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魏蜀吳的各一段託孤,一個是喜劇,一個是正劇,一個是悲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中國人口從東漢時的五千多萬銳減到了幾百萬。
時代的殘酷不言而喻。
而在這種時代,傳統的忠孝禮義早已崩壞,從群雄割據到三足鼎立,無不是靠鮮血與戰爭,兼并與殺戮建立王朝。
曹劉孫都是這樣建立基業的,自然,這樣的亂世中能有多少臣子能忠君愛國,又有多少英雄甘居人下?所以在三國君主留下幼子時無不對託孤大臣細細考察,百般託付。
但就是這樣魏蜀吳各一次的託孤只有蜀國的成功。
讓我們來看看三國時期的這三次託孤。
最先留下幼子的劉玄德,劉備被陸遜夷陵一把火燒的郁而終,臨死之前將16歲的劉禪託孤給諸葛亮,這就是著名的白帝城託孤。
強臣弱主,一般的主公臨死之前會做什麼?命多個託孤大臣,苦口婆心,百般叮囑,生怕臣子反叛。
但是劉備就是劉備,反其道而行之,欲擒故縱,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之。
這句話成為了經典名句。
而諸葛亮當然痛哭流涕,感激劉備的知遇之恩,表示會全力輔佐幼主。
之後孔明也的確對得起劉備。
鞠躬盡瘁,成為千古佳話,被歷朝追捧,成為良臣的代表。
蜀國的託孤可以說是喜劇。
但司馬懿就沒那麼有覺悟了,他不要做名臣要做名君。
在曹操死後曹魏兩任君主全部短命。
曹叡三十幾歲便撒手人寰。
臨死之前將7歲的曹芳託付給曹爽和司馬懿。
並舉出諸葛亮的例子,當時諸葛亮已經「死而後已」:邊陲小國尚能如此,我大魏何如?
以孔明為模板希望司馬懿和曹爽模仿。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司馬懿戰勝曹爽權傾朝野。
司馬氏奪權篡位,司馬懿被孫子炎追封宣皇帝,但司馬懿也感恩曹叡的知遇之恩,不僅自己不篡位,還告誡兩位兒子不要竄曹家的位。
魏國的託孤是悲喜正劇。
而吳國的託孤就是悲劇了。
孫權有七個兒子,但死時卻立了最小的兒子孫亮為帝。
為何?這要從東吳的宮廷鬥爭說起(南魯黨爭),本來吳國是有儲君的,但是最適合做接班人的孫登三十幾歲就死了,二兒子孫慮死的比孫登還早。
而三兒子孫和和四兒子孫霸都對皇位虎視眈眈,於是吳國宮中分為了兩派以陸遜為首的「孫和派」和以大公主孫魯班為首的「孫霸派」。
孫權是怎麼處理的?廢了孫和,賜死孫霸。
立小兒子孫亮。
孫權死時孫亮僅九歲。
東吳的託孤大臣是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
恪是個有名的神童,深得孫權喜愛。
掌權之後立馬伐魏,東興大捷打敗魏軍諸葛恪的威望達到巔峰。
百姓不知孫氏只知諸葛。
但是後來諸葛恪的窮兵黷武使得他的名聲一落千丈,諸葛恪被孫綝誅殺,諸葛氏在東吳被滅族,之後孫亮也被孫綝廢為王又貶為侯,年僅18就自殺身亡。
自此託孤大臣和幼主都不得善終。
此人智力直逼諸葛亮?孫權臨死交給他一個任務,最後卻身敗名裂!
文:河湟三月(作者原創授權)三國時期,魏蜀吳都曾經歷過新老接替,由於國家尚未完成統一,外部有鄰國虎視眈眈,因此,三國內部都毫無意外的選擇了輔政大臣,輔助幼主上馬之前送一程。魏國先後有司馬懿、曹爽...
東吳剛愎自用輔政大臣大將軍太傅諸葛恪生平
諸葛恪(203—253年),字元遜,是蜀漢名相諸葛亮的親侄,是東吳重臣諸葛謹的長子,文武全才,膽識過人,與生性跳脫的吳主孫權臭味相投、相處甚歡。孫權是個蠻橫而喜歡生事的老帝崽,他與張昭鬥氣,火...
如果諸葛亮不死,蜀漢能夠統一三國嗎?
在三國歷史上,無數英雄豪傑的英年早逝,給予這個時代留下了遺憾和唏噓。比如曹操的郭嘉,孫權的周瑜,都是典型的例子。而對於蜀漢來說,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可謂是最大的損失。那麼,如果諸葛亮不死的話,也即...
孫權晚年兩個兒子爭位,二人結局一死一廢,直接導致了東吳的衰敗
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孫權三個君主都是雄霸一方的英雄人物。他們在權力傳承的都遇到了一些麻煩。曹操是因為諸子爭位相互傾軋,留下了「煮豆燃豆萁」的詩句。劉備則只有一個扶不起的蠢笨兒子劉禪,不得已也要...
這一仗,魏蜀吳打成了1:1:1,且嚴重消耗了三國國運!
