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才能讓孫權雅敬,卻死於降將兵刃之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費禕,字公偉,江夏人,因與益州牧劉璋沾親,遊學入蜀,劉備平定蜀中後,錄用了費禕。
諸葛亮執政期間,為了在身後能有人繼續自己肩負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責任,為蜀漢培養了蔣琬,費禕等賢相。
當時蔣琬處理內政,費禕負責外交。
吳蜀兩家既然是聯盟,自然要相互派出使者去溝通。
諸葛亮南征歸來,後方已穩。
本著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他決意率軍北伐,但戰前的統戰工作總需要一個人前去東吳和孫權溝通相關事宜。
諸葛亮便派了費禕出使東吳。
費禕初到東吳,拜見孫權前,孫權和群臣正在搞PARTY,孫權提前跟手下人說了:一會兒我接見費禕,你們該吃吃,該喝喝,不要理他,讓他難堪。
費禕進殿行禮,只有孫權起身相迎,費禕看了眼東吳的群臣,隨口來了個群嘲:「鳳皇來翔,麒麟吐哺;驢騾無知,伏食如故。
」費禕自比鳳凰,麒麟指的是孫權,無知的驢騾自然就是東吳的群臣了。
諸葛恪作為東吳嘴炮第一人,也做了反擊,他順口回道:「 爰植梧桐,以待鳳皇,有何燕雀,自稱來翔?何不彈射,使還故鄉!」總算幫這群豬隊友挽回了點顏面。
諸葛恪、羊銜等才博果辯,論難鋒至,禕辭順義篤,據理以答,終不能屈。
權甚器之,謂禕曰:「君天下淑德,必當股肱蜀朝,恐不能數來也。
」
在蜀漢出使東吳的數名使者里,最讓孫權欣賞就是費禕。
孫權對費禕欣賞到什麼程度呢?臨別時贈送了自己的寶刀給費禕,還同他說:「此次你回蜀國,一定會作為棟樑之才,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到你了。
」要知道古代君王的佩劍,見其物如見其人,一般只會賜給位高權重,功勳卓越的臣子。
一國之君能贈送別國大臣這樣有重大意義的禮物,還能說出這番惺惺相惜的話來,可見費禕此次出使東吳的表現實為出眾。
孫權的話一語成讖,費禕回蜀後步步高升,最後做到了大將軍一職。
可惜的是,在一次蜀漢的盛大PARTY上,有一個魏國降將名叫郭修,趁費禕歡飲沉醉時,刺殺了費禕。
一代賢相死於小人之手,不能不說是蜀國的一大損失。
費禕執政時,與魏國沒有發生大的戰爭,姜維認為自己熟知西涼,通曉兵略,想招納羌胡為羽翼,進兵隴西,每想興軍伐魏,費禕便設法阻止,撥給姜維的部隊不過萬人。
他向姜維說:「我們的才能跟丞相(諸葛亮)差得遠呢,以丞相的才能尚且不能問鼎中原,何況我們呢?不如休養生息,充實國力,等有能力的人來繼承丞相的志願,不要心存僥倖拿社稷去冒險,萬一失敗了,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
費禕遇刺後,姜維上位,標誌著蜀國的戰略規劃從鴿派向鷹派轉變。
後諸葛時代——繼承者的面壁計劃
對中國歷史的敘述,不外乎以人物為主線的紀傳體和圍繞時間軸展開的編年體。然而這一篇文字若採用紀傳體,則有很多三位主要人物共同經歷的歷史事件不得不重複敘述。若採用編年體,則無法講述人物的早期經歷。...
老師的苦心你沒懂 諸葛亮為什麼不讓姜維接自己的班
三國演義後期,如果說到戰爭,首推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再就是姜維的九伐中原,在我們看來,姜維的這種軍事動作,完全是為了繼承老師諸葛亮的遺志。但是,細細品味秋風五丈原的橋段,會發現諸葛亮從來沒有這樣的...
蜀漢大將魏延究竟有沒有叛亂?
魏延是蜀漢國劉禪時期少有的大將,無論是資歷、軍銜、爵位還是能力,都是諸葛亮、李嚴這兩個託孤大臣之後其他的人難以相比的。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在蜀漢國正需要軍事將領的時候,隨著諸葛亮的死去而被...
亦千里議趣事——秋風五丈原,諸葛亮去世
公元229年,在曹丕,劉備相繼稱帝建立蜀魏政權後,孫權也建立了東吳政權。蜀漢的大臣們覺得孫權的勢力嚴重影響到了蜀國的利益,因此大都要求和孫權斷絕關係,並主張起兵伐吳。諸葛亮審時度勢,據理力爭,說...
吳蜀聯盟為何沒有聯合夾擊魏國
吳蜀夷陵之戰,劉備全軍覆沒,幾乎是隻身逃歸蜀地。但獲勝的東吳大都督陸遜並沒有藉機全力進軍,一舉將劉備消滅,而孫權在戰役結束後不久,反而主動派遣使者向劉備求和,兩家從此結下同盟。劉備死後,劉禪繼...
諸葛亮臨終前為劉禪留下三大能臣,讓蜀漢得以支撐三十年
對於劉禪,很多人的評價都很不同。有人說,劉禪其實並不傻。因為他在諸葛亮死後,又讓蜀漢再次延續了近三十年的時間。其實,這種說法,不少特別準確。其實蜀漢能在諸葛亮死後,繼續延續三十年,跟劉禪的關係並...
蜀國滅亡,與後期發生的一起行刺案有關,真的和姜維有干係?
延熙十六年(253年)春正月,蜀漢舉行歲首大會,當時的丞相費禕和一班文武大臣開懷暢飲,人有點微醉,但是為了群臣盡興,費禕強打精神應付著。在座的都是蜀國有頭有臉的人物,比如大將軍姜維、車騎將軍夏侯...
三國時期為什麼吳蜀兩國聯盟都打不過魏國
三國時期,魏國的實力是三個國家之中最強的,而在吳國與蜀國的夷陵之戰以後,吳國並沒有趁勢攻打蜀國,相反還派使者前來請和。蜀國的態度自然是希望能夠有這樣一個盟友,於是兩國後來來往密切,也沒有什麼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