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沉迷讀書,日漸消瘦||《秋葉: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會讀書,讀萬卷書也沒用。

這是寫在秋葉大叔《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封皮的一句話,也是對這本書內容的高度概括。

秋葉是一位「該工作就工作、該玩耍就玩耍、該出書就出書、該分享就分享、一年讀書120—180本」的帥「大叔」,「秋葉PPT」品牌的打造者。

這本書分為兩個部分,序篇、上篇+下篇。

序篇中,秋葉大叔結合自己的經歷,分享了「沒空讀書怎麼辦?」「怎樣讀書有效果?」「讀了就忘怎麼辦?」「怎樣做讀書筆記?」「怎樣拆書」等實際問題,屬於讀書方法論部分。

上篇+下篇中,秋葉大叔分享了51篇「拆書」書評,包括六度空間理論等6篇擴展視野的新鮮理論、波士頓矩陣分析法等13篇思考模型、2篇反思世界觀的書評、豐田5S管理法等15篇工作方法論、馬雲演講分析等5篇創業方法論、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等3篇生活方法論以及7篇如何利用時間的《奇特的一生》系列書評,屬於實戰應用部分。

51篇書評,每一篇都按照秋葉大叔拆書的寫法特點,即「知識介紹+拓展思考+互動練習」。

也就是說,每一篇都包括秋葉大叔分析、概括之後的精鍊總結(知識介紹),結合實際的應用(拓展思考),根據介紹內容留的「課後作業」(互動練習),幫助讀者內化書中乾貨並應用於實踐。

本書在我的閱讀清單里屬於「學以致用」類,實用性頗高,可操作性很強。

由於知識背景的不同(就是無知),51篇書評中有個(hen)別(duo)理論看不大懂,因此主要「拆」一下讀書方法論部分。


首先,如何選書?

很多諸如「女性必讀20本書」、「職場小白必讀10本書」、「大學生必讀100本書」、「一生必讀的100本名著」等書單被瘋狂轉發,多數人比如我,總是看完前幾本之後,將這些書單小心收藏,想著等我有空了,一本一本買來看。

然後,這個連結就靜靜躺在我的收藏夾里,看都不會看一眼。

每次看到網站打折或者逛書店的時候,只能恍惚記起來,好像有一本書不錯的,哪一本啊?忘記了。

到了不用為考試而讀書的年齡,讀書變成了一件很私人、很享受的事情,每個人喜歡的讀書類型都不一樣,我覺得嘆為觀止,你覺得乏善可陳,這很正常,在信息量爆炸的今天,選書也就成為了一件很值得花心思的事情。

參考書單是一種很快捷的方法,前人總結、後人乘涼,但是由於得來太容易,反而不會太珍惜。

我們應該用心計劃自己的閱讀清單,遇到想讀的書就記下來,或者根據閱讀清單上的類別進行有目的的查找閱讀。

秋葉大叔的閱讀清單里,提到應該合理搭配4類書:

第一類:工具書,如詞典一類,方便隨時翻查,儘量選一個好的版本。

第二類:專業書,每個人懂得一門安身立命之本的專業書籍,包括經典原著和最新趨勢。

第三類:視野書,學會用不同緯度解釋現實中的現象,打開視野的書。

第四類:潮流書,保持對時代的感覺,與時代同步。

特別說明:第一,一個人在不同成長階段選書也是有側重的;第二,什麼都懂一點真不如先看懂一門比較好。

每一位大咖的閱讀清單都值得學習,每一個人的閱讀清單也不盡相同。

唯一相同的就是,要儘快建立起你的閱讀清單,有選擇、有目的、有條理、有框架地進行閱讀吧!

其次,如何讀書?

在這裡「拆」一下秋葉大叔是如何讀書的,在這本書中,秋葉大叔毫不藏私的分享了10種讀書方法:

1、通讀法:培養頭腦中的思考框架

先形成自己的知識框架,將書的內容吸收到自己的框架中,而不是變成各種碎片。

也就是說,先給大腦這個「電腦」建立硬碟分區和索引,再往裡填充資料。

2、樹讀法:了解學習某個領域的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就是圈定一個感興趣的領域或主題,通過同類書籍的閱讀,得出這個領域的思考框架,而不是看一本書,求速成。

3、圖讀法:用思維導圖啃硬書

對於口碑好、內容多、思想含金量高的書、電影、視頻等,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思路圖形化表達,就是圖讀法,應用這種方法比較容易明晰作者的思路。

