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子女中,有一位叫魯班的女兒,堪稱三國第一「作女」
文章推薦指數: 81 %
同樣是三巨頭之一,與蜀、魏兩國的開創者劉備、曹操相比,孫權這位「坐斷東南」的一代霸主,所受到的關注度,顯然是不及的。
雖然不乏出彩表現,在更多時候孫大大所能分配的角色大部分都是配角。
然而不可忽視的,這位陳壽認為與勾踐有著不少相似處的江東集團領袖人物,自然是有著不可抵擋的魅力。
孫權的兒子不少,史書上明確有記載的有七個。
長子孫登,字子高,他是庶出,生母地位比較低,後來是由孫權所寵愛的徐夫人所扶養。
黃初二年(公元221年),積極向曹魏靠攏的孫權,被魏國朝廷封為吳王,孫登也同時被拜為東中郎將,封為萬戶侯。
對於這項額外恩賜,孫登不太感冒,以身體不好為理由給辭掉了,顯然,以江東和魏國的微妙關係,孫登推掉封賞是個極為明智的政治行為,很有可能就是孫權的意思。
也正是在這一年,孫權立孫登為王太子,並為孫登選置師傅,選擇突出的士人作為他的賓友。
我們所熟知的,吳國的幾位知名後起之秀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正是這個時候被選入為孫登的侍講詩書,並陪同著他騎馬射獵。
孫登對自己的養母徐夫人很是孝順,徐夫人後來因為嫉妒而被流放到了吳郡。
當時步夫人最受寵愛,步夫人每次賜給孫登東西,孫登都不敢推辭,但也只是拜謝接受,徐夫人如果是送衣服來,孫登則是要沐浴後才穿上,以示不忘記養母的養育恩情。
孫登在被立為王太子時,曾經就向孫權請求,要立太子,首先就得要立王后。
當時,孫權就問了句:「你的母親在哪裡呢?」孫登回答說:「在吳郡。
」
這實際上就是提議孫權立徐夫人為王后,當時孫權猶豫未決,沒有做出明確答覆。
雖然也有著大臣們的上書,孫權最終還是沒有立徐夫人,但對這個孫登的疼愛,孫權卻是熱情沒減。
黃武四年(公元225年),孫權為孫登聘娶了周瑜的女兒為王太子妃。
孫權希望孫登多讀點《漢書》,以了解歷史,很是想請再這方面很有根基的張昭來教孫登。
屢次請了幾次,張昭似乎沒多大的熱情,孫權就命令張昭的兒子張休先在老爹那學習,然後在進宮,講述給孫登。
孫登為人不拘小節,他和他僚屬賓友在一起時,基本上是不分尊卑的,只是以平民的禮節來相處,出行同坐一輛車,或是睡覺同一張床,都是沒有任何異議的。
那四位賓友後來被提升為了中庶子,按照規定是要講究朝廷禮節的,孫登還是命令他們去除冠服,以平常所帶的頭巾入見,頗有平易近人的風範。
黃龍元年(229年),東吳帝國開張,孫權登基稱帝,孫登被立為皇太子,他的幾位中庶子也因此水漲船高。
諸葛恪被任命為左輔都尉,張休被任命為右弼都尉,顧譚被任命為輔正都尉,陳表被任命為翼正都尉,當時人合稱四人為「四友」。
這時候,在孫登的身邊,還有謝景、范慎、刁玄等做著賓客,東宮可以說是擠滿了人才。
正是在這一年,孫權遷都建業,陸遜被徵召輔佐孫登鎮守武昌。
在留守統領宮府事宜期間,孫登處理事情很有分寸,以大臣們共同協作,將武昌治理得井井有條。
孫登為人處事,很有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風格。
他每次出去打獵,很是小心地躲避著老百姓的田地,就怕是給馬匹踐踏了莊稼,要休息了,他也是選擇一片空地,絕不去打擾其他老百姓。
以太子的身份,具有這樣的作風,實在是少見。
在平時,孫登也是處處為人著想。
有次,乘馬出去,正好有顆彈丸飛過,左右人員搜查後,抓到了一個拿著彈弓的,就認定是射彈丸。
那人不承認,左右侍從就想著上前好好捶打一頓,孫登沒有答應,後來經過比對發現,彈丸和那人的彈弓對不上號,那人真是無辜,所以就放了。
還有一次,孫登失去了一個乘水的金馬盂,可以確定是身邊人做的,孫登也沒有責罰,只是讓那人回了家,還告誡身邊其他人再也不要提起這件事。
嘉禾元年(公元232年),孫權的二兒子孫慮去世,當時孫權十分悲痛,連飯都沒有吃不下。
孫登特意趕到建業勸諫孫權,在他的開導下,孫權才開始增加了飯量。
那時候開始,在孫登的極力要求下,孫權把孫登留在了身邊。
