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中後期名將陸遜進攻廬江滿寵為何不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吳將領陸遜,是東吳中後期絕對的名將。

陸遜青年時期,就曾經大敗一代梟雄劉備,從而確立了東吳在長江流域的統治。

之後的二十多年,陸遜一直駐紮在荊州,成為東吳西北方向,對抗魏國和蜀國的堅強屏障。

可以說,有陸遜在,魏國和蜀國都不可能推進一步。

當時,陸遜率領軍隊進攻廬江,魏國上下議論紛紛,紛紛建議魏明帝立刻發兵,馳援廬江。

魏明帝看看滿寵,這位對抗東吳的名將,滿寵卻在低頭沉思。

網絡配圖

滿寵提出:「廬江雖小,將勁兵精,守則經時。

又賊舍船二百里來,後尾空縣,尚欲誘致,今宜聽其遂進,但恐走不可及耳。

在滿寵看來,廬江城池雖然不大,但是曹魏在那裡卻有著精兵良將把守,陸遜要正面攻占廬江,絕非易事。

並且,廬江城距離長江有兩百來里的陸路,陸遜要攻占廬江,勢必要放棄擁有優勢的水軍,而用東吳相對劣勢的陸軍,這樣的話,曹魏一方又何必害怕呢?一旦曹魏軍隊突擊陸遜軍隊後方,和廬江軍隊前後夾擊,東吳軍隊必然大敗。

並且,就算是在平時,曹魏一方也應該引誘東吳軍隊上岸,現在陸遜竟然主動踏入死地,實在是很好,又何必阻攔呢。

不如大軍緩緩推進,聽任陸遜軍隊來到廬江城下。

滿寵說,我擔心的是陸遜逃跑的時候不夠快呢。

朝廷眾人面對陸遜,面對廬江被攻,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自保,可是滿寵考慮的確實如何擊敗陸遜,差別何等懸殊。

陸遜來攻,既是對曹魏有害的緊急事件,可是利用得宜,也可以變為對曹魏有利的一次軍事反攻。

高明的將軍,正是能夠目光長遠,深謀遠略啊。

陸遜當然知道深入敵境,進攻廬江的危害,本以為曹魏會中計,緊急率軍來救,那麼自己就可以半路截殺。

沒想到曹魏大軍穩紮穩打,陸遜知道自己的計策被人識破,連夜撤軍回到東吳。

到了青龍元年,東吳孫權主動向曹魏派出使者,送上禮物,希望兩國和好。

魏明帝也知道自己的斤兩,孫權可是連自己的爺爺曹操也感到頭疼的人物,既然孫權主動示好,那自己也就見好就收。

兩國停止攻伐,過了幾個月太平日子。

可是,滿寵卻嗅出表面太平背後深深的異味。

為何東吳會在這個時候選擇向曹魏和好呢?東吳打了大敗仗嗎?根本沒有。

東吳有什麼大的變亂嗎?也沒有。

孫權的身體好好的,並且手下有陸遜這員名將,可以說聲威正盛。

反觀曹魏,倒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在魏文帝曹丕時代,曹魏五子良將就死得差不多了,曹真和張郃還堅持了幾年,可是他們大都專注與和蜀國的戰爭,對於東吳,著實缺少能臣。

早先的江夏太守文聘很不錯,現在的滿寵也很不錯,可是就名氣、威望,尤其是君王對臣子的信任來看,遠遠不能和之前的曹魏五子相比。

這樣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孫權選擇和好,明顯就是一個局。

而要破解孫權這個局,關鍵就在於合肥城。

合肥歷來是曹魏和東吳在東部戰線爭奪的最大焦點,從張遼威震逍遙津就可以知道合肥的重要。

雖然說曹魏對合肥經常有所修繕,可是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滿寵於是上疏,認為合肥城南面有著長江,東吳軍隊水軍可以發揮優勢;北面又遠離曹魏重鎮壽春,一旦有警,壽春的救援往往不能及時感到。