圖讀法的更高階段是做讀書筆記PPT,更好地消化書中的核心思想和精華。

4、框讀法:閱讀有一定難度的書

框讀法指運用一個讀書框架去閱讀一本有一定難度的書,去理解作者的邏輯,然後可以輸出書評。

比如書中介紹了一種框架:(1)介紹作者;(2)分享精彩片段;(3)總結本書價值。

5、煉讀法:不動筆墨不讀書

所謂煉讀,就是把一本書讀薄的過程,將作者的邏輯從一本書里提煉出來,變成自己能夠說清楚的核心觀點。

不動筆墨不讀書,動筆是主動消化的過程,是內化書中知識為己用的過程。

6、逆讀法:用批判性思維讀書

所謂逆讀法,就是列出你認為書中的錯誤或者在現實中不適用的觀點,說出理由,一條條反駁。

這種方法要求有一些知識積累和批判性思維,否則容易演變成抬槓。

7、抄讀法:摘錄閱讀筆記

抄讀法就是最原始、最常用、最簡單的閱讀方法,抄寫好詞好句。

不過在抄錄的時候,加一些自己的感悟,會更有互動感。

秋葉大叔認為,作者水平比較高的書適合這種方法。

8、仿讀法:看百遍不如做一遍

仿讀法適合工具書,或者操作步驟寫的特別清楚的書,這種書看百編不如動手跟著做一遍,一步步操練起來。

9、誦讀法:詩歌要朗讀才盡興

閱讀文藝書,尤其是詩歌一類,秋葉大叔提出,一定要朗讀出來才有味道。

在這裡,秋葉大叔分享了寫「詩評」的方法:(1)交代背景;(2)交代基本信息;(3)表達感受;(4)陳述支撐你觀點的論據;(5)進行客觀對比;(6)友情分享;(7)模仿學習。

10、閒讀法:讀書不是都這麼累

並不是讀所有書都是為了有收穫的,有時候只是閱讀一些「快餐書」(如網絡小說)放鬆一下大腦,並不太認真思考。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了解現代人都看什麼書,這類書怎麼寫受歡迎,學習別人的長處。

10種讀書方法就介紹完了,秋葉大叔尤其強調,實際讀書時很難分得那麼清楚,有時候需要交叉使用,活學活用才好。

最後,何時讀書?

秋葉大叔認為,何時讀書這個問題包含三個維度,時間管理、讀書態度、讀書環境。

時間管理是一門課程,在此我不多說,重點分享一下讀書態度和讀書環境。

關於讀書態度,引用秋葉大叔在書中舉的例子,「對於不愛讀書的人而言,你把這個問題換成『你哪裡有那麼多時間打遊戲、打麻將、談戀愛、逛淘寶、做頭髮』,其實本質是一樣的。

做喜歡的事情你就會付出足夠多的時間。

無論讀書、工作、或者其他,態度永遠是第一位的,它決定了你的目標和你會付出多少努力。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問題多,端正你一直以來被老師、家長、應試教育「掰彎」的讀書態度,不要本著「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態度去「尋找黃金」,而要本著「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態度去「欣賞美麗」,拒絕功利心、尋找本心的快樂,要能夠把自己沉浸在書中的世界,慢慢就會愛上讀書這件事本身了。

關於讀書環境,秋葉大叔說,「如果你生活的環境裡到處都是書,你就會慢慢愛上讀書」。

他建議,「試試花費3000元錢買上100本書,讓家裡、身邊到處都是書」。


在這裡分享一點我的小感受,也要為自己營造「觸手皆書」的「手機世界」。

一本書我一般會買2本,紙質版+電子版。

紙質書放在家裡或者公司,排版清晰、內容全面、做筆記方便,但是便攜性差,對於我這般每天擠早晚高峰的人來說,站穩都不容易,拿出一本書來看就更難了。

這時就需要電子書了,之所以買電子書是因為很多書網上下載或者在線的版本都是盜版,錯別字多就算了,排版亂七八糟、內容還有錯漏,嚴重影響閱讀體驗。

而購買的電子書則要好上很多,平時上下班通勤、等待的時間看,方便快捷。

但是,讀電子書最大的問題是容易過眼即忘,因此每天一定要及時回顧今天看的電子書內容,在紙質書上做出標記或筆記。

在本書的封底,有這樣一句話:「讀實用的書,第一層境界是你看得懂別人的道理,第二層境界是自己能照著講出來,第三層境界是自己能有意識去運用,第四層境界是能用自己的話總結出來。

達到第四層境界了,恭喜你,這道理總算屬於你了!」

願大家都能沉迷讀書,日漸消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四步走,寶媽也能高效讀懂一本書

文/浪子燕青前言:上周寫了一篇關於暑假安排的文章——《全職媽媽一拖二,如何開啟有意義的暑假?》高調地發到朋友圈,結果引來不少質疑的聲音,其中最想讓我反駁的一個聲音就是:「帶孩子哪裡有時間和精力學...

這是一本開啟我高效閱讀之路的領路之書

2017年的4月份,我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圖書館裡發現了這本書。就是這個偶然的機會,讓我踏上了高效閱讀的指路。從這之前我都是用常規的方法來讀書,比如看一本書從頭到尾的看,從來沒有看目錄、序、以及附...

書山有路勤為徑:提高閱讀能力的7本書

資訊時代,學習知識,提高能力,都離不開閱讀,閱讀變得越來越重要。面對浩瀚書海,如何選擇要閱讀的書,如何閱讀才能真正有收穫?這裡推薦我讀過的幾本提高閱讀能力的好書。一《如何閱讀一本書 》

閱讀改寫命運——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

核心提示讀書這件事,看來的東西不是自己的,寫下來的文字也未必全是自己的。讀書就要把自己變成一個攪拌器,而不是容器。容器的特點是只能裝一點點東西,要進來新東西,就得扔掉一些舊東西,否則裝不下。而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