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孫權征討魏國新城,孫登被任命留守在建業。
那一年,收成不好,盜賊多了起來,於是孫登制定了各項法令,做足了防禦工作,還是有了極大的效果。
總體來講,孫登性格是比較仁慈的,對幾位兄弟不錯,對大臣們也沒過分要求,就是仗著孫權撐腰呂壹胡搞那段時間,孫登還站出來為官員們說了話,做為孫權的接班人,他是符合了各階層的利益的。
可惜的是,赤烏四年(公元241年),孫登病逝了,那年他才三十三歲。
就在臨終前,他還給孫權上書,向孫權提了不少的建議以及推薦了不少的人才。
當看到表章,孫權的悲痛心情是難以抑制的,一講到孫登就是痛哭流淚。
他給了孫登一個諡號「宣太子,」以示懷念。
孫登有兩個兒子孫璠、孫希,都死得比較早,第三個兒子孫英,被封為吳侯,後來因為是想做掉大將軍孫峻沒成而被殺。
孫權的二兒子孫慮,字子智,他年齡比孫登小,死得卻是被孫登要早,上面也提到過了。
孫慮很小時候,就聰明伶俐,而且很有才華,因而孫權很是喜歡他。
黃武七年(公元228年),孫慮被封為建昌侯,那年他才十六歲。
黃龍二年(公元230年),顧雍等幾位聯名推薦孫慮進爵為王,孫權沒答應。
不久後,又有人上書提及到孫慮的聰敏才智,於是孫權就封孫慮為鎮軍大將軍,開府,治所在半州,即現在的江西九江市。
孫慮做事情還是很到位的,史書上的說法是「遵奉法度,敬納師友,過於眾望。
」
也是非常遺憾的,嘉禾元年(公元232年),孫慮去世,因為沒有子嗣,封地被收回。
孫和,字子孝,孫權的第三個兒子,他的老媽王夫人在孫權面前很是得寵。
赤烏五年(公元242年),孫登死後的第二年,孫和被立為太子,那年他正好十九歲。
孫和身邊也聚集著一幫能人,闞澤被拜為太傅,薛綜被拜為少傅,蔡穎、張純等人做為侍從。
《吳書》上說,孫和本人很聰明,文學造詣也不小,擅長騎射,對師傅尊重,對知名士人也是敬愛有加。
孫權很是喜歡他,常常讓他陪伴在身邊,賞賜給的衣服珍寶玩物,其他的兒子都是比不上的。
孫和為人也是比較謙遜,出風頭的事很少做,很有修養,也不惹事,但就是這樣,他還是得罪了人。
事實上,也不是他的原因,他的老媽王夫人因為是在孫權面前很是得寵,和孫權的一個女兒魯班(不是那個知名木匠)處得很不好。
這個魯班,是個很會來事的女人,下面還會提到,跟她鬧了矛盾,並不是件很明智的事。
有次,孫權生病了,孫和到廟裡去祈禱,恰巧地,孫和妃子的叔叔張休家裡離廟比較近,就邀請孫休到自己家裡去做做。
這本來是件很平常的事,有心人魯班卻是做出了大文章,他對孫權說,孫和根本就不在廟中,而是跑到了妃子娘家商議大事去了,又說看到孫權病了,王夫人還在私底下偷偷地笑呢。
孫權聽到這樣的事,當然是要發怒的,王夫人因此憂鬱而死,孫和所受到的寵信也是越來越少,漸漸被孫權疏遠。
孫權晚年在立嗣上的所作所為,確實夠「昏庸」的。
立了太子孫和後,他又將第四子孫霸封為魯王,並還給予了和太子相同的待遇。
這分明就是在暗示孫霸多多努力,是很有機會的哦!孫霸同志也很爭氣,無論是明地里,還是私底下,都非得要和太子比個高低。
於是,造就了東吳政治集團內部被分裂為兩個黨派,一個是以丞相陸遜、大將軍諸葛恪、太常顧譚、驃騎將軍朱據、會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績、尚書丁密等人為支援後盾的太子黨,一個是以驃騎將軍步騭、鎮南將軍呂岱、大司馬全琮、左將軍呂據、中書令孫弘等人為首的魯王派。
孫權本人後來對此也有警覺,但卻始終拿不出具體的解決方案,而權臣們鬥爭讓孫權對孫和的好感全無,於太元二年(公元252年)終於將孫和給貶謫到了長沙,以封為南陽王的形式。
孫權死後,諸葛恪當政,這位老兄是孫和妃子(就是先前那位叫張休叔叔的)的舅舅,也有意思想把孫和提拔起來,但諸葛恪本人人緣太差,做事又不狠,最終被吳國宗室成員孫峻所殺。
孫峻做事算是狠辣一派,對於有關牽連人員,全都沒放過,孫和最終被吳國朝廷派來的使者賜死。
那位孫和的妃子,倒是很貞烈,在孫和死後,也自殺了。
孫和當了那麼多年的太子,終於是毀在了政治鬥爭中,近在眼前的皇帝寶座,變成遠在天涯般不可觸及。
也許值得他所欣慰的,他兒子孫皓後來是做了吳國皇帝的,這是吳國的最後一任皇帝,個人行為上沒有繼承老爹的品性,以殘暴而著稱。