如果東吳倚仗自己的水軍優勢,進攻合肥城,那曹魏軍隊就只能選擇正面和東吳軍隊血戰。

可以說,東吳的軍隊來往隨意,可是曹魏的軍隊救援緩慢,即便到來,也要面臨血戰,地理位置很不好。

於是,滿寵建議在合肥的西邊三十里的地方,修建一座新城,這樣的話,東吳軍隊倚仗水軍護衛,上岸進攻合肥城,那麼新城的軍隊可以在第一時間出兵,與合肥城中的軍隊內外夾攻,這樣敵人就算是撤退也很艱難,合肥的地利劣勢就能夠比較好的扭轉了。

可是,滿寵的這個建議受到了朝中另一位名臣蔣濟的反對。

在蔣濟看來,修建新城無異於向東吳示弱。

現在兩國邦交剛剛恢復,就修建新城,明顯是準備作戰,並且告訴東吳人,我就是怕你進攻合肥。

這樣的話,東吳軍隊來了,新城的軍隊立刻趕到合肥城下,合肥確實安全了,可是,東吳的軍隊難道就不會繞道進攻別的地方嗎?

魏明帝覺得蔣濟說得在理,就放棄了新城計劃。

滿寵再次上疏,滿寵說,孫子都說,用兵之道,就在於讓人難以捉摸。

我們修建新城,確實是告訴東吳人我們有擔心,但是我們本來不弱,但是卻告訴東吳人我們很弱,這不是很好嗎?一旦東吳人相信了我們弱小,必然輕視我們。

這樣的話,東吳人就會遠離長江,上岸作戰,那麼我軍就可以取得大勝了。

魏明帝左右為難,當時有位尚書名叫趙咨,他認為滿寵的意見更好,於是魏明帝下令修建新城。

第二年的時候,孫權果然想進攻合肥城,大軍已經準備出發,可是知道曹魏已經修建好了新城,一旦進攻合肥,必然要遠離長江,萬一被夾擊,情況就尷尬了。

孫權左思右想了二十來天,竟然不敢下戰船。

滿寵修建新城的計劃,果然發揮了巨大的功用。

不但如此,滿寵更提出,要趁著孫權猶豫的時候,主動進攻,爭取打孫權一個措手不及。

於是,滿寵率領六千人悄悄來到長江口埋伏。

果然,孫權思量再三,還是決定出擊。

不然直接退兵,實在太沒面子。

孫權集結了大量部隊,在江口登岸。

在孫權看來,一向是自己主動進攻合肥,曹魏一方總是被動挨打,看到自己大軍登岸,那還不得嚇死。

可沒想到大軍剛剛上去一半,忽然岸上衝下來許多魏軍。

東吳軍隊忽然遭到伏擊,孫權不知道有多少伏兵,慌亂之間匆忙撤回戰船。

滿寵軍隊斬殺幾百人,凱旋而歸。

新城成了孫權的心病。

於是,在第二年,孫權興兵十萬,把目標瞄準新城,只有把新城給拿下,才有可能對付合肥。

滿寵收到消息,率軍快速趕往新城。

可是滿寵沒有和孫權正面作戰。

畢竟孫權有十萬大軍。

滿寵帶著幾十個人在晚上的時候悄悄潛入孫權軍中,把松樹枝折斷做成火把,然後澆灌上許多麻油,來到孫權軍隊放攻城器械的倉庫,一把火把燒光了。

孫權的侄子孫泰也在混亂之中被滿寵等人射死。

沒有了攻城器械,突襲的計劃也已經暴露,孫權軍隊只能撤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為什麼吳蜀兩國聯盟都打不過魏國

三國時期,魏國的實力是三個國家之中最強的,而在吳國與蜀國的夷陵之戰以後,吳國並沒有趁勢攻打蜀國,相反還派使者前來請和。蜀國的態度自然是希望能夠有這樣一個盟友,於是兩國後來來往密切,也沒有什麼摩擦...

他是曹操的心腹謀士,為什麼幫助司馬懿兵變?

在三國時期,要論文臣武將數量的話,孫權和劉備加一起都難以和曹操相抗衡。在曹操手下的謀士中,郭嘉、荀攸、賈詡等人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不過,對於曹操的心腹名士——蔣濟,雖然在名氣不如前幾個人,但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