昭烈帝劉備駕崩後,諸葛亮總攬朝政,凡事必然親往。建興初,諸葛亮親征南中,朝中卻有一名名不見經傳的官員勸其莫往,因其言辭懇切,致使諸葛亮一拖再拖,直到建興三年(公元225年)才三路進攻南中,最終平...
由諸葛亮北伐出祁山經過天水所想到的
三國那段歷史,也許因為羅貫中那本《三國演義》而被民間廣為熟知,而祁山也因為《三國演義》中諸葛孔明六出祁山興蜀伐魏而沾上了幾分神秘色彩。作為一個天水人,正好生活在這片三國古戰場之上,就讓我們翻開歷...
同樣在諸葛亮北伐中戰敗,馬謖被斬首,趙云為何只是官降三級?
關羽兵敗麥城後劉備悲痛萬分,親率4萬大軍為關羽報仇,遭東吳大將陸遜火攻連營,大敗而歸。劉備因此一病不起,在白帝城託孤,希望諸葛亮能光復漢室北定中原。諸葛亮平定了內部南方部族叛亂後,擺在眼前的只有...
諸葛亮六次北伐失敗真實原因驚人,他病逝後司馬懿嘆服:天下奇才
諸葛亮接受遺命以後辦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聯吳抗曹的方針。這是當時關係戰略全局的重大措施。他採取這項措施的歷史根據是夷陵之戰以後,荊州歸屬問題已經確定,吳蜀矛盾向和緩方向轉化,而兩國同曹魏的矛盾卻...
趙雲的無意的舉動,卻救了蜀國一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趙雲,蜀漢的五虎上將之一,令人所驚嘆的莫過於,趙雲在長坂坡之際,面對曹魏的大軍,為救小主公劉禪,七進七出曹魏大軍,殺得他們士人仰馬翻。但趙雲的成就不僅於此,在蜀漢陣營中,擁有文韜武略屬性的將領不...
三國:蜀漢五次北伐與諸葛司馬的鬥智
三國時的諸葛亮和司馬懿幾乎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當然絕大多數人都是從《三國演義》中知曉他們二人的,「多智近妖」的孔明和司馬「老烏龜」,但總的來說,還是諸葛亮壓著司馬懿喘不過氣來,就是打了敗仗,也...
諸葛亮為何六次北伐全部失敗,真相驚人,死後司馬懿稱他天下奇才
諸葛亮接受劉備的遺命以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聯合吳國共同抗擊魏國,這是由於在夷陵之戰之後荊州的歸屬問題已經確定了,吳蜀之間的矛盾逐漸緩和,但是他們和魏國的矛盾卻逐漸加深,因此諸葛亮想要聯合吳國共同...
除了司馬懿,魏國還有2個人讓諸葛亮深感畏懼,第2個十人九不知
三國時代,群雄逐鹿中原。魏蜀吳三國為了爭奪天下,各自廣攬天下英雄為己所用,一大批謀臣勇將應運而生,用自己的智謀和勇武,為各自主公建功立業。蜀國丞相諸葛亮,是盡人皆知的天下奇才。然而山外青山樓外樓...
如果馬謖不失街亭,蜀國能否北伐成功
魏太和二年(228年)春天,諸葛亮率軍攻打曹魏,聲稱由斜谷道攻取郿縣,並派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令曹真前去防守郿縣;諸葛亮則親率諸軍進攻祁山,發動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北伐令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
被三國演義醜化最嚴重的一名將,2次大敗諸葛亮,趙雲也比不上他
對於三國的歷史,大多數人都是通過閱讀小說《三國演義》而得以熟悉的。殊不知,這小說中有大量的藝術虛構,也就是說,小說里寫的與真實的歷史並不相符。《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塑造成了一個足智多謀、從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