孫霸是孫權的第四個兒子,字子威,先前他已經登場過了,大家不會陌生。
孫霸是赤烏五年(公元242年)孫和被封為太子時,同時被封為魯王的,他所能享受的級別待遇也是和太子孫和相同。
以兩人為核心也就形成了兩個立場分明的派別,孫權後來也慢慢知道了兩人不和,以及吳國朝廷的分裂,因而以學習為名,禁止兩人交往接觸,但這卻是不妨礙他們的支持者相互競爭的。
赤烏十三年(公元250年),鑒於兩派鬥爭形勢的日益惡化,孫權做出決定,廢了孫和的太子位置,並賜死孫霸,同時,兩人的支持者大多受到牽連,或是流放,或是被誅殺。
到頭來,孫霸的皇帝夢在無情老爹地打壓了成為了泡影,性命也給丟了。
孫奮,在孫權的兒子中排名第五,按照順序,前面幾位哥哥玩完了,應該是由他來做太子了,但是他的出身不好,他的老媽地位比較低,而且不受孫權的寵愛,因而他也就沒有競爭的資本,但他又不是一個安分守紀的人,這最終要了他的命。
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孫和被貶為南陽王,遷居長沙,同時,具有相同的命運,孫奮被封為齊王,遷居到武昌。
孫權逝世後,諸葛恪正當權,他覺得吳國宗室不應該居住在長江邊上具有重要戰略位置的地方,特別是像武昌這樣的重鎮,更是不允許的,因而他要求孫奮挪個地方搬去豫章郡。
孫奮倒是很有個性,堅決不同意,口頭上說著,行動也不慢,還調動駐紮軍隊入駐到自己的宮室周圍。
諸葛恪當然不是好惹的主,寫了封信給孫奮,要他注意點形象,不要瞎搞胡搞,說不好哪天就落得個孫霸的下場。
這極具威脅含義的話,孫奮還是聽懂了,他也明白諸葛恪是鬥不過的,也就遷居到了南昌。
哀,早知現在,何必當初呢!
孫奮到了南昌,還是本性不改,常常地違反朝廷節度,經常出外沒有節制的出外遊獵,還擅自處置手下官員,弄得他下面的官屬們日子都是很難過,勸他幾句也不聽。
建興二年(公元253年),諸葛恪被殺,孫峻當權,孫奮聽到動靜後,有了非分之想,沿江而下,來到蕪湖,觀望建業的形勢。
這時候,孫奮又不知輕重地將勸諫他的官員傅相謝慈等人給殺了。
吳國高層們實在是看不過去了,以擅殺官員的罪名,將孫奮廢為庶人,流放到了章安縣。
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吳國朝廷看他安穩了,也就封了他為章安侯。
這之後,孫奮確實沒有了多大的動靜,但是無妄之災還是不經意間襲來。
建衡二年(公元270年),當時當皇帝的孫皓的寵愛妃子左夫人王氏死了,孫皓很是悲哀,哭了好長時間,也不露面,民間就有人傳說孫皓已經死了。
這個謠言傳得很快,還編織出了下文,說是繼孫皓之後,孫奮和另外一位宗室上虞侯孫奉極有可能是下一屆皇帝的人選。
傳得有模有樣的小道消息,還真是有人信了,豫章太守張俊就是其中之一。
孫奮的親生母親仲姬的陵墓正好是在豫章的,張俊為了在他所設想的下一任皇帝面前表表功,特意派人去將陵墓好好地打掃了一番。
事實上,孫皓真的沒有死,活得很健康,在知道這件事,這位沒有人性的暴君,以車裂的刑罰殺了張俊,並誅殺了他的三族,還嫌不夠,孫皓下詔誅殺了孫奮和他的五個兒子。
孫奮的結局還是挺悲慘的,他雖然曾經有過輕狂的表現,但實質上沒有過多的差錯,碰上了一個人渣皇帝,只能自認倒霉了。
孫休是孫權的第六個兒子,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孫和、孫奮被外放到外地時,孫休也是享受到了同等的待遇,他被封為琅琊王,治所在虎林。
這年,四月孫權逝世,諸葛恪掌握大權,同樣是據於他那諸侯王不能居住在戰略重地的思想,孫休也遭遇到了孫奮那般再次遷居的命運。
不似孫奮那般囂張,孫休沒有反抗,十分聽話地遷居到了丹陽郡。
孫休估計真是個老實人,在丹陽郡他老是受到當地太守李衡的欺負,最後他不得不向朝廷申請,再次遷居。
吳國朝廷同意了他的請求,將他遷居到了會稽郡。
據說,在會稽郡的這幾年內,孫休曾經夢到過乘龍上天,但是看不到龍的尾巴。
沒過多久後,太平三年(公元258年),當權的孫綝(吳國宗室)派了使者來迎接孫休繼位。
當時,孫休還是有點猶豫不覺,經過屬下們的催促,進入吳都登基稱帝,改元永安,他是吳國的第三位皇帝。
