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嘯龍吟》台詞里「南陽襄陽」之爭,說起來還是明朝皇帝挑的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
《虎嘯龍吟》里反覆出現《出師表》,諸葛亮燈下深情書寫奏表的那一段,感人至深。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600多字的一篇公文,13次出現「先帝」,7次出現「陛下」,「報先帝」、「忠陛下」貫穿始終,不忘先帝「遺德」、「遺詔」,沒有一片忠心寫不出這樣深沉而真摯的文章。
文中被後世當作成語的有:三顧茅廬、妄自菲薄、作奸犯科、危急存亡、臨危受命、計日可待、引喻失義、陟罰臧否、苟全性命、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斟酌損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不求聞達……
真可謂字字璣珠!
寫得太好了,後主劉禪張嘴就能背誦。
還有司馬懿,背得更滾瓜爛熟。
咱南陽人民看了挺高興:諸葛亮、司馬懿都說「躬耕於南陽」啊!
但緊接著,諸葛亮又提到了襄陽。
諸葛亮大概想起了年輕時的躬耕歲月,那時他才20多歲,青春煥發,精力充沛,每天讀了讀書、思考就是下田幹活,偶爾抱膝獨坐,長嘯幾聲《梁甫吟》。
從鄉村青年成長為蜀漢帝國的CEO,是個人事業的成功,但有時難免也會讓人感到失落,因為逝去的青春一去不復返。
五丈原上,諸葛亮自言自語道:隆中稻田,想已荒蕪……
看到這裡咱南陽人民該零亂了:說好的南陽,怎麼突然冒出了襄陽呢?
其實這不是新話題了,是眾所周知的「南陽襄陽」之爭,關於諸葛亮的隱居地,一方說在南陽,一方說在襄陽,爭論已久。
「南陽說」最有力的證據就是諸葛亮的《出師表》,「襄陽說」最有力的證據是東晉史學家習鑿齒的《漢晉春秋》,其中記載:「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
習鑿齒不是普通的歷史學家,他當過荊州刺史,是襄陽的父母官,他曾在公元361年來過襄陽隆中考察,專門寫了一篇《諸葛武侯故宅銘》,此時距諸葛亮去世才120多年。
習氏是漢魏時期荊州大族,諸葛亮的部下、也是好朋友的習楨就是習鑿齒的先輩,他們世代居住在襄陽,諸葛亮躬耕地自然不會搞錯。
而且,從當時的情況分析看,諸葛亮也不會跑到南陽那麼遠的地方去隱居。
諸葛亮是山東人,來荊州是為了避難,投奔的是劉表,諸葛亮的兩個姐姐都嫁給了荊州本地大族,襄陽一帶不僅有親人,還有他的親戚、老師和同學,龐德公、司馬徽當時都在襄陽附近居住,他不可能獨自一人遠遁他鄉。
那時的南陽稱宛縣,屬南陽郡,南陽郡雖然也歸荊州刺史部,但宛縣卻不在劉表的控制範圍內,這裡先由張繡占領,張繡後來投降了曹操,這裡又歸了曹操。
劉表是曹操的對手,而諸葛亮又不願意效命於曹操,說他去宛縣隱居不合情理。
那麼,為什麼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要說「躬耕於南陽」呢?
這得從隆中的地理位置去看。
隆中距襄陽城西門20里,漢代1里約414米,20里約相當於現在8公里,這個距離相當於從北京復興門西行至萬壽路。
隆中是襄陽城的西郊,但當時它卻不屬襄陽縣管轄,也不屬襄陽縣所在的南郡管轄,它屬於鄧縣。
從襄陽城西門一出來,走不多遠就出了縣界、郡界,所以《元和郡縣誌》載有一條古諺:「襄陽無西。
」
鄧縣當時屬南陽郡,那時人們要說到一個地方,喜歡說郡國的名字,比如「汝南袁紹」、「常山趙子龍」、「河內司馬懿」,汝南郡、常山國、河內郡都是郡國的名字。
說州太大,說縣又嫌太小,有的縣外地人可能都沒聽說過名字,而當時的郡國約100個左右,既能區分,又能為外地人所知。
所以諸葛亮隱居在鄧縣隆中,卻不說自己「躬耕於隆中」或「躬耕於鄧縣」,而要說「躬耕於南陽」,這是當時人們的一個習慣。
大約在元代之前這件事都是很清楚的,也沒有人提出過諸葛亮在南陽隱居的觀點。
到了元代,南陽要修建一座諸葛書院,還要建武侯祠,武侯祠歷代以來有過不少,保存至今的就有十多處,這倒沒什麼。
只是諸葛書院建成後,元朝皇帝要寫一篇文章紀念一下,就讓一個名叫程鉅夫的人代寫,這位程先生於是寫了一篇《敕修南陽諸葛書院碑》,文中突然提出諸葛亮的躬耕地應該在南陽。
這是個新觀點,估計程先生也沒有什麼新的特別發現,只是想讓新修的書院增添分量而已,但後來修《南陽府志》,就把這塊碑記收錄進去了。
《南陽府志》記載說:「南陽城西七里,有岡阜隆然,隱起,曰『臥龍岡』,有井,淵然渟深,曰『諸葛井』者,相傳漢相忠武侯故居,民歲祀之。
」
南陽雖已經有了「臥龍崗」,但與襄陽的爭論直到這時還沒有興起,主持修那部《南陽府志》的人名叫康孔高,是個很嚴謹的學者,他雖然收錄了碑記,卻使用了「相傳」兩個字。
現在去外地旅遊,導遊介紹本地輝煌歷史,如果前面加個「相傳」、「傳說」,大家其實都明白是什麼意思。
到明嘉靖時情況卻突然發生了變化,嘉靖皇帝20多年不上朝,想必有大量業餘時間讀閒書、發展個人愛好。
某日,嘉靖皇帝突然來了興致,他要以皇帝的名義正式確定南陽「臥龍岡」是諸葛亮躬耕地。
嘉靖皇帝讓人刻了一塊碑石,上面寫道:「南陽郡城西七里許,有阜隆然,綿亘四十餘里,名曰『臥龍岡』,乃漢丞相忠武侯諸葛孔明躬耕地也。
」
皇帝蓋棺論定,卻沒說理由,是何依據不得而知,也許就是那部修纂於元代的府志。
此後「南陽說」逐漸興起,已經可以與「襄陽說」一爭高低了,雙方形成了兩派觀點,不斷爭論,自稱發現的「線索」也越來越多,把一件簡單的事扯得越來越複雜。
有八卦陣、諸葛連弩和蒲元刀,諸葛亮北伐為何仍受挫?
