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並非亡於西晉,而是亡於孫權晚年做的這件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

歷史上許多雄才大略的英明君主都有晚節不終的命運,如隋文帝、李世民,晚年的孫權也步了這個後塵。

對於這種昏庸,陳壽在《三國志·吳書·孫權傳》里提到孫權主要有兩大失誤,一是「果於殺戮」,二是「胤嗣廢斃」,並將東吳日後覆家亡國的責任追究到孫權身上。

孫權共有七個兒子:長子登、次子慮、三子和、四子霸、五子奮、六子休、少子亮。

「然諸子皆非一母所生,為同父異母兄弟」。

2

魏黃初二年,曹丕「以權為吳王,拜登東中郎將,封萬戶侯,登辭疾不受」。

也是在這一年,孫權「立登為太子」,吳黃龍元年,孫權稱帝,又以孫登為皇太子。

孫登為人謙和謹重,頗得人望,是一個很符合大家期待的接班人。

可惜的是,孫登在赤烏四年就病死了。

長子孫登去世,次子孫慮又早亡,孫權於赤烏五年立十九歲的三兒子孫和為太子。

孫和從十四歲起師從著名學者闞澤,「好文學,善騎射,承師涉學,精識聰敏,尊敬師傅,愛好人物」,這時的孫和可以說也是一個較好的後嗣。

就在孫和立為太子八個月後,孫權又封四子孫霸為魯王。

3

本來,皇帝之子受封為王並不奇怪,但孫權對孫霸「寵愛崇特,與和無殊」,其待遇與孫和幾乎沒有區別,很快釀成了「和、霸不穆之聲聞於權耳」的局面。

作為父親,寵愛多個兒子無可厚非,而作為皇帝,這卻違背了封建社會「嫡庶有別」,「尊卑有序」的重要法則。

孫霸恃寵驕縱,處處與孫和分庭抗禮,朝中的大臣也就隨之分化,依附不同的皇子,形成了太子黨與魯王黨兩大陣營。

4

孫霸身邊的追隨者希望魯王能取代孫和,好使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太子黨則要搬開魯王這塊絆腳石,兩宮之間的矛盾日益明顯了。

面對這樣的問題,孫權採取的行動不是明確宣布立孫和為嗣君的決定不可動搖,僅僅是禁止兩宮交接賓客,命令二子專心求學,「禁斷往來,假以精學」。

孫權希望自己的兒子不要過問權力和政治,一門心思念書最好,他低估了權力的力量,也過於樂觀的看待人性,面對一步之遙的帝位,生於深宮的皇子們哪裡能絲毫不動心。

5

孫權曖昧不明的態度,既能讓孫和產生可能失位的隱憂,同時也助長孫霸的僥倖心理,更給了朝中大臣可乘之機。

七八年的時間,朝中兩派相互傾軋,孫權也曾有過清醒的認識:「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將有袁氏之敗,為天下笑。

丞相陸遜一向被孫權倚為干城,因為主張「太子正統,宜有磐石之固,魯王藩臣,當使寵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獲安」,竟然落得憂憤而死的下場。

6

吳赤烏十三年八月,他下令廢掉孫和,賜死孫霸,並且下旨誅殺黨羽全寄、吳安、孫奇、楊竺等人。

數個月後,孫權立年僅七歲的孫亮為太子。

「二宮之爭」沒有使任何一方得利,卻使東吳朝綱不振,人財盡失。

「二宮之爭」對之後東吳政局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幾年後孫亮即位,未成年君主需要可堪託付的輔政大臣,東吳已經沒有股肱之臣可以完成這個使命,導致政令不興,權臣不斷。

小皇帝也遭遇權臣威逼。

導致「二宮構爭」的直接原因是孫權「嫡庶不分」,使得宮闈錯亂,陳壽對孫權的嚴厲批評是相當中肯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