孫休稱帝後,孫綝被任命為丞相,家裡有五人被封為侯,統領著禁兵,至此,孫綝的權勢更是高漲。
不可避免,沒有一個皇帝是喜歡權臣的,兩人之間的衝突升級,在孫休和大臣張布的謀划下,在一次朝會上,孫綝被抓,被誅殺。
孫休在位時,沒有什麼突出貢獻,曾經跟蜀國交過手,但進展不大,在他的治下,吳國百姓還算是能夠安居樂業,但吳國國力卻是沒有長足進步。
永安七年(公元264年),孫休逝世,接替他的就是孫皓。
吳國第四任皇帝,以及最後一任皇帝。
孫亮是孫權的第七個兒子,卻是吳國的第二任皇帝,即孫休之前的皇帝。
孫和與孫霸爭鬥得兩敗俱傷,最終便宜了孫亮。
孫亮的有力支持者是全公主魯班,她還將老公宗族成員全尚的女兒嫁給了孫亮,以拉近這種關係。
赤烏十三年(公元250年),孫和被廢,孫亮被立為太子,全氏也就成了太子妃。
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孫權逝世,孫亮登基,正式成為吳國皇帝。
孫亮手中的權力很小,吳國政權為諸葛恪所掌控,這點上當然不能是讓孫亮所樂觀的,因而在他的授意下,通過孫峻的手,諸葛恪被誅殺。
孫亮所想不到的趕走了狼,引來的卻是虎。
孫峻當政,仍然是將大權牢牢把握,孫亮又一次靠邊站。
孫峻之後,孫綝再次掌控大權,孫亮不甘心於就此碌碌無為,和全尚、劉承等人合謀,想要除掉孫綝,但事情最終泄露,孫亮被孫綝廢掉,封為會稽王,那年的他才十六歲。
也正是這樣,孫休才當上了吳國的第三任皇帝。
永安三年(公元260年),會稽郡傳出謠言,說是孫亮將再次登上天子之位,當時孫亮宮中的宮人也向上舉報說,孫亮使用巫人祭禱,並且有著不好的言語。
吳國朝廷立即採取行動,將孫亮貶謫為候官侯,派兵將他送到封地。
正是在路上,孫亮死去,有人說是自殺,有人說是被毒殺,最終沒有定論,而那年孫亮只有十七歲。
據《吳歷》記載,孫亮很是聰明,他的著名判案事件,我們很多人小時候也讀到過,是三國時代的神童之一。
但這些也只是小聰明,諸如楊修在曹操面前玩的那些把戲,真正大智慧上,年幼的孫亮還是沒有能夠掌握,因而在政治鬥爭中失敗在所難免。
除了這七個兒子外,孫權還有三個被史書記載的女兒,這三個女兒中有一位不詳,另外兩位是著名的魯班和魯育。
魯班是孫權的長女,從先前的事跡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位喜歡搬弄是非而令人討厭的人。
魯班和魯育是同一個母親步氏所生,這位步氏很是受到孫權的寵愛。
魯班先前嫁給的是周瑜的兒子周循,周循死後,又嫁給了全琮。
因為是嫁給了後者,她才被稱作為全主(全公主),即嫁給全氏的公主。
魯班搞倒孫和,聯盟孫亮的事跡,先前已經提過,也就不說了。
孫亮當上皇帝後,孫峻掌控大權,魯班就和孫峻開始私通,按輩分來算,魯班算是孫峻的長輩,這就是亂倫了。
孫峻的繼任者孫綝和魯班的關係就不咋的了,等到孫綝掌權,在廢掉孫亮的同時,將魯班給賜死。
這位蛇蠍心腸的女人,也最終是有了應有的下場。
魯育嫁給的是吳國大將朱據,因而被稱作是「朱主。
」
魯育和他的姐姐性格不同,倒是像老媽步氏,當年魯班和孫和不合時,曾經請求過魯育幫忙,但被魯育以大義凌然的言辭給拒絕了。
這之後,魯班一直就尋求著機會,向這個妹妹報復。
後來孫儀等人聯合起來反對孫峻,魯班向孫峻告發,魯育也是同謀,魯育被孫峻所殺害。
可悲的是,他的兩個兒子也是朱熊、朱損也是因為魯班的讒言而被殺害。
魯班女同志,手段也是太毒辣了點,連自己妹妹和外甥都不放過。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 菊花茶/文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
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孫權老年喪子揭東吳大亂序幕
公元241年,對於步入60歲的孫權來說,是極為悲痛的一年,因為他的長子孫登死了,才33歲。老年喪子,白髮人送黑髮人,本已傷心欲絕。而孫登又是他耗盡大量心血培養的接班人,寄託了無限的希望。他的死如...
吳國帝王孫權的7個兒子,其中6個壽命不過30歲
東漢末年分三國,魏蜀吳形成了三角的局勢,而東吳的皇帝孫權則占領著東南一帶,孫權是一個長壽的人,活到了71歲,而他一生的夢想統一天下也沒有實現,在孫權之下有七個兒子,相對比與自己,那些孩子全都沒能...
孫權共有多少個子女?他們都有哪些成就?最終的結局如何?
文/格瓦拉同志按照正史的記載,吳大帝孫權共有七子四女。那麼,這些人都是誰?他們都有哪些成就?最終的結局如何?長子孫登字子高,由於生母地位卑賤,所以自幼由孫權正妻徐氏撫養成人。黃初二年(221年)...
三國冷知識:吳國為什麼滅亡?根本原因是孫權活的太長了!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在以史為鑑看來,三國魏蜀吳後期的問題歸根到底都是繼承人問題。魏國的問題是繼承人曹丕、曹睿都活得太短。蜀國的問題是繼承人劉禪活得太傻。而吳國的問題就是創始人孫權活的太長。
講講三國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孫權篇
今天來講講孫權,孫權作為國君,家事兒和東吳錯綜複雜的政局糾纏在一起,挺難寫的。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
孫權64時33歲太子孫登去世 揭開東吳大亂的序幕
導讀:公元241年,對於步入60歲的孫權來說,是極為悲痛的一年,因為他的長子孫登死了,才33歲。老年喪子,白髮人送黑髮人,本已傷心欲絕。而孫登又是他耗盡大量心血培養的接班人,寄託了無限的希望。他...
孫權的兒子們個個優秀,導致兄弟相殘
孫權總體說來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自己活的時間很長,整整七十歲,吳國立國的時間也比三國中的另外兩國要長的多。他的事跡大家應該比較熟,今天我們主要講講他的兒子們。
孫權晚年的一個舉動,使東吳政局動盪不安,眾多兒子下場慘烈
孫策死後,孫權也表現出一個作為君主的優點,知人善用,不拘一格地用人才。所以非常得人心,東吳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但是到了老年,他變得多疑起來。不僅不和群臣和睦,因為繼承人問題,東吳的皇室變得極其混亂。
孫權的七位兒子,有被自己賜死的,也有英年早逝,更有被親人所害
三國時期,在孫策與孫權等的努力下,在東吳立腳稱帝,成就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可惜後期兒子們互相傷害,終在孫子孫皓昏庸暴虐之下把孫權等先祖打下的江山送於別人。話說孫權共有七位兒子,可惜要麼英年早逝,...
東吳大帝孫權7個兒子中,為何有6個壽命都不超過30歲?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曹魏、蜀漢、東吳三國鼎足而立。東吳大帝孫權雄踞東南,虎視中原,何等威武霸氣。孫權高壽,活了71歲,戎馬一生,也沒實現統一天下的夢想。孫權有7個兒子,為爭奪權位而互相猜疑,以致...
生子莫學孫仲謀:孫權的兒子們都有怎樣的人生結局?
「生子當如孫仲謀」是三國時期曹操對孫權的著名評價,後來辛棄疾在《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也引用這個典故。不過孫權的兒子們可未必會贊同曹操的這句評價。下面本鬼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些孫權的兒子們都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