司馬懿為什麼敢對張郃下死手?因為他窺見到曹魏帝國的一個秘密
十年磨一劍:諸葛亮隱居南陽之謎
「諸葛大名垂宇宙」, 翻開中國歷史,南陽人所謂的「智聖」——諸葛亮占據著輝煌一頁,在民間,他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誠的典範,他的名字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千百年來,流傳下來他很多的故事,最為人津津樂道...
未解之謎:解密諸葛亮身世的眾多謎團
蜀漢後主曾經說過:「政在葛氏,祭在寡人。」意思是說,自己只主持祭祀天、地、祖宗等禮儀活動,軍、政、財、文大事統統由姓葛的大臣一手操辦。這裡的葛姓大臣究竟指誰?熟悉三國歷史的讀者都知道,當然是指諸...
細解諸葛亮之謎:是三顧還是自己投奔
蜀漢後主曾經說過:「政在葛氏,祭在寡人。」意思是說,自己只主持祭祀天、地、祖宗等禮儀活動,軍、政、財、文大事統統由姓葛的大臣一手操辦。這裡的葛姓大臣究竟指誰?熟悉三國歷史的讀者都知道,當然是指諸...
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我們一起來印證!
關於諸葛亮躬耕地之爭,最近又熱鬧起來,我們且不爭論,看客們耐心往下看......人民網:歷史解碼:十年磨一劍——諸葛亮隱居南陽之謎2002年12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
劉備三顧茅廬的茅廬,究竟在何方?
歷史小常識三顧茅廬又名三顧草廬,典出《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東漢末年,漢朝宗親左將軍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他們的談話內容即《隆中對》(三分天下的戰略決策)。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當...
諸葛亮的躬耕地究竟在哪?南陽還是襄陽?
關於諸葛亮「躬耕地」之所在的爭執,一直持續了千餘年之久。一方面是因為年代久遠,史籍資料也相對缺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我國歷史上的行政區劃屢經變動。但從現今較早的史籍記載,以及對諸葛亮生平的合理性...
歷史中的諸葛亮躬耕地——歷代諸葛亮傳記都記載諸葛亮躬耕於隆中
諸葛亮是傳記相當多的一位歷史人物,對於各個時期的歷史學者來說,諸葛亮都是喜聞樂見的歷史研究對象,甚至明朝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都親自為諸葛亮寫傳記。在這些諸葛亮傳記中,諸葛亮「家在襄陽西的南陽鄧縣隆中...
諸葛亮的「耕地」在河南還是在湖北?
「躬耕地襄陽說」的十一大學術笑話一,「南陽,郡名,在現在的湖北襄樊一帶」。這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了!堂堂南陽郡,秦設,北至伏牛山,南達漢水北岸,而襄陽縣屬漢水南岸的南郡。南陽郡位於襄樊一帶,就如同胡...
諸葛亮隆中隱居期間都在做什麼?
諸葛亮隆中隱居期間都在做什麼?老蔡的菜園子 古隆中位於鄂西北歷史文化名城襄陽市襄城區和襄州區、南漳、谷城交界處,距襄陽市13公里,這裡是蜀漢名相諸葛亮的隱居之處。諸葛亮本山東琅琊陽都人(今山東省...
諸葛亮的政治婚姻:荊州豪族大姓從此「強強聯合」
諸葛亮躬耕地之爭 關於這句「躬耕於南陽」,曾引發了一場一兩千年的爭論。關於諸葛亮在出山前的躬耕之地,到底是河南南陽還是湖北襄陽的問題,爭到現在也還沒個定論。當時諸葛亮隱居在離襄陽城不遠的隆中,這...
諸葛亮幾大疑案,一般人不了解
一、手足之疑 當年諸葛珪早死,其子諸葛亮投靠從父諸葛玄,但諸葛玄打算赴任於豫章郡為太守,就任的同行之人還有諸葛亮之弟諸葛均及諸葛亮的二個姊姊,除了諸葛瑾外。諸葛亮與其兄諸葛瑾伯仲之間,為何諸葛瑾...
諸葛亮死後,有一件事忘記交代,導致中國足足亂了幾百年
諸葛亮作為歷史上熠熠生輝的人物,他雖然稱不上英雄豪傑,但卻是鼎定乾坤的人物,諸葛亮雖然是被神話的人物,但卻讓人永遠銘記,並且永遠崇拜。諸葛亮的《出師表》我們都學過,但其中有兩個字,讓後世爭論了兩...