無論是史家還是小說家,對魏蜀吳三國的國家實力看法都完全一致:魏國一起絕塵,遠超蜀國和吳國;蜀吳國力大致相當,吳國略勝一籌。除了老二和老三聯手打老大的那次赤壁大戰,蜀吳兩國總體上各自並沒有在魏國身...
諸葛亮家族又一託孤大臣,文能治國武能領軍,卻死於非命被夷三族
小編在《蜀得龍,吳得虎,魏得狗!諸葛亮三兄弟春秋大義,讓人嘆而觀止!》談到諸葛亮家族三大人傑,諸葛亮後輩也是英雄輩出,但是往往結局都是悲慘,今天就談談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諸葛恪自幼就稱為東吳神...
此皇帝曾兩度上任被貶,一生唯一的存在感,就是害死了諸葛亮侄子
陳老師趣說三國第一百三十七講,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東吳的孫權,是諸葛亮都不得不佩服的聰明之主,有道是「虎父無犬子」,孫權的兒子自然差不到哪裡去,可是,人,光是聰明就能夠在漫長的人生中...
三國時期諸葛氏家族的成員有多牛 魏蜀吳三方做丞相
三國歷史上,有一個家族的成員在魏、蜀、吳三個國家中都做到了丞相。即便是三國時代結束後,其成員甚至在東晉都封侯拜相,並且在蜀國、吳國、東晉兩度被託孤輔佐幼主,成為實際上的「攝政王」。雖然這個家族...
東吳大帝孫權有七個兒子,為什麼傳為給了十歲的幼子?
孫權有七個兒子孫登、孫慮、孫和、孫霸、孫奮、孫休、孫亮,最終卻傳為給了年僅七歲的幼子孫亮,孫權七子的能力怎麼樣?為什麼傳為給幼子呢?一、孫權七子的能力1、孫登:孫登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接班人,孫權也...
蜀漢後主劉禪——因為遇到諸葛亮,他成了三國中最幸運的皇帝
劉禪,字公嗣,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後主」,蜀漢第二任皇帝。後世對於劉禪的評價有很多,有的人說他是「扶不起的阿斗」,有人說他是「亡國之昏君,喪邦之庸人」,也有的人說,他是真正大智若愚。對於這幾種評...
諸葛亮再多活十五年,蜀國能不能統一天下?
三國之中論謀士,無人能夠出諸葛亮左右,其地位得到了歷史廣泛的認可,在大家心目中也是神一般的人物。蜀漢後期,諸葛亮一直都在致力於北伐,希望能夠克復中原,實現先帝的遺志,可惜天不遂人願,魏國有著司馬...
孫權晚年的一個舉動,使東吳政局動盪不安,眾多兒子下場慘烈
孫策死後,孫權也表現出一個作為君主的優點,知人善用,不拘一格地用人才。所以非常得人心,東吳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但是到了老年,他變得多疑起來。不僅不和群臣和睦,因為繼承人問題,東吳的皇室變得極其混亂。
生子莫學孫仲謀:孫權的兒子們都有怎樣的人生結局?
「生子當如孫仲謀」是三國時期曹操對孫權的著名評價,後來辛棄疾在《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也引用這個典故。不過孫權的兒子們可未必會贊同曹操的這句評價。下面本鬼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些孫權的兒子們都怎...
本以為劉備不是個短命皇帝呢,三國魏蜀吳各家的皇帝都做了多久?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時期之一,更是有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來述說,從東漢末年到蜀吳覆滅,這是一個英雄豪傑並立於世多姿多彩的時代,恨不能親身經歷,與英雄豪傑共舉杯戰沙場!看三國演義,說實話,孔明一...
三國演義之姜維二伐中原的前奏
姜維一伐中原慘敗之後,當時的國際形勢發生了巨變。曹魏嘉平三年,太傅司馬懿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第二年,東吳大帝孫權駕崩。這兩件事的發生,催生了姜維的第二次北伐。也從另一個側面解釋了不同的人做了同樣事...
東吳並非亡於西晉,而是亡於孫權晚年做的這件事
1歷史上許多雄才大略的英明君主都有晚節不終的命運,如隋文帝、李世民,晚年的孫權也步了這個後塵。對於這種昏庸,陳壽在《三國志·吳書·孫權傳》里提到孫權主要有兩大失誤,一是「果於殺戮」,二是「胤嗣廢...
孫權的兒子們個個優秀,導致兄弟相殘
孫權總體說來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自己活的時間很長,整整七十歲,吳國立國的時間也比三國中的另外兩國要長的多。他的事跡大家應該比較熟,今天我們主要講講他的兒子們。
諸葛家族才是三國第一大家族,號稱「龍虎狗」的仨兄弟權傾天下
作為《三國演義》的絕對主角,諸葛亮被塑造成智慧超群,心繫天下,鞠躬盡瘁的忠臣形象。他所著的《出師表》更是被稱為忠臣之心聲,千百年來,諸葛亮可謂是整個中國歷史上享有最高知名度,最具光環的奇才。
孫權晚年的三大昏招,錯過了一統天下的機會!
東吳孫權,讓曹操、劉備二位一世梟雄都無可奈何,曹操更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樣的千古佳句!然而其晚年,圍繞太子之位做錯的三件事,把東吳折騰的烏煙瘴氣,等到塵埃落定,時間定格在280年,青蓋入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