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兒子們個個優秀,導致兄弟相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權總體說來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自己活的時間很長,整整七十歲,吳國立國的時間也比三國中的另外兩國要長的多。

他的事跡大家應該比較熟,今天我們主要講講他的兒子們。

孫權基因不錯,兒子們個個都挺優秀的,不過都優秀麻煩就來了。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時就立長子孫登為太子。

這位太子德才兼備又深喑政事,是孫權的好助手,將來也估計是位好皇帝。

可惜孫登命薄,32歲時便英年早逝,把孫權心疼壞了。

孫登臨死前推薦三弟孫和作太子。

公元242年,孫和被立為太子。

孫和作為太子也很稱職,受到許多人的尊敬。

但是,既然不是長子,那麼就有人不服了。

孫權四子孫霸,也是文武兼修,天資聰明,也有一批擁護者,於是孫霸就想爭奪太子之位。

支持孫霸的集團就不斷說孫和和他母親的壞話,時間長了,孫權對孫和越來越有意見。

後來還將孫和軟禁起來。

支持孫和的集團又開始成天向孫權進諫求情。

作為皇帝的孫權,特別討厭兒子們搞團團伙伙,於是他下令讓兩派的大臣們都禁言,可執著的大臣們就是不聽。

於是孫權怒了,將兩派集團的大臣都斬殺了一批。

到公元250年,孫和被廢,孫霸被賜死,宮廷慘劇就這樣發生了。

在這種情況下,孫權立了自己最小的兒子孫亮當太子,一個是孫亮沒有自己的政治勢力,一個是孫亮是孫權的老來子,孫權特別喜愛他。

公元252年,孫權去世,孫亮繼位。

但這時的孫亮只有九歲,還沒法親政。

就由太傅諸葛恪總領國家事務。

諸葛恪是諸葛瑾的長子,也就是諸葛亮的侄子。

他在三國演義中,也是比較出名的神童。

不過這會他已經是身擔託孤重任的老臣了,深孚眾望。

公元253年,諸葛恪在與魏國的戰鬥中遭遇慘敗,他為了掩飾自己的過失,開始獨斷專行,導致朝野上下對他都有怨恨。

同年,大臣孫峻在徵得孫亮同意後,將諸葛恪誘殺,同時他也接替了諸葛恪的地位。

公元255年,孫峻去世,權力又移交到了孫峻的弟弟孫綝手中。

公元257年,孫亮十五歲了,他對獨攬大權的孫綝極為不滿,於是想要誅殺孫綝。

公元258年,事情敗露,孫綝率先發動了政變,以皇帝精神失常為由將孫亮廢為會稽王,另立孫權的第六子孫休為帝。

孫休稱帝後,任孫綝為丞相,並加封五個縣的食邑,還對孫綝的兄弟們都進行封賞,表示對他擁立之功的肯定。

可是幾個月之後,孫休就把孫綝誘殺了,斬首示眾,夷其三族。

從這件事來看,孫休是英明果斷的。

兩年之後,會稽郡傳出謠言,說孫亮要復辟,還說孫亮在祈禱祖祠的時候口出惡言。

孫休聽到消息,將孫亮由會稽王貶為候官侯,在遷往候官的路上,孫亮自殺,護送之人全都被處死。

兄弟相殘的故事再度上演。

不過孫休是個好皇帝,他重農重教,恩惠百姓。

從一個小故事也可以看出來,就是他給自己兒子們取名時都用的是生僻字,這是為了不讓人們因犯諱而受到責罰。

孫休還有一個特別的愛好,就是射獵野雞。

只要到了狩獵野雞的季節,他就會樂此不疲,早出晚歸。

有大臣勸他:「這小玩意兒有什麼迷戀的呀?」

孫休說:「這玩意雖小,但比人要耿直,所以我特別喜歡它們。

」這話別有一番深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安徽又挖出了孫休的墓,他是誰?

上周的一條新聞,安徽當塗縣考古發現一處三國時期吳國的大墓,專家推測墓主人為」孫休「,當然最終確定還需要進一步考古實物作為佐證,那麼問題來了,孫休是誰呢?

講講三國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孫權篇

今天來講講孫權,孫權作為國君,家事兒和東吳錯綜複雜的政局糾纏在一起,挺難寫的。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

歷史上的帝王 吳廢帝孫亮

孫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二位皇帝,史稱吳廢帝,公元252-258年在位。母潘皇后,他是吳大帝孫權最小的兒子(七子)。252年孫權去世後即位,太平三年(